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极品欣赏网:手机铃声 | 电影下载 | 经典FLASH MTV | OICQ资料 | 幽默笑话 | 美女写真 | 星座命运 | 搜索大全 | 畅销书热卖 |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侠客作封面的言情、武侠小说摆在一起。新文艺书籍是很难挤进这个行列的,可见它是一本畅销书。看看印数,果然有30多万,这在当前新文艺书籍中,是极难得的数字。另外,我从一则报道中,知道它的出版很有一翻周折。这样引起了我读一读的兴趣。 我在激动的心情中读完了它。说真的,在近几年,我阅读文艺作品很少经验到这样的心情。 不是由于它的艺术魅力。作者自己说:“比起那些纤丽典雅的文学艺术品来说,它只算是荒郊野外的一块石头,粗糙、坚硬。”我并不认为这完全是自谦。我的激动,是由于作者感情的真实,和通过真实的感情所反映的生活的真实。作品蕴藏着一种热,闪发着一种光,即使说还不是那样强烈照人也罢。 作品将我们带到“文革”时期,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到内蒙古插队的遭遇,写到了他所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他所看到的一些情况,从而揭露了那场“革命”的真实的一角,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他的确受到了“再教育”,但那效果与所要求、所预期的恰恰相反。 作品是以自述的方式写的。主角林鹄开始出现时是一位22岁的青年。在那场“大革命”的初期,他当过“红卫兵”,满腔义愤地揪斗过“走资派”。也曾企图偷越国境,抗美援越,但遇到了阻挠。1968年,一股股青春的洪流,热血的洪流,涌向平原、山区、茫茫大野。而他由于家庭的牵累(他父亲是一位老党员,母亲是一位著名的作家,都在接受审查和批判),没有得到这样的权利,因而心急如焚。于是,他和另外三个境遇相似的朋友,经过反复的研究后,决定到成吉思汗的家乡去,不是被大野、青草、风雪、烈马所构成的画面所吸引,而是因为他们认定了将来打仗,这里是最前线。他们悄悄地离开了家,经历了艰辛的旅程,从北京来到了内蒙。由于插队的名额已满,开始没有为当地政府所接受。他们各自写下了血书,以表达“是七尺男子生能舍家,做千秋雄鬼死不回城”的决心,闯进了一位司令员的家,这才被批准分配到一个牧场。在兴奋的心情中,他们开始了所向往的新的生活。 但那新的生活——完全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牧民们对他们的到来并没有热烈地欢迎,而是冷淡、冷漠的。阶级斗争是第一课,他们参加了对三个“内人党”的批斗会,会场的气氛毫不热烈,贫下中牧有的嬉皮笑脸地斗闹,有的东倒西歪睡大觉…… 林鹄,一个初出校门的高中生,稚气未泯,坦诚、冒失、逞强。由于他经常练打拳,有一副好的体格和高超的摔交功夫,因而好斗。他初到草原,在抄家时,几乎打死一个他认为是反动的“牧主”,一个贫下中牧却鸣不平,用镐把狠狠地敲了他一下。而他的真正的厄运是从得罪了班长开始的。先是他以八比○的记录,在摔交中击败了也是以擅长武术自豪的这个狠毒、暴烈的复员军人。他因此受到了种种歧视和报复。他忍无可忍,满怀愤怒,和班长进行了生死搏斗,自己虽也受了伤,却胜利了。那时他们的牧场已为兵团接管。他被兵团以打人的罪名关了起来,不久后在“一打三反”运动中,被升级为有“六大罪状”的现行反革命分子。——在这样完全意想不到的打击下,他茫然、惊惶、悲愤…… 他坐过土牢,反戴过手铐。他经受过多次的斗争会,经受了各种各样的凌辱和折磨。他曾企图逃跑,在途中又被逮了回来。同伴们都不理他,连同情他的人也不敢接近他,连母亲也宣告和他断绝关系。他多次写了申请书,其中还有一封是血书,表白自己无罪,然而呼冤无门…… 这是真正的地狱。他在那中间熬过了八年。 他也亲见了兵团里形形色色的黑暗现象,有些领导者“说神圣的话,做最卑鄙的事”:侮辱女知青;贪污各种东西,包括抄家来的物资;做各种违法乱纪的事。