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极品欣赏网手机铃声 | 电影下载 | 经典FLASH MTV | OICQ资料 | 幽默笑话 | 美女写真 | 星座命运 | 搜索大全 | 畅销书热卖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冰海沉船


          1912年:英国“泰坦尼克”号沉没惨案

      □ 概况:在本世纪接踵而至的大灾难中,第一个震惊了全
    世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灾难就是“泰坦尼克”号沉没惨
    案。一九一二年四月十四日,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号称“永不沉
    没”的远洋巨轮“泰坦尼克”号意外地撞上一座冰山,于次日凌
    晨沉入洋底。船上仅有六百九十五人得以生还,另外一千五百一
    十三人葬身大海。惨案和很多可歌可泣的场面使世人久久无法平
    静。“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充满神秘和巧合,至今人们仍不断提
    出惊世骇俗的说法。

  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日,全世界各大报纸头版以大字标题沉痛宣告:一九一二年四月十四日晚二十三点四十分,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号称“永不沉没”的英国银星公司超级远洋客轮“泰坦尼克”号在其驶往美国纽约的处女航途中撞上一座冰山。次日清晨二点二十分沉入洋底,出事地点在纽芬兰的大浅滩以南九十五公里。六百九十五人——其中多为妇女和儿童——多是爬上了救生艇得以生还外,另外一千五百一十三名乘客与船员葬身大海。

  一九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在华盛顿的美国上院裁定:在“泰坦尼克”号超级远洋客轮灾难性的沉没事故中,操作人员玩忽职守。

  一九一三年四月十五日,为纪念“泰坦尼克”号超级远洋客轮遇难一周年,美国纽约举行了灯塔落成仪式。

  巨轮的沉没有许多神秘之处,至今人们仍不断提出奇异的解释。沉没中出现很多可歌可泣的场面,震惊了全世界。“泰坦尼克”号沉没惨案是本世纪第一个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和思考的不幸大灾难。

           Ⅰ “不沉之船”:不幸的处女航

      ● “泰坦尼克”号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船。豪华富丽、
    极尽奢靡的客轮。“泰坦尼克”号犹如刚刚出阁的少女,漂亮、
    沉稳、丰满、楚楚动人。恐怖正在大海中等待这位雍容华贵的海
    上女王。实业家欧纳是唯一一个因为预感而没有登船的人。头等
    船的乘客尽是显贵富豪。

  “泰坦尼克”号巨型客轮是英国银星轮船公司的骄傲。虽然它被誉为“海上最大的船”,但并非独一无二,它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客轮和它大小一模一样。

  银星轮船公司在英国有一家强劲的竞争对手英国古娜海运公司。古娜海运公司在一九○七年建造了一艘“摩尼达尼亚”号巨型客轮,创下了横渡大西洋的纪录。银星轮船公司一直想推出更大型的巨轮,打破竞争对手“摩尼达尼亚”号创下的纪录。

  一九一一年五月,银星轮船公司以当时货币七百五十万美金的巨资,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市“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开始兴造,一九一二年三月建成。

  “泰坦尼克”号吨位四万六千三百二十八吨,排水量六万六千吨,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超过四万吨吨位的客轮。船长二百五十九米,最大宽度为二十八米;船舵重量超过一百吨,一共有三只桨,中间最小的桨二十二吨重,两侧的桨则有四十吨重,叶长七米。这个钢铁庞然大物的航行速度可达每小时三十海里(约五十五点六公里)。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最先进、最科学的设计产物。它建有双层船底,船的内部有利用水密室建造的十六个密封舱室。这种水密室装置可以利用电气或人力,将浸水受害的程度减至最低,即使其中的四个密封舱室破裂而灌满了水,也无关紧要。银星公司告诉新闻界,“泰坦尼克”号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船。

  “泰坦尼克”号还是一艘豪华的船。客轮上下共十一层,拥有七百六十二个舱室、七公里长的走廊和游步甲板。船上有超水准的豪华餐厅、酒吧、吸烟室、游戏尝舞厅、游泳池等等,设备均极尽奢靡华丽。客舱内装饰着高级灯饰、铺着厚厚的地毯,甚至连天花板也炫人眼目。如同一个豪华都市的缩影,一座壮丽而巍峨的海上璇宫。

  银星轮船公司决定“泰坦尼克”号处女航由J·E·史密斯担任船长。史密斯胡须银白、慈眉善目,在银星轮船公司工作了三十八年,是该公司最有经验的船长。他近来的工作很简单,专门指挥银星轮船公司所有的新船进行处女航。公司由于他丰富的经验而将此重任交给他。指挥“泰坦尼克”号首航横渡大西洋是他为银星轮船公司作的最后一次服务,史密斯船长心情很激动,他打算此行归来便告别航海生涯。

  一九一二年四月十日,星期三,英国的南安普敦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港湾风和日丽、波平浪静。眼前的“泰坦尼克”号犹如刚刚出阁的白衣少女,漂亮、沉稳、丰满、楚楚动人,五彩缤纷的纸带飞扬在空中,从她身上连接到陆地。

  午后一点,随着一声嚎亮的汽笛长鸣,照像机的镁光灯不停地闪着,送行和观看的人群响起如雷的欢呼声。新的海上女王“泰坦尼克”号起锚,慢慢地离开码头,驶向蔚蓝色的大海。然而,欢乐、惜别的气氛中,谁能想到,恐怖正在大海中等待着这位雍容华贵的女王。

  英国著名的实业家约翰·欧纳是唯一一个因预感而没有登船的人。他因为一笔商业贸易必须赶赴美国,好不容易弄到一张“泰坦尼克”的头等舱船票。动身前十天,欧纳连续两个晚上都做了同样一个可怕的梦。梦中他看见“泰坦尼克”号沉没于大海之中,许多大人和孩子被无情地抛向海面。欧纳被这个梦困扰着,感到十分不安,终于取消了旅行。

  “泰坦尼克”号预定单程时间七天。经英吉利海峡后,“泰坦尼克”号于第二天驶达爱尔兰的昆士敦港作短暂停泊。由于船员在离港前最后一分钟的变化,以及旅客数字报告中的差异,“泰坦尼克”号上的人数统计至今仍不够确切。据估计,船上共有二千二百零八人:船员八百九十二人,乘客一千三百一十六人,其中——头等舱的乘客为显贵人士, 有银星轮船公司总经理J·布鲁斯·伊斯梅,威廉·爱华德·塔夫脱总统的贴身顾问阿奇博尔德·W·巴特少校, 原国会议员、梅西公司总经理伊萨多·斯特劳德,美国百万富翁本杰明·古根海姆,“泰坦尼克”号的总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约翰·阿斯特上校和他年轻的新娘等。二等舱乘客为八百名中等阶层的游客和度蜜月的新婚夫妇。三等舱的乘客聚集在“泰坦尼克”号的公共起坐厅里、走廊里和楼梯上,估计为四百六十二名男子、一百六十五名妇女和七十九名儿童。其中大多数是不懂英语的德国及瑞典年轻工人和移民,他们较为贫穷,准备到美国这个“新世界”去谋生计。

