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极品欣赏网:手机铃声 | 电影下载 | 经典FLASH MTV | OICQ资料 | 幽默笑话 | 美女写真 | 星座命运 | 搜索大全 | 图书畅销榜 |
|
回目录 |
刘义庆 〔南朝.宋〕 中卷 方正第五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总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其见礼如此。 3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 4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使者徵摄甚急。淮使戎装,克日当发。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其母既亡;五子若殒,亦复无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5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6夏侯玄既被桎梏,时锺毓为廷尉,锺会先不与玄相知,因便狎之。玄曰:「虽复刑余之人,未敢闻命。」考掠初无一言,临刑东市,颜色不异。 7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8高贵乡公薨,内外喧哗。司马文王问侍中陈泰曰:「何以静之?」泰云:「唯杀贾充以谢天下。」文王曰:「可复下此不?」对曰:「但见其上,未见其下。」 9和峤为武帝所亲重,语峤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还,问何如。答曰:「皇太子圣质如初。」 10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雠,常背洛水而坐。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泗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11武帝语和峤曰:「我欲先痛骂王武子,然后爵之。」峤曰:「武子俊爽,恐不可屈。」帝遂召武子,苦责之,因曰:「知愧不?」武子曰:「『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它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疏。以此愧陛下。」 12杜预之荆州,顿七里桥,朝士悉祖。预少贱,好豪侠,不为物所许。杨济既名氏,雄俊不堪,不坐而去。须臾,和长舆来,问:「杨右卫何在?」客曰:「向来,不坐而去。」长舆曰:「必大夏门下盘马。」往大夏门,果大阅骑,长舆抱内车,共载归,坐如初。 13杜预拜镇南将军,朝士悉至,皆在连榻坐,时亦有裴叔则。羊稚舒后至,曰:「杜元凯乃复连榻坐客!」不坐便去。杜请裴追之,羊去数里住马,既而俱还杜许。 14晋武帝时,荀勖为中书监,和峤为令。故事,监、令由来共车。峤性雅正常疾勖谄谀。后公车来,峤便登,正向前坐,不复容勖。勖方更觅车,然后得去。监、令各给车,自此始。 15山公大儿着短□(巾合),车中倚。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行。时论乃云胜山公。 16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刘准横怒,遂与杖遣之。雄后为黄门郎,刘为侍中,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诣刘,再拜曰:「向受诏而来,而君臣之义绝,何如?」于是即去。武帝闻尚不和,乃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犹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臣于刘河内,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武帝从之。 17齐王□(冂内上八下口)为大司马,辅政,嵇绍为侍中,诣□(冂内上八下口)咨事。□(冂内上八下口)设宰会,召葛□(旗其换与)董艾等共论时宜。□(旗其换与)等白□(冂内上八下口):「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遂送乐器。绍推却不受,□(冂内上八下口)曰:「今日共为欢,卿何却邪?」绍曰:「公协辅皇室,令作事可法。绍虽官卑,职备常伯。操丝比竹盖乐官之事,不可以先王法服为伶人之业。今逼高命,不敢苟辞,当释冠冕,袭私服,此绍之心也。」□(旗其换与)等不自得而退。 18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王廷)。」士龙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 19羊忱性甚贞烈,赵王伦为相国,忱为太傅长史,乃版以参相国军事。使者卒至,忱深惧豫祸,不暇被马,于是帖骑而避。使者追之,忱善射,矢左右发,使者不敢进,遂得免。 20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王曰:「君不得为尔。」庾曰:「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21阮宣子伐社树,有人止之,宣子曰:「社而为树,伐树则社亡,树而为社,伐树则社移矣。」 22阮宣子论鬼神有无者。或以人死有鬼,宣子独以为无,曰:「今见鬼者,云着生时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复有鬼邪?」 23元皇帝既登阼,以郑后之宠,欲舍明帝而立简文。时议者咸谓:「舍长立少,既于理非伦,且明帝以聪明英断,益宜为储副。」周、王诸公并苦争肯切,唯刁玄亮独欲奉少主以阿帝旨。元帝便欲施行,虑诸公不奉诏,于是先唤周侯、丞相入,然后欲出诏付刁。周、王既入,始至阶头,帝逆遣传诏,遏使就东厢。周侯未悟,即却略下阶。丞相披拨传诏,径至御床前,曰:「不审陛下何以见臣?」帝默然无言,乃探怀中黄纸诏裂掷之。由此皇储始定。周侯方慨然愧叹曰:「我常自言胜茂弘,今始知不如也!」 24王丞相初在江左,欲结援吴人,请婚陆太尉。对曰:「培□(土娄)无松柏,薰莸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为乱伦之始。」 25诸葛恢大女儿适太尉庾亮儿,次女适徐州刺史羊忱儿。亮子被苏峻害,改适江□(彪下几为林)。恢儿娶邓攸女。于时谢尚书求其小女婚,恢乃云:「羊、邓是世婚,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不能复与谢裒儿婚。」及恢亡,遂婚。于是王右军往谢家看新妇,犹有恢之遗法:威仪端详,容服光整。王叹曰:「我在遣女裁得尔耳!」 26周叔治作晋陵太守,周侯、仲治往别,叔治以将别,涕泗不止。仲治恚之曰:「斯人乃妇女,与人别,唯啼泣!」便舍去。周侯独留,与饮酒言话,临别流涕,抚其背曰:「奴好自爱。」 27周伯仁为吏部尚书,在省内夜疾危急,时刁玄亮为尚书令,营救备亲好之至,良久小损。明旦,报仲智,仲智狼狈来。始入户,刁下床对之大泣,说伯仁昨危急之状。仲智手批之,刁为辟易于户侧。既前,都不问病,直云:「君在中朝,与和长舆齐名,那与佞人刁协有情?」迳便出。 28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藉。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29顾孟著常以酒劝周伯仁,伯仁不受。顾因移劝柱,而语柱曰:「讵可便作栋梁自遇。」周得之欣然,遂为衿契。 30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周伯仁为仆射,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帝大怒,还内,作手诏满一黄纸,遂付廷尉令收,因欲杀之。