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极品欣赏网手机铃声 | 电影下载 | 经典FLASH MTV | OICQ资料 | 幽默笑话 | 美女写真 | 星座命运 | 搜索大全 | 畅销书热卖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二节


  要了解一个人,就必须了解他生存的环境。环境不断的在变化,人受到变化的影响,孕育出因应生存的模式。这种模式反应在行为上,成了人的个性。若撇开环境与人互动的因素不谈,则人不过只是一种动物,他的目标,就只是生存、生殖与生活。
  在长时期的生存过程中,人类经由多方面的追求与尝试,累积了足够的生活经验。由于个人的生命非常短暂,经验必须藉着生殖、生活而逐代传衍。而且每一个新的生命体,对于人类已有的经验认知,都必须从头到尾,再重新体验一次。
  人的生活,就是个人的个性在环境变化下的体验过程,如果其个性塑造得符合环境的变化,是为成功的人生。反之,人的个性与环境不能相互协调,那么,不是个体的个性出了问题,就是环境的变化有了危机。
  人类累积的宝贵经验,形成了文化,就在文化越来越丰富的当儿,人类能够领略认识的部分却是越来越小。就像一个贪婪的收藏者,不论什么都难逃他的聚宝盆,甚至别人的丢弃物,他也不放过。年深月久,积存的收藏品越来越多,终于有那么一天,他会发现存放的空间无限延伸,数量已经多到难以估计。且不要说去欣赏,就连里头到底有些什么,自己都说不上来。这时如不加以整理,尽管再有价值,对未来的人而言,也不过是些包袱而已。
  工业文明就是这样产生的,千百年来沉重的包袱,已经压得人们难以忍受,到了必须彻底扬弃的时机。正好新兴的技术促进了生产的效率,生活环境立刻有了改进,人们的信心十足,就像重演的历史一样,总认为自己才是宇宙的中心。
  然后,新的收集行为开始了,一样的贪婪,一样的积极,只是换了些名称,换了一批角色。无可否认的,随着宇宙进化的进度,能量大量地被释放出来,变化的速度快了,参与的规模也大了,积存的收藏品,不久就超出了认知的极限。
  可怜的现代人,从清晨太阳射出第一道金光开始,到黄昏时霞光□尽为止,一天所接触到的事物变化讯息,远非大脑容量所能及。偏偏这些讯息,都与生存戚戚相关。人要成功地生活在现实环境下,就必须不断地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
  人类的能力有限,而事物的变化无穷,人如何以有限来应付无限呢?
  大多数的人是麻木了,从出生开始,就被社会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中。有如上了高速公路的汽车,开车人唯一的选择,就是在统一的流向中,锁紧车门,系好安全带,同步前驶。每个人面对的,都是无常的未来,有人担心工作、升迁、收入,有人忧愁感情、得失、儿女,更有人从早到晚,不断地操虑着自己的身体、疾病、死亡。
  追求变化与新奇,原本是人性的一种本能。工业化不仅仅是一种时髦,利益所及,尚且是社会繁荣、国家存亡之所系。巴西当然没有例外?她不过是人性与环境相冲突的、其中的一个舞台罢了。
  四百年前,巴西就已经摆脱了葡萄牙王朝的统治而独立,实行民主政体也有了百余年的历史。尤其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巩固其南美洲的利益,在蓄意的培植下,巴西遂走上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路线。
  巴西的自然环境,在《巴西狂欢节》一书中,曾经概略地介绍过。然而我必须再一次地强调的是,巴西人口稀少,可耕面积广大,气候宜人,物产丰饶。数百年来,无天灾人祸,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美洲是一条细长的地脉,从北到南,如同一把斧头,将地球砍成东西两半。背对着广阔的太平洋,而面向狭长的大西洋,巴西的东海岸就是刃口。地球生机勃勃的自转着,终年不断地送来温煦的和风,既不冷也不热,暖洋洋让人浑身舒泰。
