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极品欣赏网:手机铃声 | 电影下载 | 经典FLASH MTV | OICQ资料 | 幽默笑话 | 美女写真 | 星座命运 | 搜索大全 | 畅销书热卖 |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career women's wear职业女装 指从事办公室或其他白领行业工作的女性上班时的着装。中国城市女性也常用作出客服装。一般采用西装套格等形式。色彩素雅、款式简洁、面料较好、裁剪讲究为其一般特点;过于华丽、过于性感、过于复杂和过于时髦部不可取。绝大多数为成衣,并且讲究品牌。职位较低的女性即使有经济能力也不穿比自己同性上级更好的品牌,这几乎是国际上现代化企业的一条不成文规则。 职业女性其实就是白领女性。career是事业,即有一份可以当作事业来做的工作。简单的体力活如清扫不算career,一般的技术活如修车也不算career。从中文字面上看前者易与“有工作或有职业的女性”相混淆,所以后者的使用更为频繁。在中国,这两个词都还算时髦,所以与国家机关干部的传统形象有点格格不入。狭义的职业女性或白领女性在目前一般就是指在三资企业工作的女性。 cashmere开士米,羊绒 开士米是取自克什米尔地区(Kashmir)一种山羊身上的细软绒毛。cashmere这个词就源于Kashir。不像一般的羊毛是剪下来的,羊绒都是在春夏换毛之际用特制的梳子梳下来的,因为它们藏在羊毛中间贴近羊的身体,保护丰度过山地严寒的冬天。羊绒织物不但细软,保暖性能和悬垂性等指标俱佳,所以价格昂贵。“开士米”是音译,“羊绒”是意译。“开十米”这一译名出现于1949年以前。几十年前,它的含义几经转换,由羊绒转指由羊绒纺成的细毛线,再转为用睛纶等化学纤维材料制成的仿羊绒细毛线。 一旦开士米与廉价的腈纶发生了联系,开士米的形象就大成问题。到了90年代末,羊绒作为天然时装面料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但厂商和广告商再崇洋媚外,也不愿意使用这个洋气十足的音译,转而老老实实地使用标准译名“羊绒”。 不少厂商一面在使用纯正的汉语“羊绒”,同时又悄悄地把化学纤维和细羊毛掺入羊绒制品。市场匕出现的一些羊绒时装,它们的价格比不上制作它们所需的羊绒面料;或有些羊绒面料的价格,还不如纺织需要的羊绒。看来“羊绒”这个译名也在贬值,也与假冒伪劣沾上了边。以后我们再用什么来翻译cashmere呢? casual wear休闲服 人们在闲暇生活中从事各种活动所穿的服装。与sportswear有相当大比例的重合部分。常常可以互换使用。cascual wear也与一种现代生活方式高度相关,重视生活质量,强调闲暇生活重要的价值观导致了休闲服的流行。典型的休闲服有T恤、牛仔裤、牛仔裙、套衫、格子绒布衬衫、灯芯绒裤、纯棉白袜、旅游鞋等。似乎是美国设计生产的休闲服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牛仔服可说是休闲服中最重要的一类。 中国人毫无困难地接受了现代闲暇生活和休闲服。随着双休日制度在绝大多数地区的实行,保龄球、卡拉OK、滚轴溜冰等现代休闲活动正与相应的休闲服一起流行。 catalog产品目录 以时装摄影和平面设计为手段,做成如报纸或杂志那样的服装品牌宣传品,是现代商业的常用促销形式。20世纪80年代,不少中国人出国还郑重其事地把这花花绿绿的东西带回来;现在早上开邮箱,大家又为这一大堆无孔不入的东西感到头痛。我们的厂商也习惯于用比较现代的观念和审美去策划和设计自己的catalog,并有了专门的广告公司或设计公司以及专业人员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catalog,这个词也较多地挂在我们时髦的年轻一族口头。 去看一场时装表演,去参观一个时装博览会,你常常会提回一大袋一大袋的产品目录。90年代一些成功的中国服装企业,已经财大气粗地跑到欧洲,请那里的摄影帅和时装模特儿为自己拍摄做产品目录的照片。 catwalk猫步 专业一点的名称是“台步”。指时装模特在进行时装表演时所使用的一种程式化的步子。行进时左右脚轮番踩到两脚间中线的位置,或把左脚踩得中线偏右一点,右脚踩得中线偏左一点,并产生一种韵律美。描步是时装模特儿的一种经典步法,据说描也是这样走的,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名字。 