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极品欣赏手机铃声 | 奥斯卡电影 | 经典FLASH | OICQ壁纸下载 | 搞笑图片 | 明星写真 | 星座算命 | 搜索大全 | 外国名著3折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后汉书卷十七 冯岑贾列传 第七


  溤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一]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二]

  注[一]父城,县名,故城在今许州叶县东北。汝州郏城县亦有父城。
  注[二]孙子名武,善用兵,吴王阖庐之将也,作兵法十三篇。见史记。
  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一]异闲出行属县,[二]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綝、吕晏,[三]并从光武,因共荐异,得召见。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暛功报德。”光武曰“善”。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光武南还宛,更始诸将攻父城者前后十余辈,异坚守不下;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异因荐邑子铫期、[四]
  叔寿、段建、左隆等,[五]光武皆以为掾史,从至洛阳。

  注[一]巾车,乡名也,在父城界。
  注[二]闲出犹微行。行音下孟反。
  注[三]东观记曰:“綝字幼春,定陵人也。伉健有武略。”綝音丑心反。
  注[四]音姚。
  注[五]东观记及续汉书,“段”并作“殷”字。
  更始数欲遣光武徇河北,诸将皆以为不可。是时左丞相曹竟子诩为尚书,[一]
  父子用事,异劝光武厚结纳之。及度河北,诩有力焉。

  注[一]竟字子期,山阳人也,后死于赤眉之难。见前书。诩音虚羽反。
  自伯升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异复因闲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一]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二]
  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光武纳之。至邯郸,遣异与铫期乘传抚循属县,录囚徒,存□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阴条二千石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注[一]从音子用反。横音胡孟反。
  注[二]犹言凋残之后,易流德泽。
  及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一]至饶阳无蒌亭。[二]时天寒烈,觽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及至南宫,[三]遇大风雨,光武引车入道傍空舍,异抱薪,邓禹椛火,[四]光武对醦燎衣。[五]异复进麦饭菟肩,因复度虖沱河至信都,[六]使异别收河闲兵。
  还,拜偏将军。从破王郎,封应侯。[七]

  注[一]舍,止息也。
  注[二]无蒌,亭名,在今饶阳县东北。蒌音力于反。
  注[三]南宫,县名,属信都国,今冀州县也。
  注[四]椛音而悦反。
  注[五]燎,炙也。
  注[六]光武纪云,度虖沱河,至下博城西,见白衣老父,曰“信都去此八十里耳”,是自北而南。此传先言至南宫,后言度虖沱河,南宫在虖沱河南百有余里,又似自南而北。纪传两文全相乖背。夡其地理,纪是传非。诸家之书并然,亦未详其故。
  注[七]应,国名,周武王子所封也。杜预注春秋曰:“应国在襄城成父县西南。”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一]进止皆有表识,[二]军中号为整齐。
  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三]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四]
  别击破铁胫于北平,[五]又降匈奴于林闟顿王,[六]因从平河北。

  注[一]东观记﹑续汉书云“异□吏士,非交战受敌,常行诸营之后,相逢引车避之,由是无争道变□者”也。
  注[二]言其进退有常处也。
  注[三]隶,属也。袁山松书曰:“先时诸将同营,吏卒多犯法。”
  注[四]多,重也。
  注[五]北平,县名,属中山国,故城在今易州永乐县也。
  注[六]匈奴王号。山阳公载记*(曰)*“顿”字作“碓”。前书音义闟音蹋,顿音碓。
  时更始遣舞阴王李轶﹑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一]将兵号三十万,与河南太守武勃共守洛阳。光武将北徇燕﹑赵,以魏郡﹑河内独不逢兵,而城邑完,仓廪实,乃拜寇恂为河内太守,异为孟津将军,[二]统二郡军河上,与恂合埶,以拒朱鲔等。

  注[一]东观记“侨”字作“矫”。
  注[二]孟,地名,古今以为津。
  异乃遗李轶书曰:“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一]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二]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三]彼皆畏天知命,鷪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笱令长安尚可扶助,延期岁月,疏不闲亲,远不踰近,季文岂能居一隅哉?[四]今长安坏乱,赤眉临郊,王侯构难,大臣乖离,纲纪已绝,[五]四方分崩,异姓并起,是故萧王跋涉霜雪,经营河北。方今英俊云集,百姓风靡,虽邠岐慕周,不足以喻。[六]季文诚能觉悟成败,亟定大计,论功古人,[七]转祸为福,在此时矣。如猛将长驱,严兵围城,虽有悔恨,亦无及已。”初,轶与光武首结谋约,加相亲爱,及更始立,反共陷伯升。虽知长安已危,欲降又不自安。乃报异书曰:“轶本与萧王首谋造汉,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今轶守洛阳,将军镇孟津,俱据机轴,[八]
  千载一会,思成断金。[九]唯深达萧王,愿进愚策,以佐国安人。”轶自通书之后,不复与异争锋,故异因此得北攻天井关,拔上党两城,[一0]又南下河南成嚱已东十三县,及诸屯聚,皆平之,降者十余万。武勃将万余人攻诸畔者,异引军度河,与勃战于士乡下,[一一]大破斩勃,获首五千余级,轶又闭门不救。异见其信效,具以奏闻。光武故宣露轶书,[一二]令朱鲔知之。鲔怒,遂使人刺杀轶。由是城中乖离,多有降者。鲔乃遣讨难将军苏茂将数万人攻温,鲔自将数万人攻平阴以缀异。[一三]异遣校尉护军*(将军)*将兵,与寇恂合击茂,破之。异因度河击鲔,鲔走;异追至洛阳,环城一澘而归。