  在葡萄牙人统治的时期,曾将甘蔗,棉花以及咖啡等经济价值极高的农作物引进巴西。尤其是咖啡,更是深切地影响了巴西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制度。
  咖啡为常年生灌木,多种植于中部山坡丘陵地带,种植后,第三年开始收获。一个维持得好的咖啡园,起码可供二十年以上的收成,也因此养成了巴西人好逸恶劳的习性。
  由于咖啡不需要大量资金,非常适合地广人稀的巴西,故早在十八世纪,蓄奴制度便因之破产。黑人及印第安人的经济得以独立,逐渐与白种人杂交,血统充分混和,形成了地球上仅有的一个无种族歧视的乐园。
  除了咖啡外,还有不少常年生的经济作物,如同可可树(巧克力原料),芭芭苏(油料)等。这些作物都不需要特别照料,而且市场上供不应求。
  经济作物虽带来了财富,却泠落了广大而肥沃的河谷平原。那里的人采取世代相袭的游垦方式,先将地上的草、树放火烧掉,再撒播下杂粮种子,便坐等收成。
  然而,在交通发达的二十世纪,地球上已不再有孤立的地域。这个天府之国,引诱着欧亚大陆过剩的劳力,成为移民者的天堂。日本人在他们政府的支援下,已有百余万移民定居在中部各州,成功地控制了农业经济大权,形成厚实的政治资本。而义、德等欧洲各国,也在气候稍寒的南部,站稳了脚步。
  移民们如鱼得水,□渴般地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上工作,立刻改变了原来的农业面貌。巴西人尚在震惊之时,现代化的工业热潮又接踵而来。短短的几十年,日新月异的巨变,巴西人几乎历经了现代文明全部的进化史。
  巴西并没有深厚的历史及文化传统,也没有什么民族观念,他们的社会,全靠明定为国教的天主教来维持。而在时代的冲击下,教堂的神圣光辉已经褪色了,精神的追求也不再是生活的重心,财富及物质的刺激,早取代了一切。尽管上帝的金身依然,但信徒的祷告,却似梦呓一般,再也没有谁能听得到了。
  老一辈的尚未堂而皇之地拒绝参加弥撒,对他们而言,这个活动还具有社交的价值,同时也有漂白良知的作用。年轻人则公开宣称没有上帝,或上帝已经死了。他们追求的是性、金钱与自由,迫不及待地摆脱了束缚,纵情于身心的解放。
  在上帝的羽翼下,人类全然遗忘了信仰也是一种庇护。一旦暴露在大自然中,赤裸裸的现实,使得人与人之间,除了利害之外,没有共同的交集。
  庇护是以自由为代价,所换取的保障,令人获得平安幸福。房屋、衣服是最具体的代表,风俗和律法是行为上的庇护方式,至于思想、伦理和宗教,则早在行为发生以前,就已经把人限制在一定的□围内,束缚得动弹不得。
  对重视自我利益的人,任何代价的付出,都是不可忍受的损失。所以,当人类社会上有了另一种选择,是以庇护换回个人的自由时,情势丕变。有野心的人为了私欲,没有野心的人源于愚昧,有人呐喊,便有人起哄。于是,当巴西人听到呐喊,立刻举起了双手,他们根本不需要反对什么,只要摆脱宗教的束缚就够了。
  争取到自由的人,为了确保自己的自由,也必须建立一套新的游戏规则。事实上,不论用什么名称,当任何规则被接受的时候,也就是一个新庇护所的产生。
  这个时代的庇护所,人人必须努力工作,社会必须不断累积财富,由财富提供自由。其自由的目的,是追求感官需求的满足,藉着行为的放任来达成。人从出生开始,在智能尚未成熟以前,耳闻目视,都是声色刺激。为了满足这种自由,人必须遵循这个庇护所的规律,就是拼命地去累积财富,有了财富才有自由。
  在这个庇护所内,若有任何人,不论是在什么动机之下,开始怀疑这套系统理念。这个人所将要面临的,便是生存的问题,他必将挣扎于痛苦及惶惑的深渊。再若很多人都有着同样的惶惑,则表示这套系统已经开始受到人性的考验。说得明确一点,也就是这个庇护所已经丧失了庇护的功能。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