后数日,诏出周,群臣往省之。周曰:「近知当不死,罪不足至此。」 31王大将军当下,时咸谓无缘尔。伯仁曰:「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且人臣安得称兵以向朝廷?处仲狼抗刚愎,王平子何在?」 32王敦既下,住船石头,欲有废明帝意。宾客盈坐,敦知帝聪明,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不孝之状,而皆云:「温太真所说。温尝为东宫率,后为吾司马,甚悉之。」须臾,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曰:「皇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使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曰:「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33王大将军既反,至石头,周伯仁往见之。谓周曰:「卿何以相负?」对曰:「公戎车犯正,下官忝率六军,而王师不振,以此负公。」 34苏峻既至石头,百僚奔散,唯侍中锺雅独在帝侧。或谓锺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雠,何不用随时之宜、而坐待其弊邪?」锺曰:「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而各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将执简而进矣!」 35庾公临去,顾语锺后事,深以相委。锺曰:「栋折榱崩,谁之责邪?」庾曰:「今日之事,不容复言,卿当期克复之效耳!」锺曰:「想阁下不愧荀林父耳。」 36苏峻时,孔群在横塘,为匡术所逼。王丞相保存术,因众坐戏语,令术劝群酒,以释横塘之憾。群答曰:「德非孔子,厄同匡人。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37苏子高事平,王、庾诸公欲用孔廷尉为丹阳。乱离之后,百姓凋弊。孔慨然曰:「昔肃祖临崩,诸君亲临御床,并蒙眷识,共奉遗诏。孔坦疏贱,不在顾命之列。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于是拂衣而去,诸公亦止。 38孔车骑与中丞共行,在御道逢匡术,宾从甚盛。因往与车骑共语。中丞初不视,直云:「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术大怒,便欲刃之。车骑下车,抱术曰:「族弟发狂,卿为我宥之!」始得全首领。 39梅颐尝有惠于陶公,后为豫章太守,有事,王丞相遣收之。侃曰:「天子富于春秋,万机自诸侯出,王公既得录,陶公何为不可放!」乃遣人于江口夺之。颐见陶公,拜,陶公止之。颐曰:「梅仲真膝,明日岂可复屈邪?」 40王丞相作女伎,施设床席。蔡公先在坐,不说而去,王亦不留。 41何次道、庾季坚二人并为元辅。成帝初崩,于时嗣君未定。何欲立嗣子,庾及朝议以外寇方强,嗣子冲幼,乃立康帝。康帝登阼,会群臣,谓何曰:「朕今所以承大业,为谁之议?」何答曰:「陛下龙飞,此是庾冰之功,非臣之力。于时用微臣之议,今不睹盛明之世。」帝有惭色 42江仆射年少,王丞相呼与共棋。王手尝不如两道许,而欲敌道戏,试以观之。江不即下。王曰:「君何以不行?」江曰:「恐不得尔。」傍有客曰:「此年少戏乃不恶。」王徐举首曰:「此年少,非唯围棋见胜。」 43孔君平疾笃,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为之流涕。庾既下床,孔慨然曰:「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庾闻,回谢之,请其话言。 44桓大司马诣刘尹,卧不起。桓弯弹弹刘枕,丸迸碎床褥间。刘作色而起曰:「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桓甚有恨容。 45后来年少,多有道深公者。深公谓曰:「黄吻年少,勿为评论宿士。昔尝与元明二帝、王庾二公周旋。」 46王中郎年少时,江□(彪几换林)为仆射,领选,欲拟之为尚书郎。有语王者,王曰:「自过江来,尚书郎正用第二人,何得拟我!」江闻而止。 47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48孙兴公作庾公诔,文多托寄之辞。既成,示庾道恩,庾见,慨然送还之,曰:「先君与君,自不至于此。」 49王长史求东阳,抚军不用。后疾笃,临终,抚军哀叹曰:「吾将负仲祖于此,命用之。」长史曰:「人言会稽王痴,真痴。」 50刘简作桓宣武别驾,后为东曹参军,颇以刚直见疏。尝听讯,简都无言。宣武问:「刘东曹何以不下意?」答曰:「会不能用。」宣武亦无怪色。 51刘真长、王仲祖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识小人贻其餐,肴案甚盛,真长辞焉。仲祖元:「聊以充虚,何苦辞?」真长曰:「小人都不可与作缘。」 52王修龄尝在东山甚贫乏。陶胡奴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直答语「王修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 53阮光禄赴山陵,至都,不往殷、刘许,过事便还。诸人相与追之。阮亦知时流必当逐己,乃遄疾而去,至方山不相及。刘尹时为会稽,乃叹曰:「我入,当泊安石渚下耳,不敢复近思旷傍。伊便能捉杖打人,不易。」 54王、刘与桓公共至覆舟山看。酒酣后,刘牵脚加桓公颈,桓公甚不堪,举手拨去。既还,王长史语刘曰:「伊讵可以形色加人不?」 55桓公问桓子野:「谢安石料万石必败,何以不谏?」子野答曰:「故当出于难犯耳。」桓作色曰:「万石挠弱凡才,有何严颜难犯!」 56罗君章曾在人家,主人令与坐上客共语,答曰:「相识已多,不烦复尔。」 57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见诸谢皆富贵,轰隐交路,叹曰:「此复何异王莽时?」 58王文度为桓公长史时,桓为儿求王女,王许咨蓝田。既还,蓝田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着膝上。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蓝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恶见,文度已复痴,畏桓温面?兵,那可嫁女与之!」文度还报温云:「下官家中先得婚处。」桓公曰:「吾知矣,此尊府君不肯耳。」后桓女遂嫁文度儿。 59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60谢公闻羊绥佳,致意令来,终不肯诣。后绥为太学博士,因事见谢公,公即取以为主簿。 61王右军与谢公诣阮公,至门,语谢:「故当共推主人。」谢曰:「推人正自难。」 62太极殿始成,王子敬时为谢公长史,谢送版,使王题之,王有不平色,语信云:「可掷着门外。」谢后见王,曰:「题之上殿何若?昔魏朝韦诞诸人,亦自为也。」王曰:「魏祚所以不长。」谢以为名言。 63王恭欲请江庐奴为长史,晨往诣江,江犹在帐中。王坐,不敢即言。良久乃得及。江不应,直唤人取酒,自饮一碗,又不与王。王且笑且言:「那得独饮?」江曰:「卿亦复须邪?」更使酌与王。王饮酒毕,因得自解去。未出户,江叹曰:「人自量,固为难!」 64孝武问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风流秀出,臣不如恭,忠孝亦何可以假人!」 65王爽与司马太傅饮酒,太傅醉,呼王为「小子」。王曰:「亡祖长史,与简文皇帝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俪二宫。何小子之有?」 66张玄与王建武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许,范令二人共语。张因正坐敛衽,王孰视良久,不对。