他们的领导方式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敢于顶撞他们,在整党中批评揭发他们的知青,进行各种各样的打击报复:派重活,放于深山。对他的一个敢于直言的同伴用尽了酷刑。领导之间彼此包庇,因为各自的手都不干净。 他也亲见了知青们的变化,他们原是满怀热情而来的,而现在精神空虚,常常相互斗闹,开最下流的玩笑。有些人变得谨小慎微,处处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为了一项好差事,一句表扬话,互相争夺、倾轧,不惜打得头破血流。有的女知青为了争取入党,听壁角,打小报告,甚至出卖自己的肉体。而最使他痛心的是,曾发誓要与他生死与共的朋友,揭发了他们之间的一些私语,成为他“反革命”的最有力的证明,而且给了他以最狠毒的折磨,对他嘲骂并拳打脚踢……当年发誓“做千秋雄鬼死不回城”的青年们,在几年后却用尽了各种手腕、各种花招要回到城市去。当载着第一批回城的知青的汽车开动时,牧场上一片哭声…… 而且,最后他发觉,这八年中,他们艰苦的劳动事实上是一场对草原亘古未有的大破坏:大面积的开荒,使水土流失,草原严重沙化。 他经历了这一切并亲见了这一切。他自己当然也在变化。 在开始的打击下他困惑、惊惶,磨损了他的锐气和傲气。他逐步学着表面上老实服贴,甚至挨打时也强忍着冲动和愤怒,不还手。但在内心他时时考虑如何应付各级领导和种种压力。他不再相信任何人。当他独自在深山采石时,在孤独中是这样自暴自弃,多少天不洗脸、不漱口,穿着破烂、发臭的衣服,内心中一些原始的兽性都暴露了出来。他也真的几乎变成了兽,在沉重地压迫着他,使他恐怖窒息的寂静中,他像狼一样凄厉地嚎叫。——我们看到,这个稚气的青年,这个逞强的小伙子,他的灵魂在被撕裂,在逐步崩溃。他当时绝望得想自杀。但我们也看到,在那撕裂、崩溃后出现的渗血的废墟上,也有一些东西在逐渐生长。那是他对现实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对人的价值的思考。由于他的切身的遭遇和他的亲见亲闻,这些思考是饱含着血肉的内涵的。他逐渐清醒、成熟,他要坚强地活下去。他求助于过去所知道的一些英雄们:牛虻、保尔·柯察金,车尔尼雪夫斯基、贝多芬……从他们身上吸取力量。是这些,使他得以承受了那些难以想象的打击。 同时,支持他的还有另一些因素:他对爱的渴求。他一直倾心于一个同连的女知青。对方的冷淡和拒绝,旁人的讥嘲,都没有损伤他的爱,那一往情深的爱,那纯洁无瑕的爱。事实上,他并不真正了解对方,他在想象中美化了对方。对于他,她只是爱的象征,是他在黑暗王国中的一丝光明,是感情荒漠上的海市蜃楼。即使是爱的折磨,也可以温暖他的精神上的荒寒。当她回城前,他去为她送行,受到了冷落。他将她吐出的一堆瓜子壳悄悄藏进了怀中,那是他得到的唯一的爱的果实。 此外,他的好朋友徐佐也给予他许多激励。那是个瘦弱的青年,却有着无穷的精神力量,勤于读书,善于思考,敢于说真话,因而也经受了各种打击,有一次还承受了各种酷刑,但从未屈服。他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给了林鹄许多开导,并作了榜样。此外,即使是在那样的环境中,还是有一些知青保存了他们善良、淳朴、正直的个性,没有随波逐流,而且也逐渐认清了现实。林鹄永远不能忘记,当一场大雨突然降临时,知青们不惜将自己仅有的棉大衣、毯子纷纷盖在粮库上;为了抢救一场大火,60几个知青献出了生命…… 这些都激励了他,无形地支持了他。 在1976年的春季,经受了长期的苦难生活后,他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他的母亲——那位著名的作家的奔走申诉,起到了作用和影响。他也将回到北京去了。面对草原,回想八年来的遭遇和所见的种种变化,他感慨万千。在这里,他流过汗,流过血,流过泪,此刻,他还有着留恋之情。一切已经过去的,即使是苦难,通过时间的过滤后,总会升华出一些值得珍惜的东西。因而,他衷心地说: “感谢你呵,兵团!给了我一段诗般的传奇经历,这种生活本身就是财富!” 是的,他已不是当年那个稚气未泯的青年了,他将怀着八年的青春和血泪换来的“财富”,以新的姿态,走向新的生活!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是有些粗糙的。