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极品欣赏网:手机铃声 | 电影下载 | 经典FLASH MTV | OICQ资料 | 幽默笑话 | 美女写真 | 星座命运 | 搜索大全 | 畅销书热卖 |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从七十年代早期起,年轻的董宏猷就涉足文学领域,开始是写诗,后来也写散文,写小说。在粉碎“四人帮”后的新时期,当有一些从事儿童文学的作家走向成人文学时,他却开始了儿童文学的创作。那是出于他对儿童的爱,出于对新生一代的强烈的责任感。他在这一方面付出过很大的努力,在创作方法上进行过不断地思索并在实践中探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受到少年读者的欢迎,受到文艺界的重视。他的作品多次获奖,不仅在国内,也在海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长江的童话》,是他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选集,可以反映他的创作风格和他跋涉过来的道路。 他决心从事文学和他能够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上取得丰收,有一个重要原因:他熟悉、了解儿童的生活和心理。他的儿童文学作品的题材,大致是三大类。一是五十年代长江边的一些穷苦的少年们的生活,一是在新时期的中学生的生活,一是写当代中国孩子的梦。这都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他在长江边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他,还有他的姐姐和弟弟。可以想象那是怎样艰苦的生活。他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也在一个座谈会上听他谈过,当他9岁时,为了赚五分钱,在盛夏去帮“车老板” 拉板车,赤着脚踩在烙铁似的柏油路上的情景。他生活在那些穷苦的孩子们、码头工人们、卖凉茶的小姑娘、缝衣的妇女……中间,他是如此熟悉他们,这样他才能够在有关长江的系列小说中生动地刻划出牛娃子、黑皮、小双这样一些孩子们的形象,刻划出豪迈、义气的码头工人黑老三的形象,纯真的卖凉茶的小姑娘燕子的形象,精确地使用了属于他们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展开了当时的生活风俗画。也许我所读的作品有限,我认为这样的题材为儿童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即使在成人文学中也是少见的(我想起了荒煤同志抗战前的一本小说集《长江上》)。 宏猷在师范学院毕业后,到一所乡村中学去教过几年书,当过教导主任。他又熟悉了、感受了校园生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素材,这样他才能创作出《清香清香的桅子花》、《吸力》、《湖畔静悄悄》等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少男少女进行曲》。 至于他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是通过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中成长的中国的孩子的梦,来反映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并折射出现实生活。他,作为一个成人,能写出这样色彩斑烂、诡异、荒诞而又如此真实的梦,当然与他平时对儿童的关心、了解有关,而也与他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当教员和生活经验有关。没有长久的与儿童息息相关的生活积累,没有对儿童的关心、了解,他的创作就缺少了动力,他的想象力就缺少了可以起飞的基础。如果勉强想象,就会缺乏真实性、可信性。 这样,我们就接触到宏猷儿童文学创作的另一个特点,他的态度的认真和诚恳。他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他的少年读者,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他所要写的题材。 他不是弯腰来向儿童们讲述一个随便编造的故事,以此说明一个道理来教育他们。不是这样的。他尊重孩子们,尊重少年(他的作品主要是以少年为对象的),将他们看作是比较年轻的“人”,正在成长的“人”。他认为,“儿童文学特别是儿童小说应该直面人生,应该更真实地反映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及人生意识,应该在更广泛的人生意义上让孩子们去品尝人生的况味,应该给孩子们更广阔的人生视野以及更多层、更立体的人生画图”。所以,他将他的缺乏欢乐的少年时期的生活展现在今天的少年面前;所以,他在描写校园生活的那些小说中,师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也有着各种矛盾和冲突,这是社会影响在他们身上的投影;所以,在《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中,他认为它“应该是一部更真实地从整体上宏观地反映中国孩子的生存状态、人生意识、深层心理的长篇小说;一部以梦幻为双翼、更充分更自由地展示中国孩子的心灵空间、心灵生活的长篇小说。”事实上,它还侧面地反映了当前中国的现实生活。 而且,他知道少年读者文化水平虽然有限制,他们纯真的心却有着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有其审美情趣,不能以劣品去敷衍,更不能以赝品去蒙骗他们。