张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王之舅,乃让王曰:「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而使至于此,深不可解。」王笑曰:「张祖希若欲相识,自应见诣。」范驰报张,张便束带造之。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 雅量第六 1豫章太守顾劭,是雍之子。劭在郡卒。雍盛集僚属自围棋,外启信至,而无儿书,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宾客既散,方叹曰:「已无延陵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于是豁情散哀,颜色自若。 2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3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4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5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6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遗筒中笺布五端,戎虽不受,厚报其书。 7裴叔则被收,神气无变,举止自若。求纸笔作书,书成,救者多,乃得免。后位仪同三司。 8王夷甫尝属族人事,经时未行。遇于一处饮燕,因语之曰:「近属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举□(木累)掷其面。夷甫都无言,盥洗毕,牵王丞相臂,与共载去。在车中照镜,语丞相曰:「汝看我眼光,乃出牛背上。」 9裴遐在周馥所,馥设主人。遐与人围棋。馥司马行酒。遐正戏,不时为饮,司马恚,因曳遐坠地。遐还坐,举止如常,颜色不变,复戏如故。王夷甫问遐:「当时何得颜色不异?」答曰:「直是暗当故耳。」 10刘庆孙在太傅府,于时人士多为所构,唯庾子嵩纵心事外,无迹可间。后以其性俭家富,说太傅令换千万,冀其有吝,于此可乘。太傅于众坐中问庾,庾时颓然已醉,帻堕几上,以头就穿取。徐答云:「下官家故可有两娑千万,随公所取。」于是乃服。后有人向庾道此,庾曰:「可谓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11王夷甫与裴景声志好不同,景声恶欲取之,卒不能回。乃故诣王,肆言极骂,要王答己,欲以分谤。王不为动色,徐曰:「白眼儿遂作。」 12王夷甫长裴公四岁,不与相知。时共集一处,皆当时名士,谓王曰:「裴令令望何足计!」王便卿裴,裴曰:「自可全君雅志。」 13有往来者云:「庾公有东下意。」或谓王公:「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 14王丞相主簿欲检校帐下,公语主簿:「欲与主簿周旋,无为知人几案闲事。」 15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着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16许侍中、顾司空俱作丞相从事,尔时已被遇,游宴集聚,略无不同。尝夜至丞相许戏,二人欢极,丞相便命使入己帐眠。顾至晓回转,不得快孰。许上床便□(口台)台大鼾。丞相顾诸客曰:「此中亦难得眠处。」 17庾太尉风仪伟长,不轻举止,时人皆以为假。亮有大儿数岁,雅重之质,便自如此,人知是天性。温太真尝隐幔怛之,此儿神色恬然,乃徐跪曰:「君侯何以为此?」论者谓不减亮。苏峻时遇害。或云:「见阿恭,知元规非假。」 18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有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19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20过江初,拜官,舆饰供馔。羊曼拜丹阳尹,客来早者,并得佳设,日晏渐罄,不复及精,随客早晚,不问贵贱。羊固拜临海,竟日皆美供,虽晚至,亦获盛馔。时论以固之丰华,不如曼之真率。 21周仲智饮酒醉,□(目真)目还面谓伯仁曰:「君才不如弟,而横得重名!」须臾,举蜡烛火掷伯仁,伯仁笑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22顾和始为扬州从事,月旦当朝,未入,顷停车州门外。周侯诣丞相,历和车边,和觅虱,夷然不动。周既过,反还,指顾心曰:「此中何所有?」顾搏虱如故,徐应曰:「此中最是难测地。」周侯既入,语丞相曰:「卿州吏中有一令仆才。」 23庾太尉与苏峻战,败,率左右十余人乘小船西奔,乱兵相剥掠,射,误中舵工,应弦而倒,举船上咸失色分散。亮不动容,徐曰:「此手那可使着贼!」众乃安。 24庾小征西尝出未还,妇母阮是刘万安妻,与女上安陵城楼上。俄顷,翼归,策良马,盛舆卫。阮语女:「闻庾郎能骑,我何由得见?」妇告翼,翼便为于道开卤簿盘马,始两转,坠马堕地,意色自若。 25宣武与简文、太宰共载,密令人在舆前后鸣鼓大叫。卤簿中惊扰,太宰惶怖,求下舆,顾看简文,穆然清恬。宣武语人曰:「朝廷间故复有此贤。」 26王劭、王荟共诣宣武,正值收庾希家。荟不自安,逡巡欲去;劭坚坐不动,待收信还,得不定,乃出。论者以劭为优。 27桓宣武与郗超议芟夷朝臣,条牒既定,其夜同宿。明晨起,呼谢安、王坦之入,掷疏示之。郗犹在帐内。谢都无言,王直掷还,云:「多!」宣武取笔欲除,郗不觉窃从帐中与宣武言。谢含笑曰:「郗生可谓入幕宾也。」 28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29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阼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30谢太傅与王文度共诣郗超,日旰未得前。王便欲去,谢曰:「不能为性命忍俄顷?」 31支道林还东,时贤并送于征虏亭。蔡子叔前至,坐近林公;谢万石后来,坐小远。蔡暂起,谢移就其处。蔡还,见谢在焉,因合褥举谢掷地,自复坐。谢冠帻倾脱,乃徐起,振衣就席,神意甚平,不觉□(目真)沮。坐定,谓蔡曰:「卿奇人,殆坏我面。」蔡答曰:「我本不为卿面作计。」其后,二人俱不介意。 32郗嘉宾钦崇释道安德问,饷米千斛,修书累纸,意寄殷勤。道安答,直云:「损米。」愈觉有待之为烦。 33谢安南免吏部尚书,还东;谢太傅赴桓公司马,出西,相遇破冈。既当远别,遂停三日共语。太傅欲慰其失官,安南辄引以它端。遂信宿中涂,竟不言及此事。太傅深恨在心未尽,谓同舟曰:「谢奉故是奇士。」 34戴公从东出,谢太傅往看之。谢本轻戴,见,但与论琴书,戴既无吝色,而谈琴书愈妙。谢悠然知其量。 35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36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 37苻坚游魂近境,谢太傅谓子敬曰:「可将当轴,了其此处。」 38王僧弥、谢车骑共王小奴许集。僧弥举酒劝谢云:「奉使君一觞。」谢曰:「可尔。」僧弥勃然起,作色曰:「汝故是吴兴溪中钓碣耳!何敢□(亻舟)张!」谢徐抚掌而笑曰:「卫军,僧弥殊不肃省,乃侵陵上国也。」 39王东亭为桓宣武主簿,既承藉,有美誉,公甚欲其人地为一府之望。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即相贬笑,公曰:「不然。观其情貌,必自不凡,吾当试之。」后因月朝阁下伏,公于内走马直出突之,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动。名价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辅器也。」 40太元末,长星见,孝武心甚恶之。夜,华林园中饮酒,举杯属星云:「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 41殷荆州有所识,作赋,是束皙慢戏之流。