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极品欣赏网手机铃声 | 电影下载 | 经典FLASH MTV | OICQ资料 | 幽默笑话 | 美女写真 | 星座命运 | 搜索大全 | 畅销书热卖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五、与亲威、邻里交往


  1.善待穷亲戚

  亲戚间应该互相尊重,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尤其是注意尊重贫穷的亲戚。如果自己富有,绝不可财大气粗,看不起穷亲戚。相反,我们更应尊重他们,热情地支援和帮助他们,穷亲戚往往比较敏感,有自卑和谨小慎微的心理,我们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有一条要特别注意:不论贫富一视同仁,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一样热情对侍,亲戚间只有年龄、辈份的差别,而不应有贫富的差别,不应有门楣之见。
  亲一些人,疏一些人,在有些亲戚面前唯唯诺诺毕恭毕敬、低三下四,在另一些亲戚面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由此造成一些亲戚家门槛踏破,另一些亲戚家则门可罗雀,这是为世人所据弃的。如果自己各方面条件好了些,在与亲戚交往中,更应谦虚谨慎,主动交往。当亲戚生活上发生困难,应尽力相助,做到“富不自贵”。应该看到,如果自认为高人一头,就等于自己把同别人交往的渠道堵死了,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的境地。
  毛泽东出身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农民家中,按他以后自己划的成分叫“富农”。可就是这个富农之子从小对待亲戚上就懂得“富不自贵”,尽力地帮助生活较普、条件较差的穷亲戚。与亲戚相处的非常不错。
  有一年,家乡遭到了水灾,许多庄稼都被大水冲走了,毛泽东的家虽也遭了灾,但由于地较多,有些庄稼没有受到大水的冲击。可毛泽东有几个亲戚家里就不行了,他们种的庄稼几乎全被冲走了。毛泽东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非常着急,看着他们整天愁眉苦脸的样子,毛泽东心里也非常的难受。于是,他回去求自己的父亲:“爹,亲戚家遭灾遭得那么厉害,他们今年可怎么活啊,不如把咱家的谷子分一些给他们吧。”
  毛泽东的父亲听到这话,面带难色地说:
  “伢子,你也知道,我们家也不是好过到哪去,再说,留下的那些谷子是留给你来年做学费的。”
  毛泽东一听这话,马上说:
  “爹,明年我可以暂不上学,眼下可是要急用的呀,我们如果不救,谁还能救他们,爹你就答应我吧。”
  看到毛泽东焦急的神情溢于言表,爸爸欣慰地点了点头。
  从此,毛泽东对亲戚尽力相助的事情被传开了,他与其他亲戚相处得就更好了。
  毛泽东的行为正如一句古话所说的:“目光远者,必成大业。”毛泽东从小所具有的那种宽广的胸怀,遇事为他人着想的性格让人佩服,以小见大就不难看出他以后的成就了。
  在我们今天的实际生活中,一些人与亲戚交往是以贵贱贫富而定的。“贫居闹市无人问,富住深山有远亲”’,正反映了这一情况。亲戚间交往是富有人情味的,如果受金钱、地位的影响,亲戚关系必定会变得不正常。
  社会地位低、经济收入少的亲戚要自尊自重,不能为了从富有的亲戚那里得到一些好处,就想方设法地巴结逢迎。亲戚不论富贵贫穷,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能以贫富分尊卑。因此,在与富有的、有地位的亲戚交往中,应当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珍重自己,生活上遇到困难,尽量依靠自己去克腋。不应自己作贱自己,把自己摆在乞求者的地位。
  而对一些富有的亲戚来说,可能有一些穷亲戚上门来请求物质上帮助;对于有地位的亲戚来说上少不了有人找来请求帮助办事。一般说来,亲戚有难处来求,应当热情接待,表示愿意热心帮助的态度,不能慢待对方,更不应因为亲戚有事相求而表现出厌恶的情绪。富亲戚或者有地位的亲戚应尊重别人,切忌财大气粗、盛气凌人。尤其在与穷亲戚,社会地位较低的亲戚交往中,要注意尊重他们。穷亲戚、社会地位较低的亲戚一般比较自卑,对富亲戚或是社会地位较高亲戚的一举一动都很敏感。如果言行稍有不周,便会引起他们多心。所以,富亲戚、社会地位较高的亲戚,一言一行都要注意。比如,与亲戚交谈时,要格外认真倾听,不能漫不经心,应付了事。绝不应自视清高,小瞧对方,不尊重对方。
  亲戚间交往,要平等相待、一视同仁。逢年过节,你来我往互相应酬,不可厚此薄彼,招待亲戚都要一样热情。婚丧人事,众多亲戚聚会,让座敬茶,宴请吃饭,人席敬酒,先后顺序只能根据年龄辈分来办,而不能以贵贱贫富来定。
  能够毫不势利地善待穷亲戚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上真正长久受到尊重,才是长久有所作为的人。