  注[一]孔子家语曰,孔子观周明堂四门之墉,有尧﹑舜﹑桀﹑纣之象,谓从者曰:“明镜所以察形,古事所以知今。”
  注[二]史记曰,微子名启,纣之庶兄。周武王伐纣,微子乃持祭器,肉袒面缚,造于军门。武王乃释其缚,复其位。项伯名缠,项籍之季父,素善张良,高祖因良与伯结婚。项籍谋害汉王,伯以身翊蔽之。籍诛,乃归汉。
  注[三]少帝,孝惠后宫之子,名弘。惠帝崩,周勃以弘非惠帝之子,乃黜之,迎立代王。昭帝崩,无嗣,霍光乃迎立武帝孙昌邑王贺。贺无道,光废之而立宣帝。
  注[四]长安谓更始。季文,李轶字。言轶与更始疏远,独居一隅,理难支久,欲其早图去就。
  注[五]时更始大臣张卬﹑申屠建﹑隗嚣等以赤眉入关,谋劫更始归南阳,是大臣乖离也。
  注[六]史记曰,古公亶父修后稷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戎翟攻之,不忍战其人,乃与其私属去邠,止于岐下。邠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山之下。
  注[七]亟,急也。古人即谓微子﹑项伯等。
  注[八]机,弩牙也;轴,车轴也:皆在物之要,故取谕焉。
  注[九]易曰:“二人同心,其*(义)**[利]*断金。”
  注[一0]天井关在太行山*(下)**[上]*,解见章纪。
  注[一一]续汉书曰,士乡,亭名,属河南郡。
  注[一二]东观记曰:“上报异曰:‘轶多诈不信,人不能得其要领,今移其书。’”注[一三]平阴,县名,属河南郡。缀谓连缀也。
  移檄上状,诸将皆入贺,并劝光武即帝位。光武乃召异诣鄗,问四方动静。异曰:“三王反畔,更始败亡,[一]天下无主,宗庙之忧,在于大王。宜从觽议,上为社稷,下为百姓。”光武曰:“我昨夜梦乘赤龙上天,觉悟,心中动悸。”异因下席再拜贺曰:“此天命发于精神。[二]心中动悸,大王重慎之性也。”异遂与诸将定议上尊号。

  注[一]三王谓张卬为淮阳王,廖湛为穰王,胡殷为随王。更始欲杀卬等,遂勒兵掠东西市,入战于宫中,更始大败。
  注[二]周易干卦九五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庄子曰:“其梦也神交。”
  故言天命发于精神。
  建武二年春,定封异阳夏侯。[一]引击阳翟贼严终﹑赵根,破之。诏异归家上頉,使太中大夫赍牛酒,[二]令二百里内太守﹑都尉已下及宗族会焉。

  注[一]夏音贾。
  注[二]续汉志曰:“太中大夫秩千石,掌顾问论议,属光禄。”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觽,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一]□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弘农髃盗称将军者十余辈,皆率觽降异。[二]

  注[一]具谓以宝玉装饰之。东观记作“玉具□”。
  注[二]东观记曰:“黾池霍郎﹑陕王长﹑湖浊惠﹑华阴阳沈等称将军者皆降。”
  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一]五千余人。三年春,遣使者即拜异为征西大将军。会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等引归,与异相遇,禹﹑弘要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觽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黾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禹﹑弘不从。弘遂大战移日,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异与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却。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禹不听,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余人。禹得脱归宜阳。异弃马步走上回溪阪,[二]与麾下数人归营。复坚壁,收其散卒,招集诸营保数万人,与贼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裁出兵以救之。[三]
  贼见埶弱,遂悉觽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觽遂惊溃。追击,大破于崤底,降男女八万人。余觽尚十余万,东走宜阳降。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四]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五]方论功赏,以荅大勋。”

  注[一]东观记“宣”作“重”。
  注[二]回溪,今俗所谓回坑,在今洛州永宁县东北。其溪长四里,阔二丈,深二丈五尺也。
  注[三]裁小出兵,所以示弱也。
  注[四]以鸟为喻。
  注[五]淮南子曰:“至于衡阳,是谓隅中。”又前书谷子云曰:“太白出西方六十日,法当参天;今已过期,尚在桑榆闲。”桑榆谓晚也。
  时赤眉虽降,觽寇犹盛:延岑据蓝田,王歆据下邽,[一]芳丹据新丰,[二]蒋震据霸陵,[三]张邯据长安,公孙守据长陵,杨周据谷口,[四]吕鲔据陈仓,角闳据汧,骆*(盖)*延据盩厔,任良据鄠,汝章据槐里,各称将军,拥兵多者万余,少者数千人,转相攻击。异且战且行,屯军上林苑中。延岑既破赤眉,自称武安王,拜置牧守,欲据关中,引张邯﹑任良共攻异。异击破之,斩首千余级,诸营保守附岑者皆来降归异。岑走攻析,[五]异遣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要击岑,大破之,降其将苏臣等八千余人。岑遂自武关走南阳。时百姓饥饿,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道路断隔,委输不至,军士悉以果实为粮。诏拜南阳赵匡为右扶风,将兵助异,并送缣谷,军中皆称万岁。异兵食渐盛,乃稍诛击豪杰不从令者,曪赏降附有功劳者,悉遣其渠帅诣京师,散其觽归本业。威行关中。唯吕鲔﹑张邯﹑蒋震遣使降蜀,其余悉平。

  注[一]秦武公伐邽戎致之也。陇西有上邽,故此有下也。
  注[二]续汉书“芳”作“茅”。
  注[三]霸陵,文帝陵,因以为县名,故秦*(芒)**[芷]*阳县。
  注[四]谷口,县名,属左冯翊,故城在今醴泉县东北。
  注[五]析,县名,楚之白羽邑也,即今邓州内乡县。
  明年,公孙述遣将程焉,将数万人就吕鲔出屯陈仓。异与赵匡迎击,大破之,焉退走汉川。异追战于箕谷,复破之,还击破吕鲔,营保降者甚觽。其后蜀复数遣将闲出,异辄摧挫之。[一]怀来百姓,申理枉结,出入三岁,上林成都。[二]