描步具有标志性,几乎被看作是模特儿的职业病。时下的描步越来越朝着风格自然的方向发展。左右扭动的程度减弱,不再那么像煞有介事,看上去与生活中的步伐没什么两样。观众对表情冷漠,睁着大眼空无一物或眯着小眼远远地指向天边,大幅度扭胯的动作已经熟透,免不了生出丝丝倦意来。格调清新自然的步法则令观众感到亲切轻松,天桥上的仙女离生活又近了一步。曾有一位颇有点名气的上海模特儿,在生活中走路也用一点猫步。她身高1.78米,体重不到50公斤,走起来飘飘欲仙。如今流行自然的猫步,她或许也已经恢复正常了? chain store连锁店 出售相同或系列商品的零售组织。在店堂布置、售后服务、人员培训诸方面有着一体化的风格。具体形式为由一家总公司控制分布在各个销售网点的多家零售商店。服饰连锁店始于20世纪初,20年代以后逐渐普及。经销商品从单一的女衫或内衣,发展到多种层次的服饰产品,成为当代服饰零售业的重要形式之一。国际著名的服饰连锁店有K-Mart、J.C.penney和Petrie Stores等。有关刊物有《连锁商店时代》(Chain Store Age)。 80—90年代中,中国出现了不少连锁店,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时装连锁店。同一品牌连锁店的布置和外形都几乎相同,店中出售的时装也一样,就像有分身法的孙悟空。在不熟悉的城市或街道,突然看见一家熟悉的商店,由此产生亲切之感,一定会对销售产生正面的效应吧! chic优雅的,高雅的,时髦的 作名词时常可解释为优雅的风格或款式;也可作形容词,常被译为时髦的、高雅的、漂亮的、潇洒的、有优雅风格的等等。源于法语。但chic与Pretty或beautiful不同,它常常强调“雅”而不是“甜美”。所以,夏奈儿的时装是chic,夏芭亥莉(L.Schiaparelli,活跃于3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时装设计师)的那些惊世骇俗的设计,则可以是uglychic(丑陋的高雅)。20世纪90年代末流行的简约主义时装也是chic。中国人看来对chic这个词所散发的优雅气息颇为着迷。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和官方色彩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也取名chic,1997年的这个博览会就叫'97 chic,1998年的就称98 chic。 chinoiserie中国风 chinoiserie是一个法语词。是指一种迫求中国情调的西方图案或装饰风格,在绘画、雕塑等方面都有应用。在服装领域,中国风主要表现于纺织品纹样、服装款式和色彩。中国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风格,它是从属于欧洲罗可可(Rococo)的一种艺术风格,有其特定的内涵。这种风格反映了欧洲人对中国艺术的理解和对中国风土人情的想象,又掺杂了西方传统的审美情趣。中国古代染织文化对欧洲产生过很大影响,具有中国情调或中国风的欧洲纺织品的出现,可以上溯到较早的历史阶段,而中国风这一称谓的使用则较迟,一般认为始于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以后,西方服装开始较多地在面料、图案、款式和色彩方面吸收和模仿中国。本世纪出现了以中国风命名的高级时装系列。中国风纹样和服式成为现代设计师表达自己追求异国情调和地区特色的途径。以激进著称的先锋派(avantgarde)服装也常以夸张和扭曲的形式采用一些中国服装样式。1977-1978年,圣·洛朗推出其著名的“中国风女式套装系列”。 中国风自1996年以来在国际时装潮流中出现,特别是在东京和香港这样的亚洲国际大都市中流行。表现形式为局部以中国传统锦缎或仿制品作立领、如意头镶边和长脚钮。 classic古典的,经典的 古典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以合理、单纯、适度、节制、的确、简洁和平衡等为特征,源于公元前4一9世纪的古希腊艺术。古典主义是任何遵循或运用了古希腊艺术原则的后世的艺术系统或流派,如罗马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和盛行于19世纪前叶的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强调形式,具有较强的建筑学因素或造型因素,它被认为是永恒的、完美的、可推测的、最终的、理想的、典范的或普通的。