娱乐极品欣赏网:手机铃声 | 电影下载 | 经典FLASH MTV | OICQ资料 | 幽默笑话 | 美女写真 | 星座命运 | 搜索大全 | 畅销书热卖 |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里昂城内有虹(RhoAne)沙(SaoAnc)两条大河,贯穿其间。虹河发源于来梦湖,沙河由北境流来,流过里昂之后,合为一股,南由马赛入海。这两条河由高下注,水势汹涌,到冬季时,湿气上蒸,郁为一天浓雾,笼罩里昂全境。偶然日光穿射,天宇豁然开朗,使人出黑暗而观光明,但不久又阴霾四合,变为昏沉的气象。里昂居民到冬季便须预备做三个月的“雾中人”,他们自幼生长此乡,习惯于这种气候,所以也没有什么不适。 醒秋体气本来孱弱,数年前在母校小学教书时,为潮湿所中,这病留于腠理之中,一到阴天,便浑身不舒服;至于里昂的瘴雾,自然更与她不相宜。她自都龙回里昂后,怕冷的问题,虽然解决,而饮食问题,又起麻烦,中法学院的饭,由中国厨子包办,恶劣异常,身体不健的人,更加之营养不足,不免要受影响。她回里昂不多时,吐血虽不发,那拖累着她的旧病,却又和从前一样剧烈了。诊过许多医生,吃过多少药,总治不好,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她的体力,每月都要经过一次重大的消耗,也就弄得形容憔悴,四肢无力,偃息时候多,起来行动的时候少。 肉体和心灵果然有分析不开的关系吧,醒秋身体既多病,神经也变成衰弱,无论什么小小刺激,都能使她的精神感受极大的扰乱。她幼时木瓜气质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极其敏感的人。她变得很容易发怒,容易悲哀。多疑善虑;又不喜欢见人。有时自己关闭在寝室中浏览小说,沉溺于幻想的境界里,能接连几天不下楼。人家来访她,她相待颇为冷淡,好像厌恶人来惊扰她,即勉强酬对,也像出于虚伪的做作。她身体不爽快时往往如此。 她来法国已过了十四五个月,法语略能对付,本可以进艺术学校练习绘画,但自闻大哥噩耗和母亲患病消息以来,自知在法不能久居,便将留法十年的计划取消。又知道画也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学好的,所以决计改学文学,她说我将法文学得精通了,如同拿到一只开启学问宝藏的钥匙,以后我不及学成回国,也可以多买书自己研究。 她本好幻想,无事独坐时,往往虚构许多空中楼阁。这些空中楼阁,以能使她神经兴奋为主。她的神经愈衰弱,需要兴奋愈甚,幻想也愈加浓烈。那时中法学院的教授正在讲授十七世纪的文学:如郭乃意及拉辛的悲剧。十八世纪的文学:如卢骚、夏都白利昂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郭氏的悲剧,所表演的大半是古罗马帝、后、勇士、美人、信徒的轶事,其中人物都具有不挠不屈的意志,崇高伟大的精神。他们以对于义务及荣誉的忠心,战胜一切难以割舍的情感。他们每于艰难苦斗,伏尸喋血之中,完成了最后光荣的使命。像那阿哈斯为爱罗马之故,手刃其妹;罗特立克为报父仇,杀其未婚妻之父;奥古斯丁大帝赦免为亲复仇,屡次行刺他的西娜;婆留立克弃其爱人而殉道,这些故事,都写得感慨淋漓,有声有色,醒秋听了每每大为感动。她独居沉思之际,常以书中主人公自命,脑海中凭空演出许多悲壮激昂的情节。积叠如秋云的幻想,竟成了她精神的唯一食粮了。醒秋虽生于中国中部,却富于燕赵之士慷慨悲歌的气质,虽是个女子,血管中却像含有野蛮时代男人的血液——这或与她儿时蛮性浓重有关。她爱宇宙间一切的壮美:她爱由高山之巅看漫漫四合的云海、大海上看赤如火焰的落日、绝壁间银河倒泻般的飞泉、黑夜里千山皆红的野烧。