殷甚以为有才,语王恭:「适见新文,甚可观。」便于手巾函中出之。王读,殷笑之不自胜;王看竟,亦不言好恶,但以如意帖之而已。殷怅然自失。 42羊绥第二子孚,少有俊才,与谢益寿相好。尝早往谢许,未食。俄而王齐、王睹来。既先不相识,王向席有不说色,欲使羊去。羊了不眄,唯脚委几上,咏瞩自若。谢与王叙寒温数语毕,还与羊谈赏,王方悟其奇,乃合共语。须臾食下,二王都不得餐,唯属羊不暇。羊不大应对之,而盛进食,食毕便退。遂苦相留,羊义不住,直云:「向者不得从命,中国尚虚。」二王是孝伯两弟。 识鉴第七 1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 2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3何晏、邓扬、夏侯玄并求傅嘏交,而嘏终不许。诸人乃因荀粲说合之,谓嘏曰:「夏侯太初一时之杰士,虚心于子,而卿意怀不可交。合则好成,不合则致隙。二贤若穆,则国之休。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傅曰:「夏侯太初志大心劳,能合虚誉,诚可谓利口覆国之人。何晏、邓扬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竹龠),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之,此三贤者,皆败德之人尔,远之犹恐罹祸,况可亲之邪?」后皆如其言。 4晋宣武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武修文,亲自临幸,悉召群臣。山公谓不宜尔,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遂究论,举坐无不咨嗟,皆曰:「山少傅乃天下名言。」后诸王骄汰,轻遘祸难。于是寇盗处处蚁合,郡国多以无备,不能制服,遂渐炽盛,皆如公言。时人以谓「山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理会」。王夷甫亦叹云:「公暗与道合。」 5王夷甫父□(义无丶),为平北将军,有公事,使行人论,不得。时夷甫在京师,命驾见仆射羊祜、尚书山涛。夷甫时总角,姿才秀异,叙致既快,事加有理,涛甚奇之。既退,看之不辍,乃叹曰:「生儿不当如王夷甫邪?」羊祜曰:「乱天下者,必此子也!」 6潘阳仲见王敦小时,谓曰:「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7石勒不知书,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刻印将授之,大惊曰:「此法当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8卫□(王介)年五岁,神衿可爱。祖太保曰:「此儿有异,顾我老,不见其大耳!」 9刘越石云:「华彦夏识能不足,强果有余。」 10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 11诸葛道明初过江左,自名道明,名亚王、庾之下。先为临沂令,丞相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 12王子平素不知眉子,曰:「志大其量,终当死坞壁间。」 13王大将军始下,杨朗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乘「中鸣云露车」迳前,曰:「听下官鼓音,一进而捷。」王先把其手曰:「事克,当相用为荆州。」既而忘之。以为南郡。王败后,明帝收朗,欲杀之。帝寻崩,得免。后兼三公,署数十人为官属。此诸人当时并无名,后皆被知遇。于时称其知人。 14周伯仁母冬至举酒赐三子曰:「吾本谓度江托足无所,尔家有相,尔等并罗列吾前,复何忧?」周嵩起,长跪而泣曰:「不如阿母言。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嵩性狼抗,亦不容于世;唯阿奴碌碌,当在阿母目下耳。」 15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16武昌孟嘉作庾太尉州从事,已知名。褚太傅有知人鉴,罢豫章,还过武昌,问庾曰:「闻孟从事佳,今在此不?」庾曰:「卿自求之。」褚眄睐良久,指嘉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庾大笑曰:「然。」于时既叹褚之默识,又欣嘉之见赏。 17戴安道年十余岁,在瓦官寺画。王长史见之,曰:「此童非徒能画,亦终当致名。恨吾老,不见其盛时耳!」 18王仲祖、谢仁祖、刘真长俱至丹阳墓所省殷扬州,殊有确然之志。既反,王、谢相谓曰:「渊源不起,当如苍生何?」深为忧叹。刘曰:「卿诸人真忧渊源不起邪?」 19小庾临终,自表以子园客为代。朝廷虑其不从命,未知所遣,乃共议用桓温。刘尹曰:「使伊去,必能克定西楚,然恐不可复制。」 20桓公将伐蜀,在事诸贤咸以李势在蜀既久,承藉累叶,且形据上流,三峡未易可克。唯刘尹云:「伊必能克蜀。观其蒲博,不必得,则不为。」 21谢公在东山畜妓,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 22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23韩康伯与谢玄亦无深好。玄北征后,巷议疑其不振。康伯曰:「此人好名,必能战。」玄闻之甚忿,常于众中厉色曰:「丈夫提千兵入死地,此事君亲故发,不得复云为名!」 24褚期生少时,谢公甚知之,恒云:「褚期生若不佳者,仆不复相士。」 25郗超与傅瑗周旋。瑗见其二子,并总发,超观之良久,谓瑗曰:「小者才名皆胜,然保卿家者,终当在兄。」即傅亮兄弟也。 26王恭随父在会稽,王大自都来拜墓,恭暂往墓下看之。为人素善,遂十余日方还。父问恭:「何故多日?」对曰:「与阿大语,蝉连不得归。」因语之曰:「恐阿大非尔之友,终乖爱好。」果如其言。 27车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马无忌之难,置郡于酆阴。是时胤十余岁,胡之每出,尝于篱中见而异焉。谓胤父曰:「此儿当致高名。」后游集,恒命之。胤长,又为桓宣武所知。清通于多士之世,官至选曹尚书。 28王忱死,西镇未定,朝贵人人有望。时殷仲堪在门下,虽局机要,资名轻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许。晋孝武欲拔亲近腹心,遂以殷为荆州。事定,诏未出,王□(王旬)问殷曰:「陕西何故未有处分?」殷曰:「已有人。」王历问公卿,咸云:「非。」王自计才地,必应任己。复问:「非我邪?」殷曰:「亦似非。」其夜,诏出用殷。王语所亲曰:「岂有黄门郎而受如此任!仲堪此举,乃是国之亡徵。」 赏誉第八 1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者器。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 2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 3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见许子政弱冠之时,叹曰:「若许子政者,有干国之器。正色忠謇,则陈仲举之匹;伐恶退不肖,范孟博之风。」 4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5锺士季目王安丰:「阿戎了了解人意。」谓裴公之谈,经日不竭。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于是用裴。 6王浚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锺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锺曰:「向二童何如?」锺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7谚曰:「后来领袖有裴秀。」 