黑格尔认为古典艺术的完美性“植根于内在的自由个性与这种个性借以显现的外在存在之间的彻底的互相渗透”。海因里希·海涅则认为“古典主义是一种抽象、冷淡的理智陶醉”。 古典主义时装之源理所当然地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服饰。古希腊的服装一般属于块料型,大多不用缝纫,以各种形状和品种的材料披覆或包缠在身上,用别针、金属扣或腰带等固定或系结。古罗马服装基本上承袭了上述基本风格和形式,但更强调地位的象征,出现了豪华的倾向。这两种服装都严格遵循比例、匀称、平衡、和谐等形式法则,讲究整体效果,忽略细节刻划,摒弃繁杂的装饰,并以悬丞性设计为其主要特征。19世纪初欧洲的帝政风格服饰可视作是古曲主义风格的典型。帝政风格的女服结构简单,用料轻薄柔软,重视服装在穿着时形成的丰富多变的悬褶,这点与古希腊服装十分相似。帝政风格的女裙采用高腰、袒领、短袖和裙摆及地的形式,服装色彩偏于素雅,且少装饰,这使附属饰品变得重要。帝政表现的是一种英国式的田园风味。 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古典主义引伸为最佳的、第一流的、有公认而无可争议之价值或地位的风格。用于时装,常指那些符合传统而不那么时髦花哨的、不前卫的、非最新款式的衣饰。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表现。狭义地说,古典主义服饰是指继承了或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上述古希腊一罗马服饰和帝政风格影响的作品。维奥妮(Vionnet)、格蕾(Alix gres)、伏契尼(Jortuny)和玛丽·麦克菲登(Mary Mcjadden)的作品是典型代表。他们的风格是稳定的,带有浓郁的古典雕塑风味和强烈的唯美主义倾向。 广义地说,任何构思简洁单纯、效果典雅端庄、设计稳定合理的都可被称为古典主义,或更确切地被称为古典的或经典的。瓦伦蒂诺(Valentino)和夏奈尔(Chanel)的套装,特里瑞阿(Paurine Trigere)的那些受维奥妮和格蕾风格影响的裙装,辛普森(Adele Simpson)为美国的第一夫人们设计的夜礼服以及巴伦夏加(Balenciaga)和詹姆斯(Charles James)的那些比较简洁的夜礼服都是古典的。进一步说,安克兰(Anne Klein)的套衫、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的便装、诺内尔(Norma Norey)永远时新的实用服装以及布拉斯(Bill blass)的传统男装风格的女服,也都可以视作或称为是古典的。就男服而言,英国传统的精制西服被认为是古典的(广义的)。这种古典主义传统,可以上溯到19世纪初布鲁曼尔(Beau Brummel)所倡导的纨绔子弟风格。 cleavage乳沟 女士们穿低领线衣服时,露出双乳间的低地。对于西方女性,这是一种长达干年的传统,而对中国女性来说,是一种新的游戏。与此相关的源于法语的词有decolete(穿袒胸露低领女装的女人)、decolletoge(袒胸露低领女装)。但是,中国历史上并非没有露出乳沟的女装。且不必追溯到“衣其羽皮”的原始社会,唐代女装中就能寻出不少例证。王族李重润墓石椁线刻宫装妇女有着高腰襦裙者,领线低而衣料薄,其意态风致与当代女性也不乏相通之处。在野史小说中,安禄山竟能与唐玄宗联句歌颂杨贵妃乳房之美。宋以后理学渐兴,妇女们受日益严厉的封建礼教束缚,千余年来,显露乳沟之衣遂与中国妇女绝缘。 也许是因为有这么一段辉煌历史,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乳沟又一下子成为衣妆学中的“显学”。报刊杂志上不断有文章加以研讨,并辅以精美的照片或插图。 但是,传统一点的中国人,或中年以上的中国人,对公开讨论乳沟总感不适应。看到穿低领线时装的女性,他们一方面为对方感到害羞,不由自主地把目光避开;同时又难免以貌取人,把性感的着装与轻浮的行为联系起来。即使如此,他们再不能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他们可以撰文讥评,却无力回大。乳沟的显露是性感时装被中国当代主流社会接受的一个征兆。 cliton克灵顿 第一个字母大写,则是美国现任总统克林顿的姓。