  海上风平浪静,“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中顺利地航行,史密斯船长执行了银星轮船公司每艘新船都要慢速前进的规定,使“泰坦尼克”号以每小时二十二海里(约四十点七公里)的保守速度前进。在当时照这种速度,仍可能创下横渡大西洋的最快纪录,船长和船员们都十分兴奋,而乘客们也正享受着舒适愉快的海上之旅。

           Ⅱ “轻微的一颤”:撞上冰山

      ● “泰坦尼克”号毫无反应,这个庞然大物溜过“加利福
    利亚人”号身旁,向危险的冰山驶去。水手们为那一夜明亮的星
    光而感到惊奇。“冰山!就在前面!”,“主啊,圣母啊!”。
    就像一把锋利的罐头刀切开罐头一样。声音就像有人在撕一条长
    布。正是这“轻微的一颤”,毁灭了海上巨轮。

  那年冬天是几年来最暖和的冬天,人们记得,一九一二年从北极崩裂后随拉布拉多水流飘入大西洋的冰山特别多。白色的冰山飘浮着,就像被逐出家园、四处游荡、心怀忿忿的流浪汉。

  银星轮船公司根据所有关于冰山的情报,特意为“泰坦尼克”号标出一条偏南的能够安全航行的航线,不幸,这正是一条“死亡之旅”的路线,白色的“流浪者”已经向偏南的方向漂去。

  几份观测到冰山新动向的报告都没有经无线电传来,由于收到的报告说最近的冰山尚在二百五十英里(约四百零二点六公里)之远,史密斯船长毫不犹豫地按即定航线以每小时二十二海里的速度向冰山驶去。 此时是一九一二年四月十四日,“泰坦尼克”号航行的第五天。

  上午九时。“卡罗莱娜”号轮船发来电报:“泰坦尼克”号船长——西行轮船报告:在北纬四十二度,西经四十九至五十一度处发现有冰山、小冰山和冰原冰。致意——巴尔。

  译电送到船桥,交给了船长史密斯,史密斯回电:“谢谢!”

  正午,“波罗的海”号轮船发来电报,称“泰坦尼克”的航线上有冰山。电报员杰克·菲利普斯将译报交到船桥。史密斯船长看后将译报递给银星轮船公司总经理伊斯梅。伊斯梅正陪两位妇女散步,看后将译报塞进口袋,告诉两位妇女关于有冰山的事情,继续散步。

  傍晚,报务员哈罗德·布赖德收听到离“泰坦尼克”最近的荷兰轮船公司客轮“加利福利亚人”号呼叫告知冰山的消息,布赖德正忙于盘帐,未记下电文。

  晚上二十一时四十分,在“泰坦尼克”号正前方航行的“美萨巴”号发来电报,告知已经发现冰山,并强调:“发现沉重的浮冰块和无数硕大的冰山,还有冰原冰。天气晴朗。”

  无线电报室一号发报员约翰·乔治·菲利普不知道自己船的航行位置,无法判断距冰山多远,这样的警告当天又有很多,他决定暂不上交。他继续忙着拍发旅客电报,旅客中有许多电报要由他发往纽约,以便船抵达时有人来接。

  晚上二十三时三十分,大副墨多克站在船头铁栏杆旁。船头高出海面六十九英尺。另一名了望哨弗里德韦克·佛利特在桅楼守望台直视前方。

  离后来的沉没地点约八英里(约十点三公里)处的“加利福尼亚人”号,因害怕冰山停泊在那里。 二十三时三十分前,电报员西里尔·F·埃文斯试图叫通“泰坦尼克”号,告知遇阻冰山的消息,然而“泰坦尼克”号毫无动静,二十三时三十分,即规定的下班时间,埃文斯关上了报话机,回舱睡觉。三副看到了“泰坦尼克”号径直驶来,他向船长作了报告,船长命令用摩尔斯灯光信号联络,但信号发了好几遍,“泰坦尼克”号毫无反应,这个庞然大物溜过“加利福利亚人”号的身旁,向危险的冰山驶去。

  此刻,海平线如一把刀锋般的发亮。群星沉落,从海平线射出一道半明半暗的银色的光。大副墨多克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常常可能出现冰山,他甚至命令一位名叫海明斯的灯光管理员熄灭舱口的灯光以免影响视野。

  “遗憾的是,我们经过冰区时没有起风”,如果当时有海风,会在冰山处掀起汹涌的波涛,就会被了望哨及时发现。然而当夜,没有一丝风,水手们为那一夜明亮的星光而感到惊奇。

  几分钟后,突然,了望哨佛利特看见有什么东西出现在正前方,一个“巨大的黑色物体”,比夜更暗。那物体开始时只有两张桌子大小,但每一秒钟都在急剧扩大,飞快地扑来,已经凸出水面四十至五十英尺。佛利特迅速冲向警钟,连续敲响三次——死亡妖怪就在前方! 同时, 佛利特抓起了直通指挥船桥的电话,大喊:“冰山!就在前方!”

  “主啊,圣母啊!”墨多克小声祷告,迅速扑向传令钟。他使劲拉响传令钟,发出“停驶”信号,然后转过身来,朝舵手罗伯特·希金斯大吼:“右满舵!”

  在轮机舱的希金斯使尽全身力气旋转舵轮,并瞅了一下了望台的大钟,时间是二十三时四十分。他看见冰山约在前方零点二五英里的地方。“泰坦尼克”号向左舷缓慢滑动,但前进速度仍是每小时二十二海里。

  水手们称之为“乌鸦窝”的桅楼里,佛利特一动不动地站着,眼睁睁地看着那“黑色物体”越来越大,赫然逼来。好像过了无限长的时间,“泰坦尼克”号终于转头向右,开始绕过冰山。

  冰山急速地向右舷漂来。希金斯已经将全身压在舵轮上,他感到舵轮已经打不动了,对墨多克大喊:“满舵右!”,墨多克高声嚷道:“右满舵!”