  亲戚之间,无论是自己的亲戚,还是爱人的亲戚,都应该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不宜在这方面上注意“门楣”,分“亲”和“疏”。有的人对自己的父母、见弟姐妹好,对爱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就另眼相待。给自己的父母生活费每月几百元,给爱人的父母却几十元,甚至分文不给;自己的见弟姐妹结婚办喜事拿彩礼几百,甚至上千元;爱人的兄弟姐妹结婚只有一、二百元。这是很不妥当的。当然,也不能搞绝对平均,但也应说得过去。在亲属之间人为地搞“亲”和“疏”,就会造成家庭不和、亲属不满而闹出矛盾,出现纠纷。
  明朝嘉靖时期,有一位大臣叫张居正,此人为官清廉,秉公办事,在朝野中权力极大,连嘉靖皇帝也要敬他三分。
  张居正在家里也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特别是在对待亲戚关系上,不分“亲”和“疏”,深得亲戚间的敬重。
  张居正的妻子来自一个贫苦的农家,世代务农。她聪明贤惠,在嫁给张居正后,操持家务,颇有大家风范。
  张居正与妻子互敬互重,举案齐眉,对待亲戚一视同仁,并不因为他们是农民,而不屑于与他们往来,或者有分“亲”和“疏”。有一次,张居正的岳父病重身亡,尽管当时身为宰相的张居正公务繁忙,而且从礼法地位上说,张居正不必前往凭体,但张居正却没有这样做,他向嘉靖皇帝请了假,带领全家人赶回去,尽了孝道。这个举动,深深感动了所有的亲戚,大家都称张居正不愧是个人人称颂的“好宰相”。
  因此,不分“亲”和“疏”也是“门楣之见不当有一中应注意的一个方面,注意到了,则处理亲戚关系问题上将会游刃有余;忽视了或处理不当,那将会造成亲戚之间的关系破裂或疏远,于己、于亲戚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2.别斤斤计较

  《盐铁论·毁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贤士殉名,贪夫死利。”意思是说作为君子,不要像小人一样太贪恋那点蝇头小利,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不要太斤斤计较。
  在人与人交往中,谁都不喜欢那种将什么都分得清清楚楚,不让自己吃一点亏的人,因为这种人让别人觉得,与他交往非常累,自身什么亏也不吃,做事太过于认真。同样,在亲戚交往中,有些人对亲戚要求十分苛刻,总是尽量想对自己有好处,一旦亲戚有了困难,却不去关心和帮助,甚至避而不见,这是典型的市俗习气,是不足取的。
  亲戚交往,气量要大一些,切忌斤斤计较。你给我半斤,我给你八两。而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样才有利于关系的密切发展。
  朱德还在年轻的时候,特别注重与亲戚的关系。平时他总是为亲戚解决些困难,做些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事情,使他的亲戚对他的印象非常好,彼此间的关系相处得非常不错。
  朱德当时年轻强壮,很有几分气力,在每年的农忙季节,他总是很快地就把自家的庄稼给收完了。而这时,朱德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休息,他总是跑到其他亲戚的田地里去帮忙,这样,一天下来,总累得他腰酸腿疼。可第二天,他又拿起工具,继续去亲戚的田地里帮收庄稼,却从没有喊过累,也没有抱怨。
  有一次,朱德跑到一个表叔家去收庄稼,可这个表叔却是一个疑心病特别重、很小心眼的人,看到朱德来帮忙,就怀疑他要趁机偷自己的庄稼,所以在朱德干活时,就不时地监视他的行动,特别是朱德要走的时侯,还要偷偷地打开朱德带来放工具的筐子,检查是否有拿走什么东西,这一切朱德看在眼里,微微笑了一笑,然后说道:
  “表叔,活干完了,我走了,我妈等我回家吃饭呢!”
  说完,背起筐子,挥挥手走了,表叔看到这一切,惭愧地摇了摇头,心里不由暗暗钦佩。
  不斤斤计较,这就是朱德与亲戚处好关系的最根本原因,不计报酬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不声张,好心相帮,即使被疑心也不抱怨。他如此大度,深受亲戚们的赞许,和亲戚们相处得很好。

  3.远亲不如近邻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的确如此,在单位,与上司、同事接触,回家后,自然要与邻居、家人相处。
  除了属于自己的那个温馨小家,邻家即成为我们必须接触的最小单位。
  亲戚之间,相连的是血缘关系,而邻居之间,没有固定联系,只能靠自己掌握合适的度,去把握好关系。
  邻里,“近在咫尺”,他们的适时帮助,体贴照顾,能解燃眉之急。孩子的成长需要适当的环境,而邻家善良可爱的孩子可以成为他的小伙伴。
  有一个好邻居,如自己多一师良师益友,有一种好的邻里关系,更让自已受益无穷。
  在如今钢筋水泥的建筑中,人们也不得不去重视这种和“良师益友”的关系。
  在我们看来,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些该做的事,把握邻里关系就会轻而易举了。
  有许多人的行事原则是“各家自扫门前雪,体管他人瓦上霜”。这样一来,既不得罪别人,也把自己的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可是,既然自己有余力,何不多扫几处雪?