8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一曰:「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见锺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见傅兰硕,江□(广啬)靡所不有。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 9羊公还洛,郭奕为野王令。羊至界,遣人要之。郭便自往。既见,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郭太业!」复往羊许,小悉还,又叹曰:「羊叔子去人远矣!」羊既去,郭送之弥日,一举数百里,遂以出境免官。复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颜子!」 10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11羊长和父繇与太傅祜同堂相善,仕至车骑掾。早卒。长和兄弟五人,幼孤。祜来哭,见长和哀容举止,宛若成人,乃叹曰:「从兄不亡矣!」 12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13王戎目阮文业:「清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人。」 14武元夏目裴、王曰:「戎尚约,揩清通。」 15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石可)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16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17王汝南既除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于是显名,年二十八始宦。 18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 19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诸生。」陆曰:「公未睹不鸣不跃者耳!」 20有问秀才:「吴旧姓如何?」答曰:「吴府君圣王之老成,明时之俊(义无丶)。朱永长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九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衡、士龙鸿鹄之□(衮公换非)回,悬鼓之待槌。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钅且)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以谈论为英华,以忠恕为珍宝。著文章为锦绣,蕴五经为缯帛。坐谦虚为席荐,张义让为帷幕。行仁义为室宇,修道德为广宅。」 21人问王夷甫:「山巨源义理何如?是谁辈?」王曰:「此人初不肯以谈自居,然不读老、庄,时闻其咏,往往与其旨合。」 22洛中雅雅有三嘏:刘粹字纯嘏,宏字终嘏,漠字冲嘏,是亲兄弟,王安丰甥,并是王安丰女婿。宏,真长祖也。洛中铮铮冯惠卿,名荪,是播子。荪与邢乔俱司徒李胤外孙,及胤子顺并知名。时称「冯才清,李才明,纯粹邢。」 23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曰:「自昔诸人没已来,常恐微言将绝。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 24王太尉曰。「见裴令公精明朗然,笼盖人上,非凡识也。若死而可作,当与之同归。」或云王戎语。 25王夷甫自叹:「我与乐令谈,未尝不觉我言为烦。」 26郭子玄有俊才,能言老庄,庾□(凯几换攵)尝称之,每曰:「郭子玄何必减庾子嵩!」 27王平子目太尉:「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太尉答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 28太傅府有三才:刘庆孙长才,潘阳仲大才,裴景声清才。 29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藉子浑,器量弘旷;康子绍,清远雅正;涛子简,疏通高素;咸子瞻,虚夷有远志,瞻弟孚,爽朗多所遗;秀子纯、悌,并令淑有清流;戎子万子,有大成之风,苗而不秀;唯伶子无闻。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简亦见重当世。 30庾子躬有废疾,甚知名,家在城西,号曰:「城西公府。」 31王夷甫语乐令:「名士无多人,故当容平子知。」 32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泄水,注而不竭。」 33司马太傅府多名士,一时俊异。庾文康云:「见子嵩在其中,常自神王。」 34太傅东海王镇许昌,以王安期为记事参军,雅相知重。敕世子毗曰:「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或曰:「王、赵、邓三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谓安期、邓伯道、赵穆也。袁宏作名士传,直云王参军。或云赵家先犹有此本。 35庾太尉少为王眉子所知,庾过江,叹王曰:「庇其宇下,使人忘寒暑。」 36谢幼舆曰:「友人王眉子清通简畅,嵇延祖弘雅劭长,董仲道卓荦有致度。」 37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38庾太尉在洛下,问讯中郎,中郎留之云:「诸人当来。」寻温元甫、刘王乔、裴叔则俱至,酬酢终日。庾公犹忆刘、裴之才俊,元甫之清中。 39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在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余,声作锺声,言多慷慨。 40王长史是庾子躬之外孙,丞相目子躬云:「入理泓然,我已上人。」 41庾太尉目于中郎:「家从谈谈之许。」 42庾公目中郎:「神气融散,差如得上。」 43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 44时人目庾中郎:「善于托大,长于自藏。」 45王平子迈世有俊才,少所推服。每闻卫□(王介)言,辄叹息绝倒。 46王大将军与元皇表云:「舒风概简正,允作雅人,自多于邃,最是臣少所知拔。中间夷甫、澄见语:『卿知处明、茂弘。茂弘已有令名,真副卿清论;处明亲疏无知之者。吾常以卿言为意,殊未有得,恐已悔之?』臣慨然曰:『君以此试。顷来始乃有称者。』展常人正自患知之使过,不知使负实。」 47周侯于荆州败绩,还,未得用。王丞相与人书曰:「雅流宏器,何可得遗?」 48时人欲题目高坐而未能,桓廷尉以问周侯,周侯曰:「可谓卓朗。」桓公曰:「精神渊著。」 49王大将军称其儿云:「其神候似欲可。」 50卞令目叔向:「朗朗如百间屋。」 51王敦为大将军,镇豫章,卫□(王介)避乱,从洛投敦,相见欣然,谈话弥日。于时谢鲲为长史,敦谓鲲曰:「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复绝倒。」 52王平子与人书,称其儿「风气日上,足散人怀」。 53胡毋彦国吐佳言如屑,后进领袖。 54王丞相云:「刁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峰距。」 55大将军语右军:「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56世目周侯「嶷如断山」。 57王丞相召祖约夜语,至晓不眠。明旦有客,公头鬓未理,亦小倦。客曰:「公昨如是,似失眠。」公曰:「昨与士少语,遂使人忘疲。」 58王大将军与丞相书,称杨朗曰:「世彦识器理政,才隐明断。