  墨多克感到前桅有点朝前摆动,船身两侧也开始有点振动。

  但没有任何人知道一座冰山的山嘴此时像一把利刃一样突出水下。“泰坦尼克”号向它压来,相撞发生了。冰山山嘴就像一把锋利的罐头刀切开罐头一样,把“泰坦尼克”号船身割裂。

  仅仅过了十秒钟,冰山就漂过去了,但冰山已在吃水线下切进了船体,撕开一道三百英尺长的口子,割裂了三个底舱和两个锅炉房。

  冰山在“泰坦尼克”号龙骨之上三米、船身的前三分之一处,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最先看见裂洞的是在吃水线以下的前锅炉房的锅炉工,他们先听到机舱车钟里传出的“全速后退”的刺耳喊声、报警器的嗥叫声和红灯的频频闪烁,过了约三十秒钟,传来了“吱吱嘎嘎”的声响,紧接着海水就从裂开的壳板涌进了锅炉房。

  锅炉工弗雷德里克·巴雷特当时正在六号锅炉房给锅炉添煤。

  该锅炉房在船的最底部。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翻着泡沫的海水一下子从船体的侧壁、离地板大约二英尺的地方涌进来。六号锅炉房右舷一侧的整个壁板被掀开,五号锅炉房的储煤舱壁也受到了较为轻微的损坏。水密舱响起警钟,水密门开始降下。巴雷特赶在水密门“眶啷”一声关死之前跳出来,进入五号锅炉房。

  此刻,乘客们没有被惊动。当冰山从旁边漂流过去时,头等舱里的乘客看到这种景象还颇觉有趣。二等舱的乘客却比较注意,冰山贴船身擦过,大块冰渣掉进开着的舷窗口。而三等舱的乘客完全感觉了碰撞的影响,被猛地抛了一下,他们觉得很恐怖。

  “泰坦尼克”号的设计者安德鲁在自己的舱室听到了微弱的撞击声,他马上来到了望台。冰山远去了,许多人都觉得“泰坦尼克”只是轻微地颤了颤,一些船员还庆幸躲过一场大难。

  一名叫乔治·罗的幸存下来的舵工后来心有余悸地说:我觉得船发生了一次奇怪的颤抖,我知道出事了。我感到就像掉进了冰窖那么寒冷,连呼吸都要冻住了。接着我看见了冰山,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它。

  事后有人说,当时只听到一种摩擦声,听起来就好像有人在“撕一条长布”。

  正是这“轻微的一颤”,毁灭了海上巨轮。

        Ⅲ 无援的死:“泰坦尼克”号的呼救与沉没

      ● 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船的内部设计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大难临头,“泰坦尼克”号却还没有打算发任何求救信号。只有
    九十分钟船龄了。这是一封震惊世界的电报。“快来,危险!救
    救我们的灵魂!”。“见死不救”的“加利福利亚人”号。巨轮
    继续头朝下斜着下沉,四个大烟囱指向缀满繁星的夜空。一个小
    时后,“卡帕西亚”号出现了。

  摩擦声过后,船长史密斯从舵房旁的舱室赶到船桥上,急促向大副墨多克询问。

  “冰山,船长。我向右打满舵,并开了倒车,但船离冰山太近,我没有别的办法。”

  “关闭水密门!”史密斯命令道。

  “已经关闭了,船长。”墨多克答道。

  “中速前进!”史密斯接着发布命令。然而,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巨轮的继续前行将海水从巨大的裂口人为地压进了船身。

  史密斯船长发现船壳破裂以后,并没有丝毫惊慌。他认为,依船的设计即使船前四个水密舱全部进水,船也能保持不沉。但史密斯还未意识到冰山一下子撞破了五个水密舱。船的内部设计实际上是有问题的,第五号舱的舱壁并没有像其它舱壁一样延伸到船的顶端。如果前四个水密舱灌满水后,船头下沉,海水漫过第五号舱舱壁流入第六个水密舱,接着流入第七个、第八个舱,船也会沉没,而事实正是如此。

  二十三时四十五分,船首底部已是水声大作、波涛汹涌,然而,乘客的舱室却是一片寂静。有些乘客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披着睡衣打开舱门到处张望,纷纷询问出了什么事。船上的服务员回答到:“什么危险也没有,太太。用不着担心,先生,请你们放心休息吧!”

  可是接着,邮件舱里的各种各样的邮件不停地滚来荡去,水已经漫过了邮件舱职员的膝盖。“泰坦尼克”号船体已轻度倾向右舷。

  二十三点五十分,海水开始灌向三等舱。船的摇晃加剧,船内的器皿撒得满地都是,玻璃的破碎声夹杂着乘客们悲惨的叫声。大难临头,“泰坦尼克”号却还没有打算发任何求救信号。

  吏密斯船长和设计师安德鲁从船员专用楼梯通道下到船的底部检查受损情况。他们发现,虽然所有的水密门受到碰撞影响后都已自动关闭,但情况危急,已无法补救。海水已经高出船的龙骨水平面十四英尺,船首舱、一号货舱、二号货舱、六号锅炉房、五号锅炉房、邮件舱等至少六个隔水舱均已进水。总长约九百英尺的船体已出现一道长达三百英尺的裂口,有五个隔水舱已毫无希望地灌满了水。

  这一切意味着,“泰坦尼克”号已经在劫难逃,将向大西洋一万三千英尺深的海底下沉。安德鲁估计“泰坦尼克”号只有九十分钟的船龄了,除了他、史密斯船长、高级船员及修理工们,全体船员对“泰坦尼克”号遭受破坏的程度均一无所知。

  史密斯船长下令“全体甲板集合”。船员全体出动,奔赴各个舱面,其中三百二十五人下到底部进水处堵漏,其他人员奔赴各自岗位坚守。

  乘客们开始走向甲板集合。除了陷于一片混乱的三等舱乘客外,一等舱、二等舱的乘客们一点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说话轻声细语的服务员彬彬有礼地请他们离开船舱,“请带上救生衣。”

  成百上千的人们穿着毛衣、浴衣、皮衣和睡衣就来到甲板上,这里没有惊慌失措的气氛,宽阔的甲板让人觉得踏实。

  “泰坦尼克”号开足马力全速前进,然后突然停船,令人不安。蒸汽机吼叫着,从四个巨大的烟囱共排气四次,声音如高炉爆炸一般。乘客们自上船以来第一次听到这种声音,开始惊恐起来,“难道冰山……这可能吗?”,难道“不沉之船”真会沉没?