由于绯闻,以及由此引出的伪证问题,被众议院弹劾,弄得满城风雨。第一个字母小写的Cliton,则含有在性关系上欺骗别人的含义。这是1998年才衍生出来的新义,其直接原因不言自明。不但美国人和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连北京和上海的年轻一代白领,也会开玩笑地说:“Don't cliton me!”与绯闻与这个词相关联的,是1998年8月17日在纽约推出的一个男偶人玩具。这个偶人不那么像克林顿,但确实属于克林顿那个年龄的白种男人模样。他上身穿三件套西服和白衬衫,并打了条纹领带,但长裤掉在地上,拉开的拉链明显可见,里面穿的是粉色心形图案的短裤。西服与衬裤一起传递的信息本身就是暧昧的。如果你用手捏捏他腰以下的任何部位,他就会说:“爱抚我的小弟弟。”这在中国人听来,似乎太露骨了一点。即使在克林顿录像公开播放之前,美国公众已经知道了许多关于他与白宫前实习生莱温斯基有染的细节。 据称此玩具销路奇佳。看来“克林顿”这个词的新义也会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被频繁使用。 cocktail party鸡尾酒会 场面隆重一些的时装发布会常伴有鸡尾酒会,大多安排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在演出大厅外的空间。鸡尾酒会是西方国家比较传统的一个社交节目。稍稍活跃一些的家庭主妇,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已不怕麻烦又有闲情逸致,一个礼拜在家中举办两次鸡尾酒会也是有的。在中国谈到鸡尾酒会总与豪华的场面、精致小量的食品以及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的客人这样一些印象联系起来。 被邀请参加鸡尾酒会的客人一般都要正正经经修饰一番。例如男士要穿西服或小夜礼服,女士要化妆要穿正装等等。其次则应彬彬有礼、举上优雅。男士要对女士尊重,比如为女士拉椅子、脱大衣、拿酒等(但中国的男士敢于这样表现绅士风度并且做得悠然自如的并不多)。鸡尾酒会上要小声说话、小口啜饮,小量进食,某些人士有时因饥饿难忍露出馋相,就会被认为有失礼仪(礼仪有时就像是用来对抗人的本能需要,是一种可爱的虚伪)。礼仪也会深入内心成为个人气质的一种自然构成。来看时装发布会的人一般还是愿意接受主流社会规定的礼仪的,尽管台上不时会推出前卫或分支文化的时装。 collection发布会 collection的叫法最早只在时装圈内流行,用以指高级女装的发布会。借用collection“收集、采集、搜集”的原意,加以延伸,便包含了高级女装发布会汇集一位或多位时装设计师新作并召之于众的一系列意义。“发布”扩大了“collection”——“聚集”的词义。1914年11月,美国纽约举行公认的首次时装发布会,名为“纽约时装节”。 目前,collection作为fashion collection的简称,被广泛用以指称各种时装表演,即以服装和饰品为主的展示活动。可以由设计师、公司、企业、商店、大众传播媒介和有关团体等举办。多在跑道式地毯或T形伸展台上由真人模特儿穿上预报或推销的时装进行表演。也可在发布会期间进行一系列的服装展销和业务洽谈。 1997—1998年的中国时装界,不光是众多“时装节”带来数不胜数的collection,瞄准高级女装市场的法涵诗、薄涛等时装品牌也不失时机推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发布会。新兴的中国时装设计师们已不再满足于做个简单的fashion show(时装秀),他们要在Collection中再一次显示童话的魔力,让已经是公主的灰姑娘从头经历一次。collection与fashion show的界限因此逐渐被打破,以致我们在谈到“时装表演”的时候,两者已到可以换用的地步。 completeness完成度 指一件作品的完成程度,或完整程度。当然也包含我们常说的整体感,但两者并不完全相等。国际上的时装评论家以此作为评定一件设计作品的高下优劣的一项指标。我认为这对中国的时装设计师而言更为重要。时装应该是穿在一个人身上横看竖看都找不出缺点,前看后看远看近看都觉得美的。时装不是在稿子上画画就完成了,尽管稿子上也有整体感的问题;时装不是打成样板剪裁缝制就完成了,这中间还应该有一次次试样和不厌其烦的修改。人们用百炼钢化成统指柔,用十年磨一剑,用反复推敲,用炉火纯青来形容一件艺术作品的完成,这对时装设计师应有启发。 