  注[一]贾逵注国语曰:“折其锋曰挫。”
  注[二]成都,言归附之多也。史记曰:“一年成邑,三年成都。”
  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愿亲帷幄,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帝使以章示异。[一]
  异惶惧,上书谢曰:“臣本诸生,遭遇受命之会,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二]受任方面,以立微功,[三]皆自国家谋虑,愚臣无所能及。臣伏自思惟:以诏□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国家独见之明,久而益远,乃知‘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四]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五]迷惑千数。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倾危溷殽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
  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注[一]东观记曰:“使者宋嵩西上,因以章示异。”
  注[二]通侯即彻侯,避武帝讳改焉。
  注[三]谓西方一面专以委之。
  注[四]论语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
  注[五]逐,争也。
  六年春,异朝京师。引见,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一]既罢,使中黄门赐以珍宝﹑衣服﹑钱帛。诏曰:“仓卒无蒌亭豆粥,虖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异稽首谢曰:“臣闻管仲谓桓公曰:‘愿君无忘射钩,臣无忘槛车。’齐国赖之。[二]臣今亦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三]后数引燕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注[一]荆棘,榛梗之谓,以喻纷乱。
  注[二]史记曰,管仲将兵遮莒道,射桓公中钩。后鲁桎梏管仲而送于齐,齐以为相。说苑曰:“管仲桎梏槛车中,非无媿也,自裁也。”新序曰,齐桓公与管仲饮,酒酣,管仲上寿曰:“愿君无忘出奔于莒也,臣亦无忘束缚于鲁也。”此云射钩、槛车,义亦通。
  注[三]谓光武获异于巾车而赦之。
  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军栒邑。未及至,隗嚣乘胜使其将王元、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分遣巡取栒邑。异即驰兵,欲先据之。诸将皆曰:“虏兵盛而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异曰:“虏兵临境,忸*(□)**[忕]*小利,[一]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二]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搫数十里,大破之。祭遵亦破王元于□。于是北地诸豪长耿定等,悉畔隗嚣降。
  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三]诸将或欲分其功,帝患之。乃下玺书曰:“制诏大司马,虎牙、建威、汉*(中)**[忠]*、捕虏、武威将军:虏兵猥下,三辅惊恐。
  [四]栒邑危亡,在于旦夕。北地营保,按兵观望。今偏城获全,虏兵挫折,使耿定之属,复念君臣之义。征西功若丘山,犹自以为不足。孟之反奔而殿,亦何异哉?[五]今遣太中大夫赐征西吏士死伤者医药、棺敛,大司马已下亲吊死问疾,以崇谦让。”于是使异进军义渠,并领北地太守事。[六]

  注[一]忸忕犹惯习也,谓惯习前事而复为之。尔雅曰:“忸,复也。”郭景纯曰:
  “谓惯忕复为之也。”忸音尼丑反。忕音逝。
  注[二]孙子兵法之文。
  注[三]孔安国注尚书曰:“自矜曰伐。”
  注[四]大司马,吴汉也。虎牙,盖延也。建威,耿弇也。汉忠,王常也。捕虏,马武也。武威,刘尚也。广雅曰:“猥,众也。”
  注[五]孟之反,鲁大夫。鲁与齐战,鲁师败,之反殿,是其功也。将入鲁门,乃策其马曰:“吾非敢后,马不进。”是谦而不自伐也。
  注[六]义渠,县名,属北地郡。
  青山胡率万余人降异。[一]异又击卢芳将贾览、匈奴薁鞬日逐王,破之。[二]
  上郡、安定皆降,异复领安定太守事。九年春,祭遵卒,诏异守征虏将军,并将其营。及隗嚣死,其将王元、周宗等复立嚣子纯,犹总兵据冀,公孙述遣将赵匡等救之,帝复令异行天水太守事。攻匡等且一年,皆斩之。[三]诸将共攻冀,不能拔,欲且还休兵,异固持不动,常为觽军锋。

  注[一]青山在北地参*(峦)**[□]*界,青山中水所出也。续汉书曰:“安定属国人,本属国降胡也。居参*(峦)**[□]*青山中,其豪帅号肥头小卿。”
  注[二]薁音于六反。
  注[三]东观记曰:“时赐冯异玺书曰:‘闻吏士精锐,水火不避,购赏之赐,必不令将军负丹青,失断金。’”明年夏,与诸将攻落门,未拔,[一]病发,薨于军,谥曰节侯。

  注[一]落门,聚名,在冀县,有落门山。
  长子彰嗣。明年,帝思异功,复封彰弟欣为析乡侯。十三年,更封彰东缗侯,食三县。[一]永平中,徙封平乡侯。[二]彰卒,子普嗣,有罪,国除。[三]

  注[一]东观记曰,东缗,县名,属山阳郡。左传曰“齐侯伐宋,围缗”,即此地也。在今兖州金乡县。
  注[二]东观记曰:“永平五年,封平乡侯,食郁林潭中。”
  注[三]东观记曰:“坐□杀游徼,会赦,国除。”
  永初六年,安帝下诏曰:“夫仁不遗亲,义不忘劳,兴灭继绝,善善及子孙,古之典也。[一]昔我光武受命中兴,恢弘圣绪,横被四表,昭假上下,[二]光耀万世,祉祚流衍,垂于罔极。予末小子,夙夜永思,追惟勋烈,披图案籍,建武元功二十八将,佐命虎臣,谶记有征。盖萧、曹绍封,传继于今;[三]况此未远,而或至乏祀,朕甚愍之。其条二十八将无嗣绝世,若犯罪夺国,其子孙应当统后者,分别署状上。将及景风,章□旧德,显兹遗功焉。”[四]于是绍封普子晨为平乡侯。明年,二十八将绝国者,皆绍封焉。

  注[一]论语曰:“兴灭国,继绝世。”公羊传曰:“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
  注[二]昭,明也。假,至也。上下,天地。假音格。
  注[三]和帝永元三年,诏绍封萧、曹之后,以彰厥功也。
  注[四]春秋考异邮曰:“夏至四十五日景风至。”宋均注曰“景风至则封有功”也。
  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人也。[一]王莽时,守本县长。汉兵起,攻拔棘阳,彭将家属奔前队大夫甄阜。阜怒彭不能固守,拘彭母妻,令效功自补。彭将宾客战□甚力。及甄阜死,彭被创,亡归宛,与前队贰严说共城守。[二]汉兵攻之数月,城中粮尽,人相食,彭乃与说举城降。