  服务员们超乎寻常的泰然自若。“只是临时停船而已”当惊慌的人们询问为何熄火停船时,他们答道,“几小时后我们就会启航,是一次小修理,请放心。”

  史密斯船长沿着救生艇甲板左舷跑进无线电报房,命令一号电报员菲利普发出遇难呼救信号CQD,向附近海面上所有的船只求救。

  此刻是次日零点十四分,是在与冰山相撞后的第三十四分钟。这个命令早就该下达了,时间已经过去了宝贵的三十四分钟。

  菲利普跳到发报机前,疯了似地按动电报机键:“泰坦尼克”号被冰山撞沉,请求立即救援,位置:北纬四十一度四十六分,西经五十度十四分。

  这是一封震惊世界的电报。

  此时离“泰坦尼克”号仅十公里的“加利福尼亚人”号电报员埃文斯已下班回去睡觉,于二十三点三十分关掉了无线电。

  第一个发出回电的是距离第二近的“法兰克福”号。回电称“你们等着”。此后,便再无任何音讯。事后,美国调查团团长对此疑惑不解:“会不会是‘法兰克福’号的电报员不懂英语?”

  “CQD(当时国际规定的求救信号) 谁都懂”,“泰坦尼克”号二号电报员布德雷回答说,“他不过是不懂得他的职责罢了!”

  当晚,大西洋过往船只很多。但是许多船只没有赶来营救,不是因为没有收到“泰坦尼克”号的呼救信号,就是因为距离太远。银星轮船公司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正在五百英里远处,即使全速赶来,也来不及了。

  “奥林匹克”号要求“泰坦尼克”号报告具体位置。菲利普作了回答,同时电告:“‘泰坦尼克’号致电‘奥林匹克’号:我们正把妇女弄上救生艇。”

  “上救生艇。”“奥林匹克”号船长叹了口气,“我的上帝,它正在下沉。”“奥林匹克”号致电“泰坦尼克”号:“我们正点燃每一只锅炉,全速向你们靠拢。”

  第一个到达海难现场—“泰坦尼克”号沉没一小时后——的却是一只锈迹斑斑的旧船:丘纳德公司的“卡帕西亚”号,它的船体在这次以多年未有的高速度航行的救援中颤抖:午夜零点二十分,“卡帕西亚”号电报员H·T·科塔姆正准备躺下睡觉,他突然想接通“泰坦尼克”号,他打开无线电报话机,轻轻打出“泰坦尼克”号的电报编码——“MGY” , 从茫茫黑夜中传来的竟是一串可怕的字母:“CQD、CQD、 SOS、SOS!(快来,危险!救救我们的灵魂!)速来,我们撞上了冰山。方位北纬四十一度四十六分,西经五十充十四分。CQD、SOS!”

  午夜零时三十五分,“泰坦尼克”号收到“卡帕西亚”号拍回的电文:“已改变航向,正全速行驶。”然而船长史密斯知道,要等四个小时以后五十八海里远的“卡帕西亚”号才可能赶到。

  进入冰原地带,“卡帕西亚”号船长罗斯德隆也拒绝减速,“卡帕西亚”号左避右闪,绕过一座又一座冰山,全速向“泰坦尼克”号冲来,就像一个精疲力竭的越野赛跑运动员在作最后冲刺一样。罗斯德隆船长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卡帕西亚”号是一条时速为十四海里的船,然而那天夜里,她以十七海里的时速行驶了近三个半小时。

  “CQD” 是传统的海上遇难呼救信号,而一个国际会议刚作出决定,建议使用“SOS”信号。半夜,菲利普又改换信号,拍出历史上第一个SOS信号。

  无援的船长史密斯命令发射火箭,红色和白色的遇险信号火箭不断升上天空,希望过往船只发现。“加利福尼亚人”号的船长和值班长看见了这一信号,但他们以为那是这艘豪华客轮上举办的晚会灯光,不认为是呼救信号。其实,船长这时可以叫醒无线电员,让他搜索无线电信号以作出准确判断,然而,船长洛德优先考虑的是睡觉。

  据“泰坦尼克”号幸存者之一阿德博多德上校回忆,当时人们甚至看到了这条“见死不救” 的“加利福利亚人”号:在左舷靠近船尾的A甲板上,早已聚集了很多男人和女人,斯特劳斯上校和太太等其他人也在其中。为了安慰专门由我负责照顾的女士们,我指给他们看约五英里开外的一束明亮的白色灯光,我相信那是一条来搭救我们的船。然而灯光不是越来越亮,而是越来越暗,以至完全消失了。

  凌晨二时十五分,菲利普发出最后一份电报:“泰坦尼克”号致电各船:发动机房进水,锅炉被淹没……CQD、CQD、SOS、SOS……突然,一声巨响,锅炉爆炸,飞离底座。“泰坦尼克“号猛烈颤抖起来,船尾翘起,几乎与海面成直角,所有可移动的东西都挣脱出来,二十九个大锅沪、四万六千件瓷器、二万七千瓶啤酒和矿泉水、五个大钢琴、二万六千个银碟和银托盘、四十四吨肉禽、四十吨马铃薯、三十箱高尔夫球棍和网球拍、五吨白糖、三万五千吨鸡蛋,以及若干吨煤和若干粗大的锚链,尽数轰隆隆地倾泄入水中。

  一英里之外的七号救生艇上的乘客劳伦斯·比斯利说,

  我们惊恐地注视着她缓缓地抬起船尾上翘,显然是绕着船中偏后的某个重心旋转,并且垂直竖立起来,然后她就那样呆立那儿,一动不动了。

  巨轮继续头朝下斜着下沉,四个高达一百七十五英尺的大烟囱指向缀满繁星的夜空,船上的乐队开始奏圣歌。逃生的人们不时听到锅炉和发动机从底座上撕裂和其他钢铁扭曲的声音。倾刻间,支撑第一只烟囱的支架垮了。巨大的烟囱如一只火箭一样腾空弹起,翻转砸向水中挣扎的人们。

  在海水和轮船自身巨大吨位的压迫下,被人们一直称誉的水密舱室彻底地崩溃了,一声长长的、隆隆的爆炸巨响传向远处的海面。巨轮全部的灯火顿时熄灭,突然又灼目地闪了一闪,然后永远地熄灭了。

  一切都陷入了险恶的黑暗之中,嘈杂声停息了。一分钟后船的下滑加快了速度。

  凌晨二点二十分,海水淹没船尾的旗杆,发出了一声轻轻的吞没声,“泰坦尼克”号彻底沉没。

  一个小时后,“卡帕西亚”号出现了。它发射着火箭,向幸存者表示它即将赶到。

  而海面上漩涡早已消失,一切显得平静,“泰坦尼克”号已经静静地安卧于海底墓地。沉没后仅仅十一分钟,“泰坦尼克”号就撞到了大西洋的洋底——它永远的安息处。

       Ⅳ “上帝离你更近”:1513名死者与695名生者

      ● 救生艇少得可怜。遵循古老的航海传统,孤助无援的船
    长决定与船一起沉没。“就是沉到海底也要像一位绅士!”。贪
    生怕死的银星轮船公司总裁。一位已坐上救生艇的女士起身离座,
    毅然回到了“泰坦尼克”号。在救生中人们没有抛弃嫌贫爱富的
    思想。电报员保持着不停地拍发“SOS”的姿式,直至最后一刻。