她爱听雷霆声、大风撼林木声、钱塘八月潮声、铙钹声、金戈铁马相冲击声……但她除了这些阳刚之美外,阴柔之美她也未常不爱,不过总以真情迸露为主要的条件。她研究文学之余,又得了爱看电影的习惯,起先每星期看一次,后来竟要两次三次的重复看一张影片了。影片取材,大都是名家小说,醒秋却爱拣那情节偏于哀艳的片子。她的喜怒哀乐,随着银幕上人物的喜怒哀乐为转移,看到沉痛处,她的神经便紧张起来,眼泪潺潺不断地流下,同时也发生一种无上的快感。美马丁的谢西伦(Jocelyn)给她的感动最深切,当那薄命女孩子爬上雪山寻找他情人,和临死时又和她情人相遇两段,醒秋竟哭得泪人一样,看了三次,她哭了三次。 醒秋沉醉于这些美的情感里,缠绵颠倒,不由自主,思想行事,往往趋于极端,与在中国时已大不相同。她觉得这些情感,于她是不可少的,竟像和她生命合而为一。她起先懊悔到法国来,现在她不悔了,不来怎么能认识这些文学家的好作品呢?她对于国内新文坛描写肉感的文学,有非常的憎恶。她原有洁癖,她的心像水晶盘盂般,不能容纳半点污秽。那种文学与她好美好洁的脾气相抵触,使她发生一种偏激的论调。她说:这些文人的神经,都给肉感弄得麻木了,所以他们写作时,脑筋里寻不出一丝一毫高尚优美的情感。爱赏这派文学的人,也像鸱枭之甘腐鼠,不知天下之有正味,真教人可笑可怜。 故乡大姊常有信来,说母亲的病虽然痊愈了,但两条小腿上忽然长了许多毒疮,脓血交流,异常疼痛,现在又躺倒了。姊姊又说,她不久要回夫家去,因为她的舅翁,现在混得好一点,要接媳妇和孙儿去和他同住。醒秋读了心里非常着急,姊姊是母亲的秘书长,又是看护人,她去了,谁给母亲写信呢?谁来服侍母亲呢? 果然自从姊姊说要回去之后,母亲那方面便没有信来。醒秋不知母亲的腿疮变得怎样了,又惦念母亲的寂寞,她不免又要深深忏悔自己私到法国来的罪恶了。 这一天,邮差来了。许多同学都得到她们远从数万里外来的家书,都急急忙忙拆了封,带着十分兴奋在那里读。作客的人,得到家书,真像饥人得食一般,虽然将那几张八行翻来覆去的仔细咀嚼,心里还是饿馋馋地感着不足,她们一面读,一面目送那挟着大皮袋缓缓回去的邮差的背影,恨不得他袋里更变出十几封家信来,好读一个畅快。 她们忽见醒秋从校门外进来,有一位同学便喊道:“醒秋,你不是说你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接到家信了么?现在饭厅里有你的一封挂号信,不知是不是由你家里来的……” 醒秋没有听完她的话,便飞也似的跑到饭厅里抢了那信,到自己房间里,关着门读起来了。 醒秋的母亲,虽然是一个旧式的妇女,然而天资极其聪明,对于学问似乎有特殊的嗜好,可恨生在中国重男轻女的社会里,没机会给她读书。自从嫁到醒秋家里,一天到晚侍奉婆婆,照料小叔子和自己的儿女,没有一点闲暇。二十三四岁时,因见新娶的婶子认得字,能讲解白蛇传,便有出乎衷心的欣羡,也想识字起来。 她请醒秋的父亲教她的书,他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读书有什么用呢?”因见母亲恳求不已,又转口道:“你真想读书,买本‘杂字’来念念,将来记记柴米账,倒是好的。”这是父亲就女子教育实用主义观点而说的话。 父亲过了几时,真替她买了一本杂字来。但母亲没有多余工夫读,才打开书卷,便听见婆婆喊她的声音,她不得不丢开书替四叔子洗浴,五叔子补鞋去。这样一暴十寒地读了半年,才读了半本“杂字”,几首唐诗。 有时她用描花笔写几个字,父亲称赞她笔资秀媚,以为在自己之上;说她如能好好用功,是不难写得一笔好字来的。但话虽如此,他到底没有心情教她,她家务太忙,也无法专注于读书之事,于是一本薄薄的“杂字”,她始终没有读完。到了三十二岁,她跟父亲到山东河工任上。