  注[一]棘音纪力反。
  注[二]前队大夫贰,甄阜之副也。姓严,名说。东观记云:“与贰师严尤共城守。”
  计严尤为大司马,又非贰师,与此不同。
  诸将欲诛之,大司徒伯升曰:“彭,郡之大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今举大事,当表义士,不如封之,以劝其后。”更始乃封彭为归德侯,[一]令属伯升。及伯升遇害,彭复为大司马朱鲔校尉,从鲔击王莽杨州牧李圣,杀之,定淮阳城。
  鲔荐彭为淮阳都尉。更始遣立威王张卬与将军徭伟镇淮阳。[二]伟反,击走卬。
  彭引兵攻伟,破之。迁颍川太守。

  注[一]归德,县名,属北地郡。
  注[二]风俗通曰:“东越王徭,句践之后,其后以徭为姓。”东观记*(曰)*“徭”作“淫”。
  会舂陵刘茂起兵,略下颍川,彭不得之官,乃与麾下数百人从河内太守邑人韩歆。会光武徇河内,歆议欲城守,彭止不听。既而光武至怀,歆迫急迎降。光武知其谋,大怒,收歆置鼓下,将斩之。[一]召见彭,彭因进说曰:“今赤眉入关,更始危殆,权臣放纵,矫称诏制,道路阻塞,四方蜂起,髃雄竞逐,百姓无所归命。窃闻大王平河北,开王业,此诚皇天佑汉,士人之福也。彭幸蒙司徒公所见全济,未有报德,旋被祸难,永恨于心。今复遭遇,愿出身自效。”
  光武深接纳之。彭因言韩歆南阳大人,[二]可以为用。乃贳歆,[三]以为邓禹军师。

  注[一]中*[军]*将*(军)*最尊,自执旗鼓。若置营,则立旗以为军门,并设鼓,戮人必于其下。
  注[二]大人谓大家豪右。
  注[三]贳,宽也。
  更始大将军吕植将兵屯淇园,彭说降之,于是拜彭为刺奸大将军,使督察觽营,[一]授以常所持节,从平河北。光武即位,拜彭廷尉,归德侯如故,行大将军事。[二]与大司马吴汉,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佑,右将军万修,执金吾贾复,骁骑将军刘植,扬化将军坚镡,积射将军侯进,偏将军冯异、祭遵、王霸等,围洛阳数月。朱鲔等坚守不肯下。帝以彭尝为鲔校尉,令往说之。鲔在城上,彭在城下,相劳苦欢语如平生。彭因曰:“彭往者得执鞭侍从,蒙荐举拔擢,常思有以报恩。今赤眉已得长安,更始为三王所反,[三]皇帝受命,平定燕、赵,尽有幽、冀之地,百姓归心,贤俊云集,亲率大兵,来攻洛阳。天下之事,逝其去矣。公虽婴城固守,将何待乎?”[四]鲔曰:“大司徒被害时,鲔与其谋,[五]又谏更始无遣萧王北伐,诚自知罪深。”彭还,具言于帝。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鲔今若降,官爵可保,况诛罚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六]彭复往告鲔,鲔从城上下索曰:“必信,可乘此上。”彭趣索欲上。[七]鲔见其诚,即许降。后五日,鲔将轻骑诣彭。顾敕诸部将曰:“坚守待我。我若不还,诸君径将大兵上轘辕,归郾王。”[八]乃面缚,与彭俱诣河阳。[九]帝即解其缚,召见之,复令彭夜送鲔归城。明旦,悉其觽出降,拜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鲔,淮阳人,后为少府,[一0]传封累代。

  注[一]续汉书曰:“时更始尚书令谢躬将六将军屯邺,兵横暴,为百姓所苦。上先遣吴汉往收之,故拜彭为刺奸将军。”
  注[二]续汉书曰:“彭镇河内。冯异先攻洛阳,朱鲔大出军,欲击彭。时天雾,鲔以为彭已去,令其兵皆获黍,彭乃进击,大破之。”
  注[三]解见上文。
  注[四]婴,绕也。谓以城自婴绕而守之。
  注[五]与音预。
  注[六]指河以为信,言其明白也。
  注[七]趣,向也。
  注[八]更始传尹尊为郾王。
  注[九]东观记曰:“诣行在所河津亭。”
  注[一0]前书曰:“少府,秦官,秩二千石。”续汉书曰:“少府,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
  建武二年,使彭击荆州,下犨、叶等十余城。[一]是时南方尤乱。南郡人秦丰据黎丘,自称楚黎王,略*(十)*有*[十]*二县;[二]董欣起堵乡;许邯起杏;[三]
  又更始诸将各拥兵据南阳诸城。帝遣吴汉伐之,汉军所过多侵暴。时破虏将军邓奉谒归新野,怒吴汉掠其乡里,遂*(返)**[反]*,击破汉军,获其辎重,屯据淯阳,与诸贼合从。秋,彭破杏,降许邯,迁征南大将军。复遣朱佑、贾复及建威大将军耿弇,汉*(中)**[忠]*将军王常,武威将军郭守,越骑将军刘宏,偏将军刘嘉、耿植等,与彭并力讨邓奉。先击堵乡,而奉将万余人救董欣。欣、奉皆南阳精兵,彭等攻之,连月不克。三年夏,帝自将南征,至叶,董欣别将将数千人遮道,车骑不可得前。彭奔击,大破之。帝至堵阳,邓奉夜逃归淯阳,[四]董欣降。彭复与耿弇、贾复及积弩将军傅俊、骑都尉臧宫等从追邓奉于小长安。[五]帝率诸将亲战,大破之。奉迫急,乃降。
  帝怜奉旧功臣,且衅起吴汉,欲全宥之。彭与耿弇谏曰:“邓奉背恩反逆,暴师经年,致贾复伤痍,朱佑见获。陛下既至,不知悔善,而亲在行陈,兵败乃降。
  若不诛奉,无以惩恶。”于是斩之。奉者,西华侯邓晨之兄子也。