  在把握邻里关系中,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人们都希望在自己困难时,有友人伸出援助的手,在邻里之间,也同样。但要别人帮助自己,首先应以帮助别人为前提,这样的互帮互助,才能让自己的希望成为现实。
  清代康熙年间,当朝人称“张宰相”’的张英与一个姓叶的侍郎,两家毗邻而居。张家打算扩大府第,便在邻居家上打主意,要邻居让出3尺的地方。邻居叶家并非寻常百姓,不肯让步。张家立即书信给京城的张英,要求他出面干预,张英却作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看后即命退后三尺筑墙,而叶家深表敬意,也退后三尺。这样两家之间即形成了六尺巷,被百姓传为佳话。
  张家当时没有恃强欺弱,在为叶家仔细考虑之后,做出了既有利自己又有利邻家的决定,这样,不但将“自家雪”扫了,还帮邻家清理“瓦上霜”,和美的邻里关系自然产生了。
  互相帮助,才能让自己从中受益,这点人们并不难理解,但仅仅是意识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必须将思想与行动相结合。许多事说起来非常悦耳动听,要结合实际去做却不容易。
  更多的时候,该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心人。有心人看见“他人瓦上霜”,想到怎样去做,立刻付之于行动,才能为和美的邻里关系打下基础。
  他人的门前雪,不仅要扫,而且要多扫。感谢自己有一双慧眼,看到邻家之难,尽自己心意去帮助了,但并不代表就此结束。
  做了一次帮助邻居的事,会让邻居认为欠一次人情,也许邻居会用一次要会或其它方式巧妙地还了人情,今后,大家仍然“各扫门前雪”。
  要想拥有邻居的信任,仍以“多”帮为妙。
  看到邻家有难,理所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能够多做些时应该多做,当邻居认识到,有幸与你为邻,而你又是如何可以信任时,要想有和美的邻居关系,并不困难。
  天地之间,人们互相依存。面对现实,我们仍然要与社会相融,注重关系已成为现代人发展的必然趋势。
  良好关系的形成需要我们花费心思。仔细思虑,眼界豁然开朗,我们认为,“多帮”创造了良好条件,这样,不妨在“多一字上多做做文章。
  有交往中,磨擦总难以避免,遇到性情开朗的,总会有雨过天晴的一天,遇到孤僻内向的,也许会一直耿耿于怀。邻里之间,也难免会有口角,这时,多体谅、放宽心的处事态度则会为良好的关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一笔。
  有一位局长的邻居喜欢计较些小事,一日,她发现局长夫人手提的小筐与自家的相似,而自己的小筐又于几日前不见了,就问局长夫人是否错拿了自己的筐。局长夫人虽知真相并非如此,但也了解邻居的脾气,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笑眯眯地把筐送给了邻居。后来,邻居又发现自己的那个筐,十分抱歉地将筐还给局长夫人,而她仍是笑嘻嘻地说了句:“不是你的,那我就拿走了。”
  这位局长夫人把握关系的分寸是十分合适的,关键不在于那个筐到底是谁的,而在于多用一份心思,多体谅别人,做到恰到好处,邻居自然而然地会接受自己。和美的邻里关系是靠自己点滴用心积累而成,何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让自己多为他们想一些。体谅别人并不难做过。在争夺小利小惠时,难免伤了邻居和气,而我们更应该放宽眼光,远望才能有更多收获。古语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为了有和美的邻里关系,更不必对小事斤斤计较,多为邻居想一点,你会拥有灿烂而愉快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邻居间互相帮助的事情很多。比如有的邻居工作和学习很忙,时间比较紧,或家中人手少,有孩子拖累,你要是上街买,不妨主动问一下邻居买什么菜,顺便帮邻居买回来。有的邻居有客人来访,而碰巧家中无人,在弄清对方身份的前提下,或请客人留张纸条,或将客人引人自己家中稍候。如果客人给邻居带有礼品,可代为收下,等到邻居回来时,再将纸条和礼品一并交给邻居。如果邻居家有人患病,要表示慰问,并主动帮助请医生或护送住院。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主动协助护理,帮助照顾家里老人孩子,使邻居能安心治病。假如邻居国公出差,可以适当地应邀帮助照顾家里,诸如买粮、买煤等。邻居若是全家出了远门,也可帮助照看家,还要义务为邻居防火防盗。邻居如果发生了突发性困难,在钱粮和物品方面应主动帮助,以济邻居一时之难。邻居家里吵架生气,或遇到烦恼、伤心的事求助于你时,不应袖手旁观,应主动去劝解和开导。这样当你遇到困难时,大家也会帮助你。
  在邻居结束繁忙的一天,疲惫地归来时,也许只是一两句“下班了”“最近很忙吧”的简单问候就立刻让人倍感温馨。在许多时候,人们对自己很熟悉的人,并不注重礼节。其实有心人会认为适当的礼节是非常必要的。不但能使别人认为自己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这样的“礼”并非见面鞠躬等正统大礼,只须融入一点关心,诚心诚意地说上一两句就足够了。你会发现,这点很容易做,也有很好的效果。
  关于“礼”学,还有另外的说法。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今天,何不与邻家共同分享一些快乐?