过了两年,两个儿子都进了新式学堂。每晚归家,她一面做着手工,一面监督他们温课,一室之中,书声朗朗,灯火生春,又引起了她读书的兴味。她跟着儿子们读那学校用的教科书,由第一册渐渐读到第四册,虽然从前读的小半本“杂字”早抛到九霄云外,而且记忆力也不比从前,随读随忘,但由教科书也了解若干文义,她后来竟练习到能记简单的账目和看浅近家信的程度。 五年之后,她又回到婆婆的管辖之下,她又整天的忙着家务的照料,不得不和书卷分别了。这是她由认得字到不认得字的关键,她后来谈起来,总以这几年的荒疏为绝大的损失、每每懊恨不置。 儿女都进了中等学校了,大儿在天津,次儿在北京,三儿在上海,醒秋在省城女子师范读书,都只能于放暑假时回家一次。 儿女有信,母亲不能读,她有话想对儿女说,又不能写——中年时代认识的字,无怪其容易忘记啊——这时候方才深切地感到不识字的痛苦。 而且儿女在膝下时,晚间无事,常替母亲讲解各种旧式章回或短篇小说,她每听得津津若有余味。现在他们都上学去了,一叠一叠的小说堆在案头,好像包含无数神奇美丽的事迹,在引诱她。她随手翻开一本,看玩那些图画,便惹起求知的渴想。最使她感到趣味的是《三国演义》里三顾草庐一段,因为她在山东时曾亲自看过,虽然模模糊糊地不大清楚,但也曾得其大概。她有了这种经验以后,知道耳朵得来的不如眼睛有趣,她重新识字的心,更油然不可遏。母亲于是决心再来读书了。她对人家说:“你们不要笑我‘八十岁还想学鼓吹手’,如果我是生来的一个瞎子,永远看不见世界上形形色色,我自然不埋怨什么,但是我曾有一次略略开了眼,知道世间有所谓光明了,现在眼又闭上,我自然觉得不能甘心,这也是一般人的心理吧。我识字的目标并不大,难道我还想去研究什么学问么?不,不,我老了,今生没有这个希望了,我只想认识几个字,有能看家信或看小说的程度,到了将来暮境颓唐不能行动时,将家务卸归儿媳管理,我只要戴着老光眼镜,躺在软椅上看看弹词小说,消遣我老来寂寞的光阴,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暑假时,醒秋由省城回来,母亲不胜欣喜,拿了书,叫女儿教。醒秋初教的几天尚有趣味,几天之后,她便烦腻了。她要温习自己的功课,要请二哥教她的英文,替她补习算学,又要游玩,哪肯耐着心在昏灯下教母亲的书呢?母亲求学的心是这样的热烈,而女儿却又这样不肯尽心,她大大地失望了。她又不好意思抱了书去请教别人,因为她已不是垂髫上学时的女郎了啊! 失望之余,她只好翻出从前读过的书来,想自己来温习。她从前所认识的字,虽然忘却了,文句却念诵得有相当之熟,有一大半还能背诵得出。但十余年来她那些书早已散佚了,有一回她偶然在旧衣箱里寻到一本唐诗,高兴得像拾得了宝物一般。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母亲口里念着,一面翻开书本,想找寻这首诗,但她总是寻不到。后来醒秋替她翻出了,她还能勉强句读得下。但这有什么用呢?她就说能念得几首五言绝句的唐诗,她能了解它的意义么?她能够将这些诗的字,都记在脑筋里,移用在他处么?她虽然抱定宗旨,自己来用功,只是中国文字是这样难学,她的年龄又已经到了四十岁以上了,她的对于文字的用功,正像一个弱小的孩子,拿把斧头在荆棘丛中开路,脚底下尽是盘根错节,阻碍他的进行;又好像一个人盘旋在迷宫里,虽然想寻条出路,但迎面都是一堵堵的高墙,虽然盘旋得头昏脑胀,仍然不能走出一步。 “女儿现在不了解我的苦衷,而且忙着补习自己的功课,明年暑假时,她该能教我了。”她只好这样想。每年暑假,醒秋回家时,母亲读书的心,总要温暖一下,但结果,她的希望,总是冷冰冰地消沉下去。年龄渐渐的老起来了,记忆力一年一年的差了,现在不趁时用功,将来更难了,母亲的心,暗暗地独自焦灼着,但不能对别人诉说。