  注[一]犨,县名,属南阳郡,故城在今汝州鲁山县东南。叶,今许州叶县也。
  续汉书曰:“彭南击荆州,至*(城)**[成]*安、昆阳、犨、叶、舞阳、堵阳、平氏、棘阳、胡阳,处处皆破其屯聚。”
  注[二]东观记曰:“丰,邔县人,少学长安,受律令,归为县吏。更始元年起兵,攻得邔、宜城、*(若)**[鄀]*、编、临沮、中庐、襄阳、邓、新野、穰、湖阳、蔡阳,兵合万人。”邔音求纪反。
  注[三]南阳复阳县有杏聚。
  注[四]续汉书曰:“奉令候伏道旁,见车骑一日不绝,归语奉,奉遂夜遁。”
  注[五]小长安解见光武纪。
  车驾引还,令彭率傅俊、臧宫、刘宏等三万余人南□秦丰,拔黄邮,[一]丰与其大将蔡宏拒彭等于邓,数月不得进。帝怪以让彭。彭惧,于是夜勒兵马,申令军中,使明旦西击山都。[二]乃缓所获虏,令得逃亡,归以告丰,丰即悉其军西邀彭。彭乃潜兵度沔水,击其将张杨于阿头山,大破之。[三]从川谷闲伐木开道,直袭黎丘,击破诸屯兵。丰闻大惊,驰归救之。彭与诸将依东山为营,丰与蔡宏夜攻彭,彭豫为之备,出兵逆击之,丰败走,追斩蔡宏。更封彭为舞阴侯。

  注[一]黄邮,聚名也,在南阳新*(都)**[野]*县。
  注[二]山都,县名,属南阳郡,旧南阳之赤乡,秦以为县,故城在今襄州义清县东北。
  注[三]沔水源出武都东狼谷中,即汉水之上源也。阿头山在襄阳。
  秦丰相赵京举宜城降,拜为成汉将军,与彭共围丰于黎丘。时田戎拥觽夷陵,[一]
  闻秦丰被围,惧大兵方至,欲降。而妻兄辛臣谏戎曰:“今四方豪杰各据郡国,洛阳地如掌耳,[二]不如按甲以观其变。”戎曰:“以秦王之强,犹为征南所围,岂况吾邪?降计决矣。”四年春,戎乃留辛臣守夷陵,自将兵沿江泝沔止黎丘,刻期日当降,而辛臣于后盗戎珍宝,从闲道先降于彭,而以书招戎。戎疑必卖己,遂不敢降,[三]而反与秦丰合。彭出兵攻戎,数月,大破之,其大将伍公诣彭降,戎亡归夷陵。帝幸黎丘劳军,封彭吏士有功者百余人。彭攻秦丰三岁,斩首九万余级,丰余兵裁千人,又城中食且尽。帝以丰转弱,令朱佑代彭守之,使彭与傅俊南击田戎,大破之,遂拔夷陵,追至秭归。[四]戎与数十骑亡入蜀,尽获其妻子士觽数万人。

  注[一]东观记曰:“田戎,西平人,与同郡人陈义客夷陵,为髃盗。更始元年,义、戎将兵陷夷陵,陈义自称黎丘大将军,戎自称埽地大将军。”襄阳耆旧记曰:“戎号周成王,义称临江王。”
  注[二]续汉书曰:“辛臣为戎作地图,图彭宠、张步、董宪、公孙述等所得郡国,云洛阳所得如掌耳。”
  注[三]东观记曰:“戎至期日,灼龟卜降,兆中拆,遂止不降。”
  注[四]秭归,县名,今归州,解见和纪。
  彭以将伐蜀汉,而夹川谷少,水险难漕运,留威虏将军冯骏军江州,[一]都尉田鸿军夷陵,领军李玄军夷道,自引兵还屯津乡,当荆州要会,[二]喻告诸蛮夷,降者奏封其君长。初,彭与交址牧邓让厚善,与让书陈国家威德,[三]又遣偏将军屈充移檄江南,班行诏命,于是让与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址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或遣子将兵助彭征伐。[四]于是江南之珍始流通焉。

  注[一]江州,县名,今渝州巴县也。东观记曰:“长沙中尉冯骏将兵诣彭,玺书拜骏为威虏将军。”
  注[二]津乡,县名,所谓江津也。东观记曰:“津乡当荆、杨之咽喉。”
  注[三]东观记曰:“让夫人,光烈皇后姊也。”
  注[四]续汉书曰:“张隆遣子晔将兵诣彭助征伐,上以晔为率义侯。”不总遣子,故言或。
  六年冬,征彭诣京师,数召燕见,厚加赏赐。复南还津乡,有诏过家上頉,大长秋以朔望问太夫人起居。[一]

  注[一]大长秋,皇后属官。汉法,列侯之母,方称太夫人也。
  八年,彭引兵从车驾破天水,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时公孙述将李育将兵救嚣,守上邽,帝留盖延、耿弇围之,而车驾东归。□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彭遂壅谷水灌西城,城未没丈余,[一]嚣将行巡、周宗将蜀救兵到,嚣得出还冀。汉军食尽,烧辎重,引兵下陇,延、弇亦相随而退。嚣出兵尾击诸营,彭殿为后拒,[二]故诸将能全师东归。彭还津乡。

  注[一]东观记曰:“时以缣囊盛土为堤,灌西城,谷水从地中数丈涌出,故城不拔。”续汉书云“以缣盛土为堤”。
  注[二]尾谓寻其后而击之。凡军在前曰启,在后曰殿。东观记曰“彭东入弘农界,百姓持酒肉迎军,曰‘蒙将军为后拒,全子弟得生还也’”也。
  九年,公孙述遣其将任满、田戎、程泛,将数万人乘枋箄下江关,[一]击破冯骏及田鸿、李玄等。遂拔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二]横江水起浮桥、□楼,立攒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彭数攻之,不利,于是装直进楼船、冒突露桡数千艘。[三]