complex情结 这个由有争议的心理学家或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原先是指一组在潜意识中紧密相关的想象、希望、恐惧和情感,影响了一个人的行为而他自己却并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可非正式地使用这个词,意为对某种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并经常是变态或怪异的混乱看法和感情。 即使在80年代中国的弗洛伊德热中,我们也并未真正理解这个词。到了90年代,当学者们开始冷淡时,商业文化或大众文化的宣传者却如获至宝地拾起了它。“情结”开始被频繁地使用,望文生义地使用,它的真正含义变得无足轻重,有价值的是这个词汇所残余的异国情调和学术气息。“情结”成为一个时髦词汇。 时装界从来缺乏理论深度,所以只好常常从各个学科领域借用。借用的后果几乎总是化深刻为浅薄,化专门为滥用。于是,我们有了从“中国情结”到“内裤情结”的形形色色的构词。 contract签约 签约无疑是这两年中国内地时装设计圈内最时髦最令人怦然心动的字眼。通过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牵线搭桥,王新元、张肇达、吴海燕和刘洋等当今中国最有名的设计师与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的服装企业签订合约,出任这些企业的首席设计师(或称总设计师、设计总监、设计主管等)。不分中外,设计帅与他们所在企业之间向来就有合约或某种合约关系,不同的是,这次签约浪潮中内地的设计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力和报酬,足以令香港、台湾的同行们羡慕不已。即使欧美、日本的大师们,如果注意到东半球时装界发生的这些事件,也会感触良多。在这些顶级设计师的带动下,一些不那么有名也不那么有才华的设计师也设法获得了类似的签约。为了争取这样的机会,他们拼命努力要挤入top ten,或名登金榜,至少也要在国内有名的那几个大赛中跻身三甲。但是,即使他们终于以上述头衔或业绩把自己包装成大腕级设计师的模样,他们也不一定能像大腕们那么幸运,再次得到同样的机遇,所以,他们事实上并非总是能真正得到像首批签约者所得到的待遇。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设法与企业取得某种默契,对媒体宣布令人振奋的重金聘请设计师的一条又一条消息。 签约给企业和设计师都带来了显著的广告效应。签约还使中国服装设计师中的佼佼者进入了影视明星歌星舞星和超级名模的梦幻世界,他们现在可以相当自由地出国,一掷干金地拉卡,穿进口名牌,买车买房(或有人赠车赠房),他们终于看上去确实像个设计大师——伯年前有人说过像(to look like)一个设计师与是(to be)一个设计师几乎一样重要。 从理论上讲,设计师从企业获得的其实都是从他为企业挣来的总和中取得的一小部分。但是,如今中国的签约设计师能否为企业增加效益而使自己问心无愧?有人指出,签约设计师已经为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作了贡献,但这句话也可以被视作是广告效应的另一表达形式。看来这个问题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模糊的状态,并成为众说纷坛的焦点。但是,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使得它总有一天要明朗化,它也将决定签约这个词究竟能否时髦下去。 cool酷 酷是英文单词Cool的音译。酷又不全是cool的音译。酷在中国日益流行,成为97、98年中国最时髦、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之一。至少在年轻人中间,在都市人中间,在时髦的社交圈里,这一点不容置疑。因此,酷渐渐地与它的新意义产生映射关系。酷不再与残酷、严酷、酷爱联系在一起,虽然它们之间仍然残留一丁点儿若有若无的线索。酷也不再是cool的对译。它大于cool的对译。它是中国版的cool的衣着、cool的举上、cool的形象、cool的生活方式,指一种带朋克倾向或前卫意味的时髦。