后来家务更繁,她的眼睛,逐渐昏花,头发逐渐斑白,她壮年的脑力,也逐渐随着年华逝去,自然不想到读书了。醒秋到法国后,常常将里昂人情风俗,学校种种生活,详细写给她的母亲,由她大姊写回信。信中大都说母亲如何想念她,劝她不必在法国作久留之计。又说叔健在美国不久卒业,两个都已到了结婚的年龄,须得将这事了一了,母亲方才放心。三弟比醒秋少两岁,已经结了婚,而且有了一个女孩子了,她若肯嫁,母亲也早有外孙抱了。 大姊每半月总有一封信来。自从她回夫家后,一个多月都没有家里消息,醒秋自不免系念。现在接到这封信她固然高兴,但看见信挂了号,又狐疑起来,她疑心家里出了什么变故,又疑心母亲的病又有什么变化……她停顿了一下,终于用震颤的手,将信封扯开,抽出信笺,她的眼光一瞥到“醒儿见示”四个字,她悬挂的心旌,忽然放下了。 信里所说的不过几句家常话,说自从大姊回去后,由寡嫂服侍汤药,胫疮还没有大好,但比初起时痛疼减轻了些,教女儿不要挂念。又说蒙塾王先生也请假回家去了。家里找不到人写信,昨天可甥由卓村来,便教他写了这封信。 那封信虽仅两张八行,笔迹欹斜,而且涂乙狼藉,文理又不大通,醒秋猜详了半天,才猜出信中的大意。 这是一封很平常的信,为什么要挂号呢?醒秋猜着母亲心理了。她不能将她亲爱恳挚的心情,教一个十一龄的学童翻译,她只好将郑重的心思寄托在挂号上面了。而且一个多月没有找到人写信,也深恐她远在海外的女儿着急。 醒秋痴痴的对着这封家书,想念母亲不能亲自写信的苦楚。又回忆母亲从前屡次想读书而不得的情况。记得有一夜,母亲拿着书叫她讲解几个字,她正在热心抄一段杜诗,没有理会母亲,使母亲觉得十分寡味。又记得母亲有一回高高兴兴地要她教一首唐诗,她替母亲指点一遍之后,母亲还有几个字不认得的字,又频频来问,她竟显出烦厌的神气说道:“妈妈,你读唐诗做什么?难道还想学做诗吗——我看妈还是省些精力吧,到这样年纪,读书是不容易的了!” 这几句话把母亲的脸都气红了。平时女儿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事,她是要责备的,但现在她怎好意思开口呢?到了这样年龄来读书,果然是太不量力了。她只好勉强笑了一笑,这是她宽恕女儿无知的表示,然而她的脸已由红而转白,两只捧着书的手,隐隐发抖,眼泪似乎向肚里倒流。看呀,坐在她对面的是她亲生的,她最爱的女儿,她为自己要用功的缘故,一点不肯体恤她的母亲,还要拿刺心的话来抢白她!醒秋回忆到这里,觉得心灵里有一种锐利的齿牙乱咬,使她感到剧烈的痛楚。她懊悔、她痛恨,她想用手掌重重批击自己的颊,她想放声痛哭一场,又怕惊扰了隔壁的同学,只有极力的忍住。但眼泪是不肯由人作主的,竟点点滴滴的洒满了那封才接到的家信。 她记得外国从前有位名人,少年时家里很穷,却酷好读书。有一天他父亲打发他做什么事去。他正沉酣于一本书中,装作没有听见父亲的话,端坐不动,他疲癃衰病的父亲,只得自己披上外衣,拿了手杖,蹒跚地去了。后来这儿子也老了,在事业和学问上已成了大名。一天,他独自一个走到当年父亲教他去的市场上,立了一个钟头,大雨淋着他的头,他也不觉得。他心里充满了感伤悲悔的情绪,因为这是他故违父命的纪念日。 醒秋平生出言行事,一点不知检点,所以过失独多。但到后来她受良心的责备,也比平常人为甚。她的自疚的心情,不知比那立在雨中的名人如何,但自从接到那封家信起,她念念不忘地想念这件事了,她恨不得立刻束装回去,再教母亲的书;即不然,日日伴陪母亲,替她讲解各种有趣小说,使她忘却失子之痛,忘却病魔的缠绕。 醒秋心里纷乱,晚上乱梦如云,自从到法国以来,无一夜不梦见她的母亲。现在,她的梦又改了点样儿了,她天天晚上梦见在家乡教母亲的书了。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