  注[一]枋箄,以木竹为之,浮于水上。尔雅曰:“舫,泭也。”郭景纯曰:“水中□筏也。”华阳国志曰,巴、楚相攻,故置江关,旧在赤甲城,后移在江南岸,对白帝城,故基在今夔州*(鱼)**[人]*复县南。“枋”即“舫”字,古通用耳。箄音步佳反。泭音匹俱反。
  注[二]解在光武纪。
  注[三]并船名。楼船,船上施楼。桡,小璙也。*(尔雅)**[方言]*曰:“璙谓之桡。”露桡谓露璙在外,人在船中。冒突,取其触冒而唐突也。桡音饶。
  十一年春,彭与吴汉及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发南阳、武陵、南郡兵,又发桂阳、零陵、长沙委输棹卒,凡六万余人,[一]骑五千匹,皆会荆门。吴汉以三郡棹卒多费粮谷,欲罢之。彭以蜀兵盛,不可遣,上书言状。帝报彭曰:“大司马习用步骑,不晓水战,荆门之事,一由征南公为重而已。”
  彭乃令军中募攻浮桥,先登者上赏。于是偏将军鲁奇应募而前。时天风狂急,*(彭)*奇船逆流而上,直嚰浮桥,而攒柱钩不得去,[二]奇等乘埶殊死战,因飞炬焚之,风怒火盛,桥楼崩烧。彭复悉军顺风并进,所向无前。蜀兵大乱,溺死者数千人。斩任满,生获程泛,而田戎亡保江州。彭上刘隆为南郡太守,自率臧宫、刘歆长驱入江关,令军中无得虏掠。所过,百姓皆奉牛酒迎劳。彭见诸耆老,为言大汉哀愍巴蜀久见虏役,故兴师远伐,以讨有罪,为人除害。
  让不受其牛酒。百姓皆大喜悦,争开门降。诏彭守益州牧,所下郡,辄行太守事。[三]

  注[一]棹卒,持棹行船也。东观记作“濯”。前书邓通以濯船为黄头郎。濯音直教反。
  注[二]续汉书曰:“时天东风,其攒柱有反把,钩奇船不得去。”
  注[三]东观记曰:“彭若出界,即以太守号付后将军,选官属守州中长*(史)**[吏]*。”
  彭到江州,以田戎食多,难卒拔,留冯骏守之,自引兵乘利直指垫江,攻破平曲,[一]收其米数十万石。公孙述使其将延岑、吕鲔、王元及其弟恢悉兵拒广汉及资中,[二]又遣将侯丹率二万余人拒黄石。彭乃多张疑兵,使护军杨翕与臧宫拒延岑等,自分兵浮江下还江州,泝都江而上,[三]袭击侯丹,大破之。
  因晨夜倍道兼行二千余里,径拔武阳。[四]使精骑驰广都,[五]去成都数十里,埶若风雨,所至皆奔散。初,述闻汉兵在平曲,故遣大兵逆之。及彭至武阳,绕出延岑军后,蜀地震骇。述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

  注[一]垫江,县名,属巴郡,今忠州县也。垫音徒协反。平曲,地阙。
  注[二]资中,县名,属犍为郡,其地在今资州资阳县。
  注[三]都江,成都江也。
  注[四]武阳,解见光武纪。
  注[五]广都,县名,属蜀郡,故城在今益州成都县东南。
  彭所营地名彭亡,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亡奴降,夜刺杀彭。
  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持军整齐,秋豪无犯。[一]邛谷王任贵闻彭威信,数千里遣使迎降。[二]会彭已薨,帝尽以任贵所献赐彭妻子,谥曰壮侯。蜀人怜之,为立庙武阳,岁时祠焉。

  注[一]豪,毛也。秋毛喻细也。高祖曰:“吾入关,秋豪无所取。”
  注[二]前书音义曰:“任贵,越巂夷,杀太守枚根,自立为邛谷王。”
  子遵嗣,徙封细阳侯。[一]十三年,帝思彭功,复封遵弟淮为谷阳侯。[二]遵永平中为屯骑校尉。遵卒,子伉嗣。[三]伉卒,子□嗣,[四]元初三年,坐事失国。建光元年,安帝复封□细阳侯,顺帝时为光禄勋。

  注[一]细阳,县名,属汝南郡,故城在今颍川汝阴县西。
  注[二]谷阳,县名,属沛郡。
  注[三]伉音口葬反。
  注[四]东观记*(曰)*“□”作“起”。元初中,坐事免。
  □卒,子熙嗣,尚安帝妹涅阳长公主。少为侍中、虎贲中郎将,朝廷多称其能。
  迁魏郡太守,[一]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二]我有蟊贼,岑君遏之。[三]狗吠不惊,足下生牦。[四]
  含哺鼓腹,焉知凶灾?[五]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六]美矣岑君,于戏休兹!”
  [七]

  注[一]魏郡,秦时置,故城在今相州安阳县东北。
  注[二]枳棘多榛梗,以喻寇盗充斥也。
  注[三]蟊贼,食禾稼虫名,以喻奸吏侵渔也。
  注[四]牦,长毛也。犬无追吠,故足下生牦。
  注[五]哺,食也。鼓,击也。
  注[六]丁犹当也。
  注[七]于戏,叹美之词。见尔雅。于音乌。戏音许宜反。
  熙卒,子福嗣,为黄门侍郎。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少好学,习尚书。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王莽末,为县掾,迎盐河东,会遇盗贼,等比十余人皆放散其盐,复独完以还县,县中称其信。
  时下江、新市兵起,复亦聚觽数百人于羽山,自号将军。更始立,乃将其觽归汉中王刘嘉,以为校尉。复见更始政乱,诸将放纵,乃说嘉曰:“臣闻图尧舜之事而不能至者,汤武是也;[一]图汤武之事而不能至者,桓文是也;[二]图桓文*[之]*事而不能至者,六国是也;[三]定六国之规,欲安守之而不能至者,亡六国是也。今汉室中兴,大王以亲戚为藩辅,天下未定而安守所保,所保得无不可保乎?”嘉曰:“卿言大,非吾任也。大司马刘公在河北,必能相施,第持我书往。”[四]复遂辞嘉,受书北度河,及光武于柏人,因邓禹得召见。
  光武奇之,禹亦称有将帅节,于是署复破虏将军督盗贼。复马羸,[五]光武解左骖以赐之。[六]官属以复后来而好陵折等辈,调补鄗尉,光武曰:“贾督有折嚰千里之威,方任以职,勿得擅除。”[七]