既为国器,且是杨侯淮之子。位望殊为陵迟,卿亦足与之处。」 59何次道往丞相许,丞相以麈尾指坐,呼何共坐曰:「来,来,此是君坐。」 60丞相治扬州廨舍,按行而言曰:「我正为次道治此尔!」何少为王公所重,故屡发此叹。 61王丞相拜司徒而叹曰:「刘王乔若过江,我不独拜公。」 62王蓝田为人晚成,时人乃谓之痴。王丞相以其东海子,辟为掾。常集聚,王公每发言,众人竞赞之;述于末坐曰:「主非尧、舜,何得事事皆是?」丞相甚相叹赏。 63世目杨朗:「沈审经断。」蔡司徒云:「若使中朝不乱,杨氏作公方未已。」谢公云:「朗是大才。」 64刘万安,即道真从子,庾公所谓「灼然玉举」。又云:「千人亦见,百人亦见。」 65庾公为护军,属桓廷尉觅一佳吏,乃经年。桓后遇见徐宁而知之,遂致于庾公,曰:「人所应有,其不必有;人所应无,己不必无,真海岱清士。」 66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67何次道尝送东人,瞻望见贾宁在后轮中,曰:「此人不死,终为诸侯上客。」 68杜弘治墓崩,哀容不称。庾公顾谓诸客曰:「弘治至羸,不可以致哀。」又曰:「弘治哭不可哀。」 69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稚恭为荒年谷。」庾家论云是文康称「恭为荒年谷,庾长仁为丰年玉。」 70世目「杜弘治标鲜,季野穆少。」 71有人目杜弘治「标鲜清令,盛德之风,可乐咏也。」 72庾公云:「逸少国举。」故庾倪为碑文云:「拔萃国举。」 73庾稚恭与桓温书称:「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义怀通乐,既佳,且足作友,正实良器,推此与君,同济艰不者也。」 74王蓝田拜扬州,主簿请讳,教云:「亡祖、先君,名播海内,远近所知;内讳不出于外。余无所讳。」 75萧中郎,孙承公妇父。刘尹在抚军坐,时拟为太常。刘尹云:「萧祖周不知便可作三公不?自此以还,无所不堪。」 76谢太傅未冠,始出西,诣王长史,清言良久。去后,苟子问曰:「向客何如尊?」长史曰:「向客□□(wei3wei3),为来逼人。」 77王右军语刘尹:「故当共推安石。」刘尹曰:「若安石东山志立,当与天下共推之。」 78谢公称蓝田:「掇皮皆真。」 79桓温行经王敦墓边过,望之云:「可儿!可儿!」 80殷中军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吾于之甚至,一时无所后。」 81王仲祖称殷渊源:「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 82王司州与殷中军语,叹云:「己之府奥,早已倾泻而见;殷陈势浩汗,众源未可得测。」 83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可谓金玉满堂。」林公曰:「金玉满堂,复何为简选?」王曰:「非为简选,直致言处自寡耳。」 84王长史道江道群:「人可应有,乃不必有;人可应无,己必无。」 85会稽孔沈、魏□(岂页)、虞球、虞存、谢奉并是四族之俊,于时之杰。孙兴公目之曰:「沈为孔家金,□(岂页)为魏家玉,虞为长、琳宗,谢为弘道伏。」 86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87刘尹每称王长史云:「性至通而自然有节。」 88王右军道谢万石「在风林中,为自遒上」,叹林公「器朗神俊」,道祖士少「风领毛骨,恐没世不复见如此人」,道刘真长「标云柯而不扶疏」。 89简文目庾赤玉:「省率治除」,谢仁祖云:「庾赤玉胸中无宿物。」 90庾中军道韩太常曰:「康伯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及其发言遣辞,往往有情致。」 91简文道王怀祖:「才既不长,于荣利又不淡;直以真率少许,便足对人多多许。」 92林公谓王右军云:「长史作数百语,无非德音,如恨不苦。」王曰:「长史自不欲苦物。」 93殷中军与人书,道谢万:「文理转遒,成殊不易。」 94王长史云:「江思悛思怀所通,不翅儒域。」 95许玄度送母,始出都,人问刘尹:「玄度定称所闻不?」刘曰:「才情过于所闻。」 96阮光禄云:「王家有三年少:右军、安期、长豫。」 97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98王长史叹林公:「寻微之功,不减辅嗣。」 99殷渊源在墓所几十年。于时朝野以拟管、葛,起不起,以卜江左兴亡。 100殷中军道右军:「清鉴贵要」。 101谢太傅为桓公司马。桓诣谢,值谢梳头,遽取衣帻。桓公云:「何烦此。」因下共语至暝。既去,谓左右曰:「颇曾见如此人不?」 102谢公作宣武司马,属门生数十人于田曹中郎赵悦子。悦子以告宣武,宣武云:「且为用半。」赵俄而悉用之,曰:「昔安石在东山,缙绅敦逼,恐不豫人事。况今自乡选,反违之邪?」 103桓宣武表云:「谢尚神怀挺率,少致民誉。」 104世目谢尚为「令达」。阮遥集云:「清畅似达。」或云:「尚自然令上。」 105桓大司马病。谢公往省病,从东门入。桓公遥望,叹曰:「吾门中久不见如此人!」 106简文目敬豫为「朗豫」。 107孙兴公为庾公参军,共游白石山,卫君长在坐。孙曰:「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庾公曰:「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亦不近。」孙遂沐浴此言。 108王右军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 109王长史云:「刘尹知我,胜我自知。」 110王、刘听林公讲,王语刘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复更听,王又曰「自是钵□(钅于)后王、何人也。」 111许玄度言:「琴赋所谓『非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刘尹其人;『非渊静者,不能与之闲止』,简文其人。」 112魏隐兄弟少有学义,总角诣谢奉。奉与语,大说之,曰:「大宗虽衰,魏氏已复有人。」 113简文云:「渊源语不超诣简至,然经纶思寻处,故有局陈。」 114初,法汰北来,未知名,王领军供养之。每与周旋,行来往名胜许,辄与俱。不得汰,便停车不行。因此名遂重。 115王长史与大司马书,道渊源「识致安处,足副时谈。」 116谢公云:「刘尹语审细。」 117桓公语嘉宾:「阿源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仪行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 118简文语嘉宾:「刘尹语末后亦小异,回复其言,亦乃无过。」 119孙兴公、许玄度共在白楼亭,共商略先往名达。林公既非所关,听讫,云:「二贤故自有才情。」 120王右军道东阳。「我家阿林,章清太出。」 121王长史与刘尹书,道渊源「触事长易。」 122谢中郎云:「王修载乐托之性,出自门风。」 123林公云:「王敬仁是超悟人。」 124刘尹先推谢镇西,谢后雅重刘,曰:「昔尝北面。」 125谢太傅称王修龄曰:「司州可与林泽游。」 126谚曰:「扬州独步王文度,后来出人郗嘉宾。」 127人问王长史江□(彪几换林)兄弟群从。王答曰:「诸江皆复足自生活。」 128谢太傅道安北:「见之乃不使人厌,然出户去,不复使人思。」 129谢公云:「司州造胜遍决。」 130刘尹云:「见何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 131谢太傅语真长:「阿龄于此事故欲太厉。」刘曰:「亦名士之高操者。」 132王子猷说:「世目士少为朗,我家亦以为彻朗。」 133谢公云:「长史语甚不多,可谓有令音。」 134谢镇西道敬仁:「文学镞镞,无能不新。」 135刘尹道江道群「不能言而能不言」。 136林公云:「见司州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终日忘疲。」 137世称「苟子秀出,阿兴清和。」 138简文云:「刘尹茗柯有实理。」 139谢胡儿作著作郎,尝作王堪传,不谙堪是何似人,咨谢公。谢公答曰:「世胄亦被遇。堪,烈之子。