作者抱的是这样的想法:“写,写,缺少文学色彩,像土坷垃怎么啦?这是要写!这是一段千千万万人都经历过的生活,这是千千万万条生命!”他是有所为而写的。他要写出自己的遭遇和所见所闻;写神圣的原则是怎样变为欺骗人以至压制人的符咒;写满怀热情的青年是承受着怎样的考验,受到的是怎样的“再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人民的磨难,草原的创伤,写他自己在冤屈和凌辱中的挣扎,受伤灵魂的颤动,他的困惑和沉思……他是还留在草原时,在那样的处境中,在沉重的劳动后,挤出时间来写的。他没有可能从容地构思,认真地琢磨,推敲。他说:“一切都是真实的,不用编词,不用设计情节,照实说就行。”也许,也限于他当时的文学素养,所以,如果从艺术表现看,可以指出这部作品的许多缺点。如构思不是那样严谨,某些人物的性格写得比较简单,语言不是那样精炼,等等。但是,它却具有艺术的一个最可贵的素质:真实。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艺术应该是生活的复写,不需要提炼,不需要通过作者与题材相生相克的创作过程。可以看出,作者所写下的种种,也还是经过了选择的。那当中并没有那种虚假的精心设计,没有做作,除了某几处(如林鹄只是那么匆忙地翻看了一遍,却详尽地写出了韦小立的日记;如写了徐佐在土牢中受折磨的情况,这损害了第一人称的全书的体例等)显得有些牵强外,总体上,这部作品还是给读者以真实感。他在作品中直接用了他的母亲——一位知名作家的名字,他引用了几种不可能是虚构的关于他自己的文件,他没有隐蔽自己的某些一般人决不愿意公开的感情……这些细节也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感。 另外,由于作者是在一种遏制不住的冲动下写这部作品的,他将写这部作品当作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情绪的宣泄,一种抚平伤口的镇痛剂,在其中织进了他的爱,他的恨,因而,这部作品就有一种迫人的激情。激情不仅是创作的动力,而且作者只有怀着激情才能进入创作对象,才能进入真正的创作过程。生活的真实与感情的真实应该是有机地溶合在一起的,一部作品所以能感动我们,不仅仅是由于题材和情节,而且也由于渗透着作品中的感情。作家的个性和作品的风格也由此产生。 另外,可贵的是,作者不是一般地宣泄他的感情,他的这种感情是与探索和追求的精神联系着的。他不是居高临下的企图教导读者什么。他写出了他的青春的狂热;他在打击下的惊惶、困惑;他在痛苦中的沉思、观察。这当中也就闪现出一种对未来的希望、理想的光辉。开始时,我们怀着一点好奇心,甚至带着一点笑意,随着他进入了草原。看他在狂热中所表现出来的赤诚和稚气;看他在涉世中的逞强和意气;而随着他命运的变化,我们的心渐渐沉重起来,引起了我们感叹和思索。——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成长。读者与作者一道探索着前进,并通过作者的体验而体验生活,体验作者的心情。 这部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诚然相当粗糙,但我珍惜其中所蕴含着的可贵的艺术素质。 巴金先生说:“有人告诉我一件事,据说有个西德青年不相信纳粹在波兰建立过灭绝种族的杀人工厂,他以为那不过是一些人的‘幻想’。会有这样的事!不过40年时间,人们就忘记了纳粹分子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随想录》合订本后记) 我希望我们的年轻人知道当年曾发生了怎样的事情;我希望经历过那场浩劫的人不要忘记了那些岁月。我们需要正视,而且应该更深刻地认识那场“革命”。因为它的后遗症一直影响到今天,因为——还是用巴金先生的话:“唯有不忘‘过去’才能作‘未来’的主人。” 这部作品,即使是一块“石头”,也是从那个时代的地层中挖掘出来的,也是历史的见证! 1988.9.18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