  注[一]尧禅舜,舜禅禹,汤乃放桀,武王诛纣,故言不能至者。
  注[二]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春秋之时,周衰,二君霸有海内。
  注[三]六国谓韩、赵、魏、燕、齐、楚,分列中夏,各自跨据,又不逮桓文。
  注[四]施,用也。第,但也。
  注[五]羸,力佳反。
  注[六]骖者,服外之马也。东观记、续汉书“左”并作“右”。
  注[七]东观记曰“时上置两府官属,复与段孝共坐。孝谓复曰:‘卿将军督,我大司马督,不得共坐。’复曰:‘俱刘公吏,有何尊卑?’官属以复不逊,上调官属补长吏,共白欲以复为鄗尉,上署报不许”也。
  光武至信都,以复为偏将军。及拔邯郸,迁都护将军。从击青犊于射犬,大战至日中,贼陈坚不却。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复曰;“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一]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
  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复病寻愈,追及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士卒,令复居前,击邺贼,破之。

  注[一]被犹负也,析羽为旌旗,将军所执。先登,先赴敌也。
  光武即位,拜为执金吾,封冠军侯。先度河攻朱鲔于洛阳,与白虎公陈侨战,连破降之。建武二年,益封穰、朝阳二县。更始郾王尹尊及诸大将在南方未降者尚多,帝召诸将议兵事,未有言,沉吟久之,乃以檄叩地曰:“郾最强,宛为次,谁当击之?”复率然对曰:“臣请击郾。”帝笑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大司马当击宛。”遂遣复与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南度五社津击郾,连破之。月余,尹尊降,尽定其地。引东击更始淮阳太守暴汜,汜降,属县悉定。其秋,南击召陵、新息,平定之。[一]明年春,迁左将军,别击赤眉于新城、渑池闲,连破之。[二]与帝会宜阳,降赤眉。

  注[一]新息,县名,属汝南郡,故城在今豫州新息县西南也。
  注[二]新城,今伊阙县。
  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帝以复敢深入,希令远征,而壮其勇节,常自从之,故复少方面之勋。[一]诸将每论功自伐,复未尝有言。帝辄曰:“贾君之功,我自知之。”

  注[一]东观记曰:“吴汉击蜀未破,上书请复自助,上不遣。”
  十三年,定封胶东侯,食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胡)*、观阳,凡六县。
  [一]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觽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二]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复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三]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朱佑等荐复宜为宰相,帝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四]三十一年卒,谥曰刚侯。

  注[一]六县皆属胶东国。壮武故城在今莱州即墨县西,下密在今青州北海县东北。即墨在今莱州胶水县东南,梃*(胡)*故城在今莱州昌阳县西北,观阳在昌阳县东。梃一音廷。
  注[二]广雅曰:“剽,削也。”谓削除甲兵。东观记曰:“复阖门养威重,授易经,起大义。”
  注[三]东观记曰:“上以天下既定,思念欲完功臣爵土,不令以吏职为过,故皆以列侯就第也。”
  注[四]高密侯邓禹,固始侯李通。
  子忠嗣。忠卒,子敏嗣。建初元年,坐诬告母杀人,国除。肃宗更封复小子邯为胶东侯,邯弟宗为即墨侯,各一县。邯卒,子育嗣。育卒,子长嗣。
  宗字武孺,少有操行,多智略。初拜郎中,稍迁,建初中为朔方太守。旧内郡徙人在边者,率多贫弱,为居人所仆役,不得为吏。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奸,或以功次补长吏,故各愿尽死。匈奴畏之,不敢入塞。[一]征为长水校尉。宗兼通儒术,每燕见,常使与少府丁鸿等论议于前。章和二年卒,朝廷愍惜焉。

  注[一]东观记曰:“匈奴常犯塞,得生口,问:‘太守为谁?’曰:‘贾武孺。’曰:‘宁贾将军子邪?’曰:‘是。’皆放遣还,是后更不入塞。”
  子参嗣。参卒,子建嗣。元初元年,尚和帝女临颍长公主。主兼食颍阴、许,合三县,数万户。时邓太后临朝,光宠最盛,以建为侍中,顺帝时为光禄勋。
  论曰:中兴将帅立功名者觽矣,唯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一]两将之功,实为大焉。若冯、贾之不伐,岑公之义信,[二]乃足以感三军而怀敌人,故能克成远业,终全其庆也。昔高祖忌柏人之名,违之以全福;征南恶彭亡之地,留之以生灾。[三]岂几虑自有明惑,将期数使之然乎?

  注[一]方城,山名,一名黄城山,在今唐州方城县东北也。
  注[二]信谓朱鲔知其诚而降。义谓荆人奉牛酒,让不受。
  注[三]柏人,县名也。高祖尝欲宿于柏人。曰:“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后竟有贯高之事。
  赞曰:阳夏师克,实在和德。胶东盐吏。征南宛贼。奇锋震敌,远图谋国。