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安仁诗所谓『子亲伊姑,我父唯舅』。是许允婿。」 140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道无知,使伯道无儿。」 141谢公与王右军书曰:「敬和栖托好佳。」 142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 143谢公语王孝伯:「君家蓝田,举体无常人事。」 144许掾尝诣简文,尔时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襟情之咏,偏是许之所长。辞寄清婉,有逾平日。简文虽契素,此遇尤相咨嗟,不觉造膝,共叉手语,达于将旦。既而曰:「玄度才情,故未易多有许。」 145殷允出西,郗超与袁虎书云:「子思求良朋,托好足下,勿以开美求之。」世目袁为「开美」,故子敬诗曰:「袁生开美度。」 146谢车骑问谢公:「真长至峭,何足乃重?」答曰:「是不见耳!阿见子敬,尚使人不能已。」 147谢公领中书监,王东亭有事应同上省。王后至,坐促,王、谢虽不通,太傅犹敛膝容之。王神意闲畅,谢公倾目。还谓刘夫人曰:「向见阿瓜,故自未易有。虽不相关,正是使人不能已已。」 148王子敬语谢公:「公故萧洒。」谢曰:「身不萧洒,君道身最得,身正自调畅。」 149谢车骑初见王文度,曰:「见文度,虽萧洒相遇,其复□(忄音)□(忄音)竟夕。」 150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 151子敬与子猷书,道「兄伯萧索寡会,遇酒则酣畅忘反,乃自可矜。」 152张天锡世雄凉州,以力弱诣京师,虽远方殊类,亦边人之桀也。闻皇京多才,钦羡弥至。犹在渚住,司马著作往诣之。言容鄙陋,无可观听。天锡心甚悔来,以遐外可以自固。王弥有俊才美誉,当时闻而造焉。既至,天锡见其风神清令,言话如流,陈说古今,无不贯悉。又谙人物氏族,中来皆有证据。天锡讶服。 153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至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故自濯濯。」 154司马太傅为二王目曰:「孝伯亭亭直上,阿大罗罗清疏。」 155王恭有清辞简旨,能叙说而读书少,颇有重出。有人道孝伯常有新意,不觉为烦。 156殷仲堪丧后,桓玄问仲文:「卿家仲堪,定是何似人?」仲文曰:「虽不能休明一世,足以映彻九泉。」 品藻第九 1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 2庞士元至吴,吴人并友之。见陆绩、顾劭、全琮,而为之目曰:「陆子所谓驽马有逸足之用,顾子所谓驽牛可以负重致远。」或问:「如所目,陆为胜邪?」曰:「驽马虽精速,能致一人耳。驽牛一日行百里,所致岂一人哉?」吴人无以难。「全子好声名,似汝南樊子昭。」 3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曰:「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劭亦安其言。 4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5司马文王问武陔:「陈玄伯何如其父司空?」陔曰:「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练简至,立功立事,过之。」 6正始中,人士比论,以五荀方五陈:荀淑方陈□(宀是),荀靖方陈谌,荀爽方陈纪,荀□(或彡)方陈群,荀觊方陈泰。又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危页)方陈王戎,裴邈方王玄。 7冀州刺史杨准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准与裴□(危页)、乐广友善,遣见之。□(危页)性弘方,爱乔之有高韵,谓准曰:「乔当及卿,髦小减也。」广性清淳,爱髦之有神检,谓准曰:「乔自及卿,然髦尤精出。」淮笑曰:「我二儿之优劣,乃裴、乐之优劣。」论者评之,以为乔虽高韵,而检不匝;乐言为得。然并为后出之俊。 8刘令言始入洛,见诸名士而叹曰:「王夷甫太解明,乐彦辅我所敬,张茂先我所不解,周弘武巧于用短,杜方叔拙于用长。」 9王夷甫云:「闾丘冲优于满奋、郝隆。此三人并是高才,冲最先达。」 10王夷甫以王东海比乐令,故王中郎作碑云:「当时标榜,为乐广之俪。」 11庾中郎与王平子雁行。 12王大将军在西朝时,见周侯,辄扇障面不得住。后度江左,不能复尔,王叹曰:「不知我进,伯仁退?」 13会稽虞□(马斐),元皇时与桓宣武同侠,其人有才理胜望。王丞相尝谓□(马斐)曰:「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马斐)未达而丧。 14明帝问周伯仁:「卿自谓何如郗鉴?」周曰:「鉴方臣,如有功夫。」复问郗,郗曰:「周觊比臣,有国士门风。」 15王大将军下,庾公问:「闻卿有四友,何者是?」答曰:「君家中郎、我家太尉、阿平、胡毋彦国。阿平故当最劣。」庾曰:「似未肯劣。」庾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左右蹑公,公乃止。 16人问王丞相:「周侯何如和峤?」答曰:「长舆嵯蘖(峨?)。」 17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18王丞相二弟不过江,曰颍、曰敞。时论以颍比邓伯道,敞比温忠武,议郎、祭酒者也。 19明帝问周侯:「论者以卿比郗鉴,云何?」周曰:「陛下不须牵□(岂页)比。」 20王丞相云:「顷下论以我比安期、千里。亦推此二人;唯共推太尉,此君特秀。」 21宋□(礻韦)曾为王大将军妾,后属谢镇西。镇西问□(礻韦):「我何如王?」答曰:「王比使君,田舍、贵人耳。」镇西妖冶故也。 22明帝问周伯仁:「卿自谓何如庾元规?」对曰:「萧条方外,亮不如臣;从容廊庙,臣不如亮。」 23王丞相辟王蓝田为掾,庾公问丞相:「蓝田何似?」王曰:「真独简贵,不减父祖,然旷澹处,故当不如尔。」 24卞望之云:「郗公体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一反;治身清贞,大修计校,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 25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尽之间,温常失色。 26王丞相云:「见谢仁祖,恒令人得上。」与何次道语,唯举手指地曰:「正自尔馨。」 27何次道为宰相,人有讥其信任不得其人。阮思旷慨然曰:「次道自不至此。但布衣超居宰相之位,可恨!唯此一条而已。」 28王右军少时,丞相云:「逸少何缘复减万安邪?」 29郗司空家有伧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王右军向刘尹称之。刘问:「何如方回?」问曰:「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便比方回?」刘曰:「若不如方回,故是常奴耳。」 30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31简文云:「何平叔巧累于理,嵇叔夜俊伤其道。」 32时人共论晋武帝出齐王之与立惠帝,其失孰多?多谓立惠帝为重。桓温曰:「不然,使子继父业,弟承家祀,有何不可?」33人问殷渊源:「当世王公以卿比裴叔道,云何?」殷曰:「故当以识通暗处。」 34抚军问殷浩:「卿定何如裴逸民?」良久答曰:「故当胜耳。」 35桓公少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36抚军问孙兴公:「刘真长何如?」曰:「清蔚简令。」「王仲祖何如?」曰:「温润恬和。」「桓温何如?」曰:「高爽迈出。」「谢仁祖何如?」曰:「清易令达。」「阮思旷何如?」曰:「弘润通长。」「袁羊何如?」曰:「洮洮清便。」「殷洪远何如?」曰:「远有致思。」「卿自谓何如?」