      ● 人们突然像糖果一样撒进大海。渐渐地,冰冷的海冰使
    他们僵硬,不再动弹。最后,乐队在船上奏起一只古老的圣歌—
    —《上帝离你更近》。

  史密斯船长在得知沉没无法避免时,首先做的不是下令发出国际遇难求救信号,而是来到美国首富约翰·雅各布·阿斯特的舱室,为的是在通知其他乘客之前通知他。

  史密斯还亲自一一通知了一等舱的显贵们,彬彬有礼地关照他们:“请套上救生背心。”

  服务员们也得到命令开始挨舱叫醒所有乘客,传达船长的指令:“所有人都穿暖和些,套上救生背心,然后全部上甲板集中,妇女和儿童会得到照应的。”

  一等舱的乘客首先汇聚到甲板上,他们集中于船的中央甲板。二等舱的乘客集中于稍靠船尾的甲板。三等舱的乘客被安置在船尾和靠近船首的甲板上。

  慌乱中人们几乎抓到什么就穿什么,宽阔的甲板使他们稍稍镇静下来,站在各自的甲板上等候下一道命令。

  史密斯船长下令,解开所有救生艇的苫布。

  英国商务部早在一八九四年制定的航运法则条文中明确规定了一万吨以上的客轮应备有的救生艇数目。而“泰坦尼克”号吨位达四万六千三百二十八吨,能载二千三百人,救生艇却少得可怜,仅仅二十只,最多能载一千一百七十八人。

  刚开始时,很多接近半疯狂状态的乘客,争先恐后地想登上救生艇。当所有的人都明白救主艇不够后,男人们决定依海上规则,先把妇女和儿童送上救生艇,男人中的大多数则留在船上。

  等待其他船的救援。

  面对死亡,人们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遵循古老的航海传统,孤助无援的船长史密斯决定与船一起沉没,他把船旗卷起来,塞进口袋,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望台上。

  设计师安德鲁也决定与自己的作品——“泰坦尼克”号一同沉入洋底。

  作出同一选择的还有富豪伊萨多·斯特劳斯、百万富翁本杰明·古根海姆、记者威廉·斯特德等。

  其中,古根海姆的豪言至今为人们提及。他和男秘书回舱重新换上了晚礼服,宣称:“就是沉到海底也要像一位绅士!”他让人们给他在美国的妻子带个口信:“告诉她,我的举止非常光明磊落,直到最后。决不会有哪个妇女因为本杰明·古根海姆是个懦夫而被留在这条船上。”

  而银星轮船公司总经理布鲁斯·伊斯梅此时却贪生怕死。“泰坦尼克”号的一位司炉工哈里·西尼尔回忆道——我是躺在自己的舱室中感受到猛烈撞击的。有人高叫:“船被撞了!”我跑上甲板,看见有一大块冰横在船头,知道船撞上了冰山。可我们都以为船肯定不会沉,所以又都回到各自的船舱。这时又有一个司炉工跑下来喊:“乘客都上救生艇了,你们怎么还呆在这里?”我连忙奔到甲板上,船长对我们说:“所有的人都到主甲板集中,谁乱跑我就枪毙了他!”这时我看见第一艘救生艇正放入海中,乘客是十一个男人和二个女人,其中三个是大富翁,银星轮船公司的总经理伊斯梅就在其中。

  新婚燕尔的里德帕丝同丈夫一起去美国作蜜月旅行,她不愿离开丈夫独自逃生,死死抱住丈夫不放。丈夫在万般无奈中一拳将她打昏。等里德帕丝醒来时,她已在一条海上救生艇中了。此后,她终生未再嫁,以此铭记亡夫的一片深情。

  一位史密斯夫人在瑞士洛桑的幸存者聚会上回忆了令人感动的一幕——当时我的两个孩子被抱上了救生艇,而由于超载我不能上去了。出于母爱的本能,我喊了一声:”让我上去吧,孩子不能没有母亲!”听到我的呼喊,一位已坐上救生艇的女士起身离座,回到了“泰坦尼克”号,把我推上了救生艇。没多久,“泰坦尼克”号沉下去了。那位女士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

  而对生死离别,一位新郎对他的新娘强作欢笑:“没问题,我的小姑娘,你上艇吧.我再在这儿呆一会儿。”达夫·戈登女士几次拒绝登上救生艇,和丈夫并肩站在甲板上,众人多次请求,戈登夫人最后深情地看了丈夫一眼,登上救主艇。一个秃顷的中年男子朝他的妻子俏皮地笑了笑:“等一会儿再见。”

  一对非常恩爱的白发夫妇亲吻着,默默无言地相互凝视,再吻一下,等“老太太”上了救生艇,老先生却悄悄地躲进甲板上的人群里去了。

  有一位幸存的妇女说起这样一件事:“上救生艇时,从人群后面冲过来一位银发飘拂的老太太,只见她排开众人,首先跳上小艇。后来小艇漂流时,一阵风吹来,“老太太”头上的银发突然掉下来,原来是一个健壮的男人。”

  一名叫纳瓦特利尔的法国人,没告诉妻子就将两个小儿子带上了“泰坦尼克”号。两个孩子被送上了救生艇,纳瓦特利尔先后帮助几名妇女登上救生艇,自己却拒绝上艇,行为十分高尚。

  两个儿子得救后却无人知道他们是谁家的孩子,世界各地的报纸纷纷登载这两个孩子的照片,直到他们的母亲从照片上认出了他们。孩子却永远失去了父亲。

  有两个富翁,面对自己的满箱珠宝,其中一个看也没看一眼,只取了三个橙子放进口袋;而另一个死死抱住箱子,直到从倾斜的巨轮上滚入冰海。

  一位年轻的学者洛伦茨·贝斯利,于凌晨一时三十分和另外三名男性乘客经允许上了一条救生艇。他后来报告:尽管当时救生艇还可以容纳下十个人,但“泰坦尼克”号的五副洛伊竟“砰”地开了一枪,驱走了小艇旁的几个意大利贫穷移民,洛伊还一边骂这些移民是“一帮野兽”。