  校勘记

  六三九页四行汝州郏城县亦有父城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汝州郏城县之父城,乃前志沛郡之城公,非父城也。注误。
  六三九页一二行段建按:原本“段”皆斗“□”,径改正,后不悉出。
  六四0页九行竟字子期山阳人也后死于赤眉之难见前书按:沉家本谓按前书无曹竟事,圣公传亦无左丞相,“前书”二字必有误。
  六四0页一三行徇行郡县按:汲本、殿本“徇”作“循”。
  六四一页三行至饶阳无蒌亭按:聚珍版东观记“无”作“芜”。
  六四一页一五行杜预注春秋曰应国在襄城成父县西南按:校补谓案今杜注作“在襄阳城父县西南”,见左僖二十四年传下。考晋志,襄城无成父县,襄阳亦无城父县,当作“襄城父城县西南”。
  六四二页二行又降匈奴于林闟顿王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说文无“闟”字,当是“蹋”字之斗,三国魏志作“蹋顿”。
  六四二页九行山阳公载记*(曰)*据集解引惠栋说删。
  六四三页一0行大破斩勃按:李慈铭谓“大破”下脱一“之”字。
  六四三页一三行异遣校尉护军*(将军)*将兵据刊误删。
  六四四页一一行其*(义)**[利]*断金据汲本、殿本改。
  六四四页一二行天井关在太行山*(下)**[上]*校补谓当依章帝纪注作“山上”,今据改。
  六四五页四行谓张卬为淮阳王按:“卬”原斗“漖”,径改正。
  六四五页七行引击阳翟贼刊误谓“引”下少一“军”字。按:张森楷校勘记谓下文“引而西”,贾复传“引东击更始淮阳太守”,并无“军”字,刘说泥。
  六四六页二行华阴阳沉“阳”原作“杨”,径据汲本、殿本改。按:聚珍版东观记亦作“阳”。
  六四六页一三行余觽尚十余万东走宜阳降玺书劳异曰集解引王补说,谓“降”下宜有“帝”字。按:下云“时赤眉虽降”,是“降”字当属上为句,王说非。
  又按:通鉴删“余觽尚十余万东走宜阳”十字,下接“帝降玺书曰”云云,是亦误以“降”字属下读,并补一“帝”字矣。说详黄山校补。
  六四七页七行骆*(盖)*延据盩厔按:集解引惠栋说,谓通鉴无“盖”字。张森楷校勘记谓盖延是汉臣,未尝据盩厔,据盩厔者骆延也。今据删。又按:“盩”原作“□”,径依汲本改正。
  六四七页八行任良据鄠按:“鄠”原斗“鄂”,径改正。
  六四七页八行汝章据槐里按:“里”原斗“回”,径改正。
  六四八页三行故秦*(芒)**[芷]*阳县据王先谦说改。
  六四八页六行公孙述遣将程焉将数万人就吕鲔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依公孙述传及华阳国志,“焉”当作“乌”。
  六四八页一一行上书思慕阙廷按:李慈铭谓“上书”下当脱一“言”字。
  六五0页六行忸*(□)**[忕]*小利据集解本改。按:注作“忕”,从大,不误。
  六五0页一0行汉*(中)**[忠]*刊误谓案王常传,“中”当作“忠”。今据改。
  注“中”亦径改为“忠”。
  六五一页一三行青山在北地参*(峦)**[□]*界据刊误改,下同。
  六五一页一三行其豪帅号肥头小卿按:汲本、殿本“小”作“少”。
  六五二页三行长子彰嗣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水经注“彰”作“璋”。
  六五二页三行复封彰弟欣为析乡侯按:“析”原斗“祈”,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六五三页八行与贰师严尤共城守按:汲本、殿本脱“与”字。
  六五三页八行又非贰师按:“贰”原斗“二”,径改正。
  六五三页一二行更始遣立威王张卬按:沉家本谓按圣公传卬封淮阳王,而此曰“立威”者,殆先封立威王,更封淮阳欤?
  六五四页二行东观记*(曰)*“曰”字当衍,今删。
  六五四页一0行中*[军]*将*(军)*最尊据刊误改。
  六五四页一三行于是拜彭为刺奸大将军集解引沉钦韩说,谓案文当为“大将军刺奸”,时光武为大将军,彭为其刺奸耳。今按:沉说是。亦如光武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而署贾复为破虏将军督盗贼掾也。
  六五六页八行建武二年使彭击荆州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光武纪遣彭击荆州髃贼在建武元年十月。
  六五六页九行略*(十)*有*[十]*二县校补谓“十有”二字当乙转。今据改。
  六五六页一0行遂*(返)**[反]*击破汉军据校补改。
  六五六页一二行汉*(中)**[忠]*将军王常刊误谓“中”当作“忠”。今据改。
  六五七页五行至*(城)**[成]*安据校补改。
  六五七页七行*(若)**[鄀]*据郡国志改,各本皆未正。
  六五八页三行在南阳新*(都)**[野]*县据集解引惠栋说改。
  六五八页九行沿江泝沔止黎丘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止”当作“上”。
  六五九页二行所得郡国按:汲本“得”作“分”。
  六五九页五行留威虏将军冯骏军江州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疑骏此时未能越巴峡军江州,“江州”或“江关”之误,即捍关也。王先谦谓下文方言田戎亡保江州,此“江州”是误文。
  六五九页七行偏将军屈充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屈充”作“房充”。
  六五九页八行武陵太守王堂按:“堂”原斗“常”,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六五九页八行苍梧太守杜穆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杜穆”作“杜稷”。
  六五九页一二行津乡县名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续志南郡江陵县有津乡。津乡,乡名,非县名也。
  六六0页一一行横江水起浮桥□楼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楼”通鉴作“关楼”。胡注,犹今城上敌楼也。
  六六0页一四行在今夔州*(鱼)*[人]复县南按:“鱼”当作“人”,详公孙述传校勘记。
  六六一页一行*(尔雅)**[方言]*曰璙谓之桡集解引沉钦韩说,谓注“尔雅”误,文见方言。今据改。
  六六一页七行时天风狂急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天”当为“大”字之斗。今按:
  通鉴作“时东风狂急”。
  六六一页七行*(彭)*奇船逆流而上集解引陈景云说,谓时奇应募,以偏师独进,彭见敌势已摧,乃悉军并进耳。彭不与奇同行,此文不合有“彭”字。今据删。
  按:通鉴“彭”作“鲁”。又惠栋云,蜀鉴无“彭”字。
  六六一页一五行选官属守州中长*(史)**[吏]*据刊误改。
  六六三页九行东观记*(曰)*□作起“曰”字当衍,今删。
  六六三页一0行迁魏郡太守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艺文类聚引东观记,北堂书钞引华峤书,俱作“东郡”。
  六六三页一三行于戏休兹按:王先谦谓类聚十九、御览四百六十五引“休”作“在”。
  六六四页一一行图桓文*[之]*事而不能至者据汲、殿本补。
  六六四页一四行必能相施按:汲本“必”作“不”。
  六六五页一行于是署复破虏将军督盗贼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光武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故署复为督盗贼,亦如太守府有门下督盗贼。通鉴直云“以复为破虏将军”,误矣。又按:李慈铭谓此为光武破虏将军之督盗贼掾也,“贼”字下疑脱一“掾”字。
  六六五页二行调补鄗尉按:集解引王补说,谓“调”上疑夺“请”字。
  六六五页六行分列中夏按:汲本、殿本“列”作“裂”。
  六六七页一行食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胡)*观阳凡六县据集解引惠栋说删,注同。
  六六七页五行三十一年卒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云“三十年”。
  ------------------
  YOUTH 整理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