  送给邻家的东西不必是稀世古玩,也无须是鹿茸人参,只要一些地方土特产或自己烹调的美味食品就足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太贵重的东西,邻家通常会认为是有求于他,不敢接受,而家常小菜就要单纯得多,邻居会认为,你很热心待客,与你的接触容易也自然的多,和美的邻里关系就不难形成了。

  4.以信任增进感情

  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往往对别人的信任度减弱,自然地,在人们之间筑起了玻璃墙。
  在事实上,信任别人也是处理邻里关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无论何时,人们总是对信任自己的人间有好感,总感到和他相处很容易也很快乐,他尊重自己,认为自己可以依赖,而人们也似乎从中了解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对于陌生家庭之间的相处也有同样的原理。想要相处得好一些,也必须有足够的信任度。
  这其中的信任并不等同于盲目信任,而是对邻居的能力、人品等方面的信任。
  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价值所在,都有闪光的一面,作为邻居,耍形成良好的关系网也必须信任别人。
  邻居会从你的信任中看到自己,这种良好印象的形成,已成为和美邻里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做到信任,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尊重。马斯诺的需求原理中有关于对“尊重”的需求,而这是比较高层次的需求,证明人们都渴望被尊重,这是不可忽视的一点。邻里之间也要有尊重可言。不论你是平民百姓,还是“居高官,享厚禄”的人,都应该尊重别人,同时,尊重别人也相当于尊重自己。
  在处理邻里关系上,具体的做法是看到邻家的长处,尊重邻居的意、看法,结成和美的关系网。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不但意识中要有“尊重”这两个字的概念,还要有心地让自己去做到这一点,这样才能把握住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们都有自尊心,只有当自尊心受到别人的尊重时,才会以此为基础,产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尊重必须要表现在行动上。在现实生活中,与邻居接触的时候不少,在一起聊聊家常,或互相帮助时,都可以借此来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只要把握相应的时机,表现出适当的尊重,一定会促进与邻里感情加深。
  表现自己对邻居的信任感还可以是:接受、采纳邻里的意见。与邻居相处,自然会发生一些事,影响彼此的生活。对于邻居正确的、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应该持有积极的态度,分析之后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存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改正,促进彼此间的和睦相处。
  这种做法才是可取的,并能增进感情。
  有一对年轻夫妇与一对己过“银婚’”的思爱夫妻成为邻居。年轻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大家一起又玩又跳常常高唱卡拉OK,而老年夫妻生活好静,老爷爷喜欢浇浇花,或坐在灯下看一两本书,老奶奶就看看电视,或早早地躺下休息。年轻夫妇很懂礼貌,每次出去游玩不忘记给邻居家带点特产或别的东西,逢年过节,也会把老人叫到自己温馨别致的小屋中,做几个好菜,像模像样地吃一顿,但年轻夫妇总觉得两位老人与他们相处,隐隐有些不愉快。一天老爷爷叫年轻小伙子去他家,一进他家,就进入了十分安静的环境里,老爷爷有些犹豫地说出了些看法,就是关于他们家有时太吵,影响到邻里的休息问题。而又认为两家挺和睦,担心说给年轻人听会因此而有什么不愉快。
  年轻人听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忽略了这一点,但并没因此生气或闹情绪,只是笑着对老人家说:“您早说就好了。”从那以后,两家的关系尤如一家,先前的不愉快也烟消云散。
  年轻人的成功之处在于欣然接受了意见,这成为和美邻里关系的一条纽带,联系着彼此,并以诚信相待,再古板刻薄的人,也会容易相处。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