  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宁愿呆在灯火通明的客轮上,而不愿在黑暗的救生艇上受苦冒险。救生工作进展缓慢,不少指挥人员呼唤着妇女和儿童,但反应迟缓。康斯坦斯·威拉德女士几次拒绝别人的救助,一位被激怒的指挥员最后说:“别浪费时间了,她不愿上就随她去。”

  在救生中,人们仍没有抛弃嫌贫爱富的思想。人们没有平等地对待一等舱和二、三等舱的乘客。没有人检查一下二等舱、三等舱的乘客是否都被叫醒,都到了甲板上。

  三等舱的许多男人、妇女和儿童还在迷宫般的通道、走廊里乱转,找不到楼梯和出口,等他们摆脱翻涌的海水登上第七层船甲板时,救生艇已经全部开走。妇女们放声哭泣、祈祷,孩子们则一声声“妈妈、妈妈”地尖叫不止。

  穷人中的妇女和儿童,并没有按规定得到应有的救生艇名额。一等舱的妇女有百分之九十七脱险,三等舱却只有百分之四十六的妇女脱险;一、二等舱的三十名儿童全部得救,而三等舱七十九名儿童中竟有五十三人因没有被送上救主艇而葬身海底。

  显贵者坐的救生艇根本就不满额。一只救生艇本可以载六十人左右。他们乘坐的几条救生艇最先放下去,每条只坐了十几或二十几个人。而后来的救生艇由于混乱,有的挤着七十人,有的却只有五十来人。二十条救生艇中竟有二条没放下去,有的还在溜放过程中被弄翻在海水中。救生组织得太让人痛心,本来可以救出一千一百七十八人,却仅有不到七百人坐上去。

  坚守岗位的船员十分悲壮:船员全体在甲板集合后,依船长命令,三百二十五人下到底部堵漏、坚守岗位,这些司炉工、供煤工、轮机手和机械师始终没有离开深不可测的船底,尽管他们比谁都清楚厄运已步步逼近。随后,他们被水密门封在下面,已与外界隔绝,但他们仍然在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息,三十名机械师全部殉职。其余绝大多数工人也一同罹难。

  五十多名高级职员除指挥救生的年轻二副莱托勒幸存外,均死在自己的岗位上。其中,在凌晨二点时,一号电报员约翰·菲利普接到船长的命令:“弃船,各自逃生”,但他仍坐在发报机房,保持着不停地拍发“SOS”的姿式,直至最后一刻。

  到后来,连说声“再见”时间都没有了,人们明白“泰坦尼克”号正失去任何指望,许多船员和乘客开始跳海。司炉工西尼尔后来回忆道:我看到一位意大利妇女抱着两个婴儿站在船舷边惊恐地瑟瑟发抖,于是我跑过去接过一个婴儿,并帮助这个女人抱着另外一个孩子跳到海里。我也跳了下去,当我浮上水面时,发现怀中的婴儿已经死去。那位妇女正以一种优美的姿势划着水,我朝她游过去。

  就在这时,“泰坦尼克”号的一台锅炉突然剧烈爆炸,无数碎块落入海中,我什么也看不见了。等海面平静下来,我再也没能找到那位意大利母亲和她那个孩子。我松开了抱着死婴的那只手。

  此时大西洋海水的温度是零下四度,由于海中含盐,尚未结冰。寒冷如无数刀子扎向跳、落水的人们。“泰坦尼克”号巨轮急剧的旋转掀起了汹涌的波涛,形成巨大的漩涡。两只刚刚放下的救生艇被漩涡卷向海底。漩涡中尽是破碎的门窗、散架的家俱、板子、箱子、绳索和折叠躺椅,许多跳海、落水者在其中苦苦挣扎。

  从救生艇上看去,在倾斜的“泰坦尼克”号上,人们如蜂群般紧紧地趴在甲板室、通风装置以及绞车上。随着船尾翘得更高、船首扎得更低时,挣扎的人们突然像糖果一样撤进大海。

  “她还是沉没了,这是她最后的时刻。”十三号救生艇上有人叹了一口气,对了望哨雷金纳·李说道。

  D·H·比肖普夫人记得,当时有几只救生艇想往回驶去,救起那些侥幸游出沉没处的人,但很可能被水中的人弄翻救生艇,只得作罢。

  惨淡的星夜下,是一幅恐怖的画面。四下的海面上覆盖着各种残骸和几百上千的男女,儿童,这些人还在挣扎着。渐渐地,冰冷的海水使他们僵硬,不再动弹。一层薄薄的灰色水雾笼罩着几英尺高的海面上空,就像死者灵枢上的一件灰衣。

  幸存者阿奇博尔德在回忆中写道:

  从那里升上天空的是人们恐怖的喊叫声——从一千多张喉咙中发出的垂死的痛苦呼喊,幸存者的恸哭和呻吟,被折磨疯了的人的尖叫以及溺死前发出的骇人的大口大口的喘气声。我们之中不会有一个人能够忘却,直到我们去见上帝的那一天。

  “那些呼喊的声音”,另一位幸存者,乘客劳伦斯·比斯利说,“起初声音很大、很多,慢慢地,它们一个个地消散了。然而那天夜晚很晴朗,寒冷无风,海面平静。那些声音沿着平静的水面,一直传到好几英里以远的地方。”

  “泰坦尼克”号上有一只乐队,七位音乐家在华菜士·哈德利指挥下,当人们登上救生艇时一直在甲板上演奏爵士乐。“泰坦尼克”号开始沉没时,他们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演奏着祈祷灵魂的昂扬激越的旋律,“伦敦德里的空气”的怀乡之歌和赞美诗“秋天”,直到水漫双膝。最后,幸存者们听到他们奏起一只古老的圣歌,那就是《上帝离你更近》。

           Ⅴ “神秘”的沉没:众说纷纭
             的“‘泰坦尼克’之迷”

      ● 人们简直不敢相信,小说描写的故事竟真的发生了。有
    不少人预知沉没将会发生。木乃伊的诅咒。

      ● “泰坦尼克”号并未沉没,是轮船老板们策划的一个大
    骗局——波兰电影《十诫之一:不可信仰其他的神》。

      ● “泰坦尼克”号没有深照灯和望远镜。船上有二十亿美
    元的财富。人们有幸看到了七十三年前这艘豪华巨轮孤沉深渊后
    令人伤感的身影。父亲向她挥手,并与滞留甲板上的人群齐声高
    唱赞美诗。

  “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全世界为之震惊,各种猜测纷纷出笼,时至今日,仍然有人提出惊人的“说法”。