因而,他认真地对待每一篇儿童文学的创作。他写的不仅是他所熟悉的,思考过的,而且是他所感受过的。他力图全身心地置身于他所创造的艺术天地中,展开生活的真实画幅,刻划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他是怀着激情来进行创作的,在这中间寄托着他的爱憎、他的批判与追求。再加上他的文笔干净、流畅,善于渲染气氛以烘托人物心情,所以他的作品带着浓厚的抒情性,有一种感人的艺术力。 他是以从事成人文学那样严肃的态度来从事儿童文学的。在创作方法上也是如此。作为“文学”来说,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基本素质并无什么不同,只是儿童文学应照顾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成人读来也会津津有味。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比从事成人文学创作的作家倒是有一点必须具备的,他们必须熟悉儿童的生活和心理,而首先他们要有热爱儿童的心。 宏猷就正具备了这样的优势。而且,他不以讲述一个故事为满足,总是力求走进他笔下的少年们的内心世界,去设身处地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一点,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而在《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中,由于写的是梦,就更为明显。从4岁到15岁的一百个孩子的形形色色的梦,决不可能是外在地编造得出来的。可以听听作者怎样诉说他的经验: “在写此书的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常常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我常常觉得自己变成了孩子。万物于我皆有生命,皆有感情,许多奇妙的构思常常不期而至。而且,愈是孩子,所写的‘梦’便愈有童稚气。”只有化身为孩子,用孩子的眼去看世界,去感受世界,这才能生发想象,产生奇妙的构思。这一经验也是许多儿童文学所共有的。而他下面所说的一点教训恐怕也值得许多儿童文学作家所警惕:“读者如在此书中发现斧凿之痕…… 那便是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做起‘大人’之故,便是对童心世界自觉不自觉地‘以理智的律令相绳’之故。”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不能以“大人”的心去代替儿童的心,不能凭“理智”去安排情节。要化身为儿童,要进入儿童内心世界,而又要站得更高,通过艺术形象去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教益,这一辩证关系,是儿童文学还有待更深入地探讨的一个课题,我认为从宏猷的创作实践中也是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的。 如前面所说的,宏猷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所作的努力,是要扩大孩子们生活的视野,增加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并培养他们对生活和对人的感情。他所写的“长江的童话”那一系列小说,其中当然有虚构,然而也常常闪现着少年宏猷的影子,闪耀着成年宏猷的泪光。从中可以看出,童年生活诚然留给他一些痛苦的回忆,却也孕育、锻炼了他的性格,使他开始认识人生,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并感受到母爱、友谊和人情的温暖,使他认识到劳动人民性格中善良、纯朴、刚强的一面。今天的一般少年读者,他们大多数过着迥然不同的生活。然而,让他们了解、感受一下过去的这种少年们的生活还是有益的。 这不仅是由于懂得什么是不幸才能比较什么是幸福,而且也可以丰富他们的感情,锻炼他们的性格。他所写的有关校园生活的小说,通过师生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歌颂了真诚的爱心,纯真的心灵,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至于有关于孩子的梦的那些篇章,是丰富地、多面地展现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那些梦是虚幻的,荒诞的,但产生这些梦的土壤则是现实生活。是他们各自的处境和遭遇使他们只有在梦中去寄托他们的爱与憎,痛苦与欢乐,希望和渴求……因而这些虚幻、荒诞的梦又是如此真实地反映了孩子的内心和他们的生活。少年读者可以在他们的同伴们的梦中去遨游,去了解、体会同伴们的精神世界并认识社会。 对于十来岁的少年来说(有的早熟的儿童会更提前一些),从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到阅读成年文学作品,有一个过渡阶段或交叉阶段,宏猷的作品应该主要是适合于他们的。这样的年龄正在他们性格成长和形成的时期,因而迫切地需要好的精神食粮。我并不认为宏猷的作品是已达到了完美的境地,有的作品显然还有编造的痕迹,有的对于孩子内心的描写还不是那样自然和真实。但也应该承认,无论是在创作方法的探索上,在内容的深度上,他都逐步在发展,而且已经取得了值得重视的成果,丰富了儿童文学的园地,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我是一个老年读者了,在读他的这本选集时,不仅怀着很大的兴趣,而且受到了感动,所以乐于在这里写下一点感想。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