在时装上常与黑色、超短裙、厚跟长靴等青少年反传统时尚联系在一起,而与甜美、温馨、柔和、华丽、高贵、浪漫、典雅等相对立。这个词以及这个词所代表的时尚主要在青少年中流行。这是70年代以来逐渐产生的新义。 cool本来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字眼。作为形容词,它可以解释为凉快的(物理上的),凉爽的(感觉上的),冷静的(褒义词),无耻的(贬义词),冷淡的或暗示得意的强调语气用词。它还可作为动词使用,但这并不怎么重要。 60年代后期,先是在俚语或口语中,然后又在《Harper's》、《Saturday Review》和《The times》之类的英文报刊上,它被赋予新的含义,从冷静发展出自我约束的、冷漠的等更明确更特别一点的含义,再异化为冷漠而对传统认为美好的事物无动于衷。这正是以朋克为代表的颓废青少年的态度。80-90年代一般青少年用cool来指称他们喜欢而成人社会不一定认可的东西。再以后变成一个对分支文化以及街头时尚的赞语。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反叛的年代,一个革命的年代,一个青年们向传统习俗、成规发起总攻击的年代。文艺界有摇滚音乐、甲壳虫乐队、波普艺术、视幻艺术等等,时装界有超短风貌、有玛丽、有库内热、有崔姬风貌。所有这些都用cool来形容,让我们忘记莎士比亚、贝多芬和伦勃朗,让我们忘记沃斯、夏奈尔和迪奥。 所以,当我们问一个中学生cool或酷的含义是什么?她们会说是帅是神气是漂亮。但我们不说华伦蒂奴酷,我们不说阿玛尼酷,我们不说陈逸飞酷,不说曹鹏酷,我们不说婚纱酷,不说西装套裙酷。我们会说露脐装酷,牛仔裤酷,我们会说维恩·韦斯特伍德酷,玛当娜酷,Spice girls酷。 事实上,在中国使用不使用“酷”也是具有象征性的。50岁以上的人几乎不用“酷”,40岁以上的人较少使用“酷”,越年轻使用“酷”的频率越高,但儿童使用“酷”的频率又变低。总经理支部书记不使用“酷”,看门人清洁女工不使用“酷”。“酷”是年轻人的语汇,是时髦人的语汇,它仍带有非主流色彩。这个音译之成功,大可与当年把humour音译成幽默相提并论。 coordinator形象设计师 形象设计这一概念源自舞台美术,与制片人等概念一起,较早被时装表演业人士借用。用于时装表演前为模特儿设计发型、化妆、服饰的整体组合,随即发展成为特定消费者所作的相似性质的服务。由此产生的专家即称形象设计师。由于形象设计不但有消费者构成市场需求,而且化妆美容用品以及服饰厂商都可以借用它作为促销手段,因此,在国际上发展极快。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也出现不少形象设计师。他们逐渐从业余到专业,从擅长一门(或化妆或美发或服装或饰品)到注重整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社会的认同。同时,由于这个词汇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的商业潜能,它又常常被滥用。一个围城现象由此产生:有人有资格称自己为形象设计师,却宣布自己讨厌形象设计师这一称谓,同时,几个商场销售小姐在柜台前推销化妆品,也叫形象设计;略懂上点着装打扮知识的,也自称形象设计师。 特别自信的形象设计师简直就是魔术师,他们宣称自己可在几分钟内了解素不相识顾客的气质和内涵(内涵是形象设计师特别喜欢使用的词汇),然后来塑造(这是又一个他们喜用的词汇)一个全新的你。丑小鸭在他们手中是注定会变成美丽的天鹅的。连余秋雨也相信这一点。在他给杨青青一本书写的序中,他极力称赞使长相平平的女孩变美的艺术。他也许并不知道,这些在妆前照中长相平平的女孩本来就是时装模特儿。中国的形象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摄影技巧。 cute可爱 漂亮而逗人爱的。96—97年流行的小巧双肩背、透明材料的小提包、“水果大餐”般明亮色彩系列的服饰、露腹式夏装和超短裙等,都很cute,所以人称当时流行cute look—“可爱风貌”。cute或可爱用于形容、修饰人,传统地只能用于小孩。随着崇尚青春的时尚兴起,大家不再倚老卖老,不再争做爷爷奶奶,不再自称老子老娘,所以cute和可爱的使用范围大大地扩容。于是,成年男女自称男生、女生,互相恭维用cute、可爱。倒也有几分童心。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