  一八九八年四月,在英国的南安普敦港,一艘豪华客轮即将开始她的处女航。这艘全长二百四十米,排水量七万五千吨的豪华巨轮,不但号称全世界最大的客轮,而且也自称是一艘“不沉之船”。然而,这艘不沉之船在经由大西洋驶向纽约的处女航中,不幸撞上冰山而沉没,船上全部人员约有三千人,船上只有二十四只救生艇,所以大半船员和乘客都随船沉入海底。

  这是英国的一位一等航海士摩根·罗伯逊于一八九八年发表的小说中的一段。这本名为《空虚行为》的小说,刚出版时并不惹人注意。但十四年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公布后,小说引起巨大的骚动,人们简直不敢相信,它描写的事实竟真的发生了。而且,小说的描写与现实中发生的灾难竟然有很多惊人的相似。

  《空虚行为》中描述的海难发生在一八九八年四月,也就是说,在十四年后的同一个月,“泰坦尼克”号真的沉入了大西洋。

  两艘船都是处女航,都是由南安普敦港出发,航行的目标都是纽约,都是横越大西洋的途中撞上了冰山,都造成了大量的死亡。

  同时,小说中的巨轮也想创造横越大西洋的航行的纪录,正好与现实中的“泰坦尼克”号不谋而合。“泰坦尼克”号以每小时二十二海里的高速撞上了冰山。而小说中的船速则是每小时二十五海里。

  除此之外,船的规模是一致的,都有“三只桨”,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豪华客轮”和“不沉之船”,而且都是被冰山将吃水线以下的船壳撞裂,由于救主艇太少而使大批乘客丧生。

  小说中巨轮的名字叫做“坦达尼”号,酷似真实的“泰坦尼克”号。

  所有这一切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罗伯逊的小说在出版了十四年之后,一夜成名,瞬间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书,被称为“一个世纪以来最令人惊奇的预言小说。”但是,小说的作者摩根·罗怕逊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后不久,在美国的新泽西州的阿多迪市举枪自杀,没有人知道他自杀的原因。

  有人还指出,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前,有不少人预知其沉没将会发生。除前文提到的因预感而临时退掉船票的实业家约翰·欧纳外,住在加拿大维尼培克市的教会牧师查尔斯·摩根,也做了巨轮沉没于大海的噩梦。

  海难发生那天的下午,摩根牧师正为傍晚礼拜辞的内容而冥思苦想,疲倦之余便打起盹来。他在梦中看见了一个骇人的景象:有一艘巨轮航行于黑暗的海面上,突然天空转暗,浓雾弥漫。这艘巨轮在迷雾中撞上冰山。甲板上充满了求救呼喊、嚎陶大哭的人,人们争先恐后地登上救生艇。最后,这艘巨轮倾斜着沉入海底。这时候,甲板上传出赞美歌。

  赞美歌响起之际,牧师惊醒了过来。当天晚上牧师礼拜结束后,把他的梦告诉了在场的人,于是所有的教徒齐声唱起这首赞美歌。而数小时后,“泰坦尼克”号就沉没了。

  新闻记者威廉·斯特德据说预知该难,却仍然上了船。灾难发生数年前,曾经有两位预测大师警告过他,说他会有水难。其中一人甚至说:“你会乘船去美国,我可以清楚地看见,有一千人在大海上呼救,而你就在那群人中间。”

  斯特德是伦敦的新闻记者,他曾对以“巨轮沉没”为主题的虚构故事做过评论,说那完全是由于救生艇不足的缘故。他自己也写一个关于客轮撞上冰山的故事。更值得惊奇的是,他曾经梦见自己站在即将沉没的客轮的甲板上,没有穿救生衣,眼睁睁地望着救生艇离他而去,而且他清楚地记得梦中沉船的名字叫“泰坦尼克”号。

  然而他并未顾忌这些不祥之兆,毫不犹豫地上了船。沉船时他主动放弃上救生艇的机会,与“泰坦尼克”号同归于荆“泰坦尼克”号遇难后,有一则报道称,船长的保险箱里有一尊神秘的“黑菩萨”雕像,雕像身上镶嵌稀世宝石,价值连城。据传,这尊雕像是从北京的一个寺庙里盗来的,它带有符咒,引起这场灾难。

  流传更广的是“木乃伊的诅咒”。

  一九○○年左右,一群考古学者在埃及古墓中发掘出一具石棺,石棺上刻有这样的咒语:“凡是碰到这具石棺的人,都会遭难。”不过,热心研究的考古学家并不在意咒语的内容,依然打开了石棺。石棺中躺着一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木乃伊。

  当时,这具石棺被运到英国,展示在大英博物馆中,供民众参观。可是不久后,当时考古队员之一回到英国后突然莫名其妙地猝死;后来,参与发掘石棺的考古学家也接二连三不明不白地去世。于是,博物馆决定将石棺移至民众看不见的地方,以避开闻风而来的大批好奇的参观者。十年之后,一位富有的美国实业家欣闻这一消息,要求博物馆将石棺和木乃伊卖给他。最后,这位实业家如愿以偿,终于购买了石棺和木乃伊。当他想把它们运回美国的时候,刚好碰上了“泰坦尼克”号处女航,因此他便将石棺和木仍伊交给“泰坦尼克”号运送。但是当时没有人注意到,石棺上咒语的最后一句正是说凡碰到这具石棺的人都会遭难,“将被海水吞没”。

  这些说法显然没有太多的依据。由于“泰坦尼克”号沉没惨案是本世纪较早降临的大灾难,震惊了全世界。人们久久不能平静,浮想联翩,想把惨案归结为一个简单的原因,并用“想象”来减轻心理上的负担。这些说法倒是反映了当时的世人心态,说明他们对待灾难的态度还比较幼稚、主观,对本世纪接踵而至、原因更为复杂、危害更剧烈的灾难还毫无“预知”。

  也有人用“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来试图解开“‘泰坦尼克’之谜”。其中,英国历史学者罗宾·加德纳的观点最为惊世骇俗。

  这位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家于一九九五年出版了一本书, 提出下述“说法” :“泰坦尼克”号并没有沉没,因为发生的一切都是轮船老板们策划的一个骗局。

  加德纳说,“泰坦尼克”号的船主们将已受到损坏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冒名为“泰坦尼克”号,让它在北大西洋高速与冰山相撞。目的是使其沉没,因而可得到”泰坦尼克”号的巨额保险金。原计划将船上的所有人员都救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这点。

  加德纳声称自己对这起“神秘”的灾难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调查,才写出了这本名叫《“泰坦尼克”号之谜》的专著。

  加德纳通过进行的调查而得出的结论认为:英国银星轮船公司及其老板、美国人皮尔庞特·摩根决定在这艘船首航时使其沉没,以便获得保险金一百万英镑。这一阴谋在事件发生前一年就开始策划。当时“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制造的两艘相同的船中的第一艘“奥林匹克”号在南安普敦港附近与另一艘船相撞,受到严重损坏。

  银星轮船公司没能修复“奥林匹克”号,决定用它来替代“泰坦尼克”号。原计划是当发现一座冰山时将船上的门全都打开,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将船上所有的人员撤到预先安排在附近行驶的“银星”号上。

  这位历史学家在专著中说,计划是很简单的,要求采取的措施也很简单,如换掉所有标有原来船名的物品。

  这种“说法”能够说明为什么摩根将他原来摆在“泰坦尼克”号上的大量艺术收藏品全部都撤换掉,以及为什么船离开南安普敦港后摩根及其友人都不在船上。这也能解释清楚为什么当时船长J·E·史密斯下令高速行驶。

  据加德纳说,问题是“奥林匹克”号提前与冰山相撞,结果成了一场大灾难。

  加德纳的“说法”较为大胆,但仍属于将海难归因于某个单一原因的类型,也没有触及这场灾难的实质。

  照“泰坦尼克”号高级船员里唯一幸存的莱托勒的“说法”:“一切都和我们过不去,一切!”,灾难的原因就是一切都与人过不去吗?

  有一部波兰电影,名叫《十诫之一:不可信仰其他的神》:一个精通电脑的科学家,其爱子很想到未结厚的湖面上溜冰,科学家在电脑中进行了复杂的计算,得出了安全的结论,儿子遂被允许上湖溜冰,结果薄冰突然碎裂,吞噬了孩子。

  正是由于人们过分相信自己,对灾难“畏惧”不够,掉以轻心,准备不充分,从而导致了“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并悲惨地沉没。

  首先,“不沉之船”自视结构空前,绝不会沉没,从而没有按航运法则准备充足的救生艇。当时英国所有的军舰早已安置了探照灯,可是,豪华之至的“泰坦尼克”号上竟然只有航行灯而没有探照灯,并且了望哨连一副望远镜也没有配备,将巨轮上两千多人的生死都交给了望哨的裸眼视力来决定,假如“泰坦尼克”号有探照灯和望远镜,远距离就能发现冰山并且避过它。而且撞击的事实证明,“泰坦尼克”号的设计存在一些漏洞,根本不是一条“不沉之船”。

  其次,据事后英国调查团的核查分析,“泰坦尼克”号船长本来可以采取两个措施来防止与冰山相撞,一是将航线改为“南”或“西南”,即加大航程;二是随着天色转暗、能见度下降而降低航速。为什么他没有采取这些措施呢,英国调查团认为:这是因为至少二十五年来,在能见度良好情况下,有船首了望哨随机报告,远洋轮一般都保持着原航向,而且也不降低航速,根据以往的经验,类似的作法还一次也没有导致重大事故……所以,船长史密斯就犯下了一个错误,一个令人痛心的错误。

  还有人认为,史密斯船长为使他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航行受世人瞩目,引起轰动,想露一手,他决心创造航行速度的新纪录。

  所以史密斯不顾警告,一意孤行,直至撞上冰山。

  再次,海上无线电联络没有二十四小时都须有人值班的明文规定,各条船自行规定无线电报室的上下班时间。当“泰坦尼克”号电报员从零时十四分起发出紧急呼救信号时,距离最近的“加利福尼亚人”号电报员已关闭无线电报机上床休息,直接使一千多人陷于孤立无援的死境。

  由于以上原因,当遭遇到海上无风的天气、冰山突兀的特大山嘴、“加利福利亚人”号粗心大意的值班人员以及救援船只的距离遥远这些意外情况时,对灾难缺乏应有准备的“泰坦尼克”号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惨痛的悲剧。

  痛定思痛,人们认识到,必须重视灾难,必须作好理智、细密的充分准备。一九一三年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通过了国际海上生命安全条约。条约规定:每次航海,都必须进行救生艇救生训练;每条船二十四小时都须有报务员值班;必须为船上的每一个人提供救生艇座位。

  一九八一年,一个国际性的辛迪加公司曾想设法打捞起沉入海底一万二千英尺海底深处的“泰坦尼克”号。他们的计划预计将花费四亿五千万美元,采用一项先进打捞技术:先用两英寸粗的尼龙绳把二百个浮筒缚在沉船上,然后用电将浮筒内的水电解成氢气,使六万六千吨重的“泰坦尼克”号从海底浮出水面。这个辛迪加公司希望从沉船中获取更多的财富,据估计,“泰坦尼克”号的保险舱中存放着二十亿美元左右的装饰品和贵重品。该公司的计划后因各种原因搁浅。

  至少有三次以上搜寻“泰坦尼克”号残骸的行动,都未如愿以偿。一九八五年九月一日,由法国的“苏鲁瓦”号和美国的“诺尔”号两艘探险船在联合搜寻中,终于找到了她。这只联合探险队由法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组成,“伍兹·霍尔”海洋研究院的罗伯特·D·巴拉德担任联合探险队的队长。 他们使用一个装备有电视摄像机的“水下机器人”发现了残海这只探险队为了防止掠夺沉船的事件发生,没有把“泰坦尼克”沉没的确切地点公布于世。从“水下机器人”拍摄到的满身覆盖着绿色洋底沉淀的沉船彩色照片上,同世纪的人总算有幸看到了七十三年前这艘豪华巨轮孤沉深渊后令人伤感的丰姿。

  “泰坦尼克” 号的幸存者约定, 每隔十年在瑞士洛桑举行一次聚会,以纪念“泰坦尼克”的沉没。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每十年一次的集会参加者越来越少了。一九八二年的幸存者集会只有十一人到会,为了能再多聚几次,聚会中决定今后的会期由十年一次改为五年一次。

  一九八七年的聚会如期举行,可是大难不死的幸存者就剩下四个人了。一九一二年仅有三岁的小婴儿格兰特是在他母亲的怀抱中逃上救生艇的,他还记得那时海面上尽是上下浮动的人头,叫喊声不绝于耳,但倾刻间便寂然无声了。一九一二年仅有九岁的小姑娘麦克莱恩,在船将沉没时被送上救生艇,凌晨微光中,她依稀看到父亲向她挥手,并与滞留于甲板上的人群齐声高唱赞美诗,悲壮的场景令麦克莱恩终生难忘。

  多灾多难的二十世纪发生了多少恐怖的大灾难,改写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深深震撼了人类的内心世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次灾难:海上女王“泰坦尼克”号,孤独地撞上冰山,最后孤立无援地、悲惨地沉没。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