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于斟酌时宜,笼罩当世,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时复托怀玄胜,远咏老、庄,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 37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 38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39人问抚军:「殷浩谈竟何如?」答曰:「不能胜人,差可献酬群心。」 40简文云:「谢安南清令不如其弟,学义不及孔岩,居然自胜。」 41未废海西时,王元琳问桓元子:「箕子、比干迹异心同,不审明公孰是孰非?」曰:「仁称不异,宁为管仲。」 42刘丹阳、王长史在瓦官寺集,桓护军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或问:「杜弘治何如卫虎?」桓答曰:「弘治肤清,卫虎奕奕神令。」王、刘善其言。 43刘尹抚王长史背曰:「阿奴比丞相,但有都长。」 44刘尹、王长史同坐,长史酒酣起舞。刘尹曰:「阿奴今日不复减向子期。」 45桓公问孔西阳:「安石何如仲文?」孔思未对,反问公曰:「何如?」答曰:「安石居然不可陵践其处,故乃胜也。」 46谢公与时贤共赏说,遏、胡儿并在坐,公问李弘度曰:「卿家平阳何如乐令?」于是李潸然流涕曰:「赵王篡逆,乐令亲授玺绶。亡伯雅正,耻处乱朝,遂至仰药,恐难以相比!此自显于事实,非私亲之言。」谢公语胡儿曰:「有识者果不异人意。」 47王修龄问王长史:「我家临川,何如卿家宛陵?」长史未答,修龄曰:「临川誉贵。」长史曰:「宛陵未为不贵。」 48刘尹至王长史许清言,时苟子年十三,倚床边听。既去,问父曰:「刘尹语何如尊?」长史曰:「韶音令辞,不如我,往辄破的,胜我。」 49谢万寿春败后,简文问郗超:「万自可败,那得乃尔失士卒情?」超曰:「伊以率任之性,欲区别智勇。」 50刘尹谓谢仁祖曰:「自吾有四友,门人加亲。」谓许玄度曰:「自吾有由,恶言不及于耳。」二人皆受而不恨。 51世目殷中军:「思纬淹通,比羊叔子。」 52有人问谢安石、王坦之优劣于桓公。桓公停欲言,中悔,曰:「卿喜传人语,不能复语卿。」 53王中郎尝问刘长沙曰:「我何如苟子?」刘答曰:「卿才乃当不胜苟子,然会名处多。」王笑曰:「痴!」 54支道林问孙兴公:「君何如许掾?」孙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服膺;一吟一咏,许将北面。」 55王右军问许玄度:「卿自言何如安石?」许未答,王因曰:「安石故相为雄,阿万当裂眼争邪?」 56刘尹云:「人言江□(彪几换林)田舍,江乃自田宅屯。」 57谢公云:「金谷中苏绍最胜。」绍是石崇姊夫,苏则孙,愉子也。 58刘尹目庾中郎:「虽言不□(忄音)□(忄音)似道,突兀差可以拟道。」 59孙承公云:「谢公清于无奕,润于林道。」 60或问林公:「司州何如二谢?」林公曰:「故当攀安提万。」 61孙兴公、许玄度皆一时名流。或重许高情,则鄙孙秽行,或爱孙才藻,而无取于许。 62郗嘉宾道谢公:「造膝虽不深彻,而缠绵纶至。」又曰:「右军诣嘉宾。」嘉宾闻之曰:「不得称诣,政得谓之朋耳。」谢公以嘉宾言为得。 63庾道季云:「思理伦和,吾愧康伯;志力强正,吾愧文度。自此已还,吾皆百之。」 64王僧恩轻林公,蓝田曰:「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 65简文问孙兴公:「袁羊何似?」答曰:「不知者不负其才,知之者无取其体。」 66蔡叔子云:「韩康伯虽无骨干,然亦肤立。」 67郗嘉宾问谢太傅曰:「林公谈何如嵇公?」谢云:「嵇公勤著脚,裁可得去耳。」又问:「殷何如支?」谢曰:「正尔有超拔,支乃过殷;然□□(wei3wei3)论辩,恐□(殷?)欲制支。」 68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但恐狐狸□(揣扌换犭)貉啖尽。」 69卫君长是萧祖周妇兄,谢公问孙僧奴:「君家道卫君长云何?」孙曰:「云是世业人。」谢哀叹:「殊不尔,卫自是理义人。」于时以比殷洪远。 70王子敬问谢公:「林公何如庾公?」谢殊不受,答曰:「先辈初无论,庾公自足没林公。」 71谢遏诸人共道「竹林」优劣,谢公曰:「先辈初不臧贬『七贤』。」 72有人以王中郎比车骑,车骑闻之曰:「伊窟窟成就。」 73谢太傅谓王孝伯:「刘尹亦奇自知,然不言胜长史。」 74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75谢公问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当不同。」公曰:「外人论殊不尔。」王曰:「外人那得知。」 76王孝伯问谢太傅:「林公何如长史?」太傅曰:「长史韶兴。」问:「何如刘尹?」谢曰:「噫!刘尹秀。」王曰:「若如公言,并不如此二人邪?」谢云:「身意正尔也。」 77人有问太傅:「子敬可是先辈谁比?」谢曰:「阿敬近撮王、刘之标。」 78谢公语孝伯:「君祖比刘尹,故为得逮。」孝伯云:「刘尹非不能逮,直不逮。」 79袁彦伯为吏部郎,子敬与郗嘉宾书曰:「彦伯已入,殊足顿兴往之气。故知捶挞自难为人,冀小却,当复差耳。」 80王子猷、子敬兄弟共赏高士传人及赞,子敬赏井丹高洁。子猷云:「未若长卿慢世。」 81有人问袁侍中曰:「殷中堪何如韩康伯?」答曰:「理义所得,优劣乃复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故殷作诔云:「荆门昼掩,闲庭晏然。」 82王子敬问谢公:「嘉宾何如道季?」答曰:「道季诚复钞撮清悟,嘉宾故自上。」 83王□(王旬)疾,临困,问王武冈曰:「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武冈曰:「世以比王北中郎。」东亭转卧向壁,叹曰:「人固不可以无年!」 84王孝伯道谢公浓至。又曰:「长史虚,刘尹秀,谢公融。」 85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谢曰:「右军胜林公,林公在司州前亦贵彻。」 86桓玄为太傅,大会,朝臣毕集,坐裁竟,问王桢之曰:「我何如卿第七叔?」于时宾客为之咽气。王徐徐答曰:「亡叔是一时之标,公是千载之英。」一坐欢然。 87桓玄问刘太常曰:「我何如谢太傅?」刘答曰:「公高,太傅深。」又曰:「何如贤舅子敬?」答曰:「楂、梨、橘、柚,各有其美。」 88旧以桓谦比殷仲文。桓玄时,仲文入,桓于庭中望见之,谓同坐曰:「我家中军那得及此也!」 规箴第十 1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有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2京房与汉元帝共论,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人不忠。」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 3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4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群臣莫不上谏曰:「此为小物,何足甚耽?」休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 5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人几?」陆曰:「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皓曰:「盛哉!」陆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 6何晏、邓扬令管辂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辂称引古义,深以戒之。扬曰:「此老生之常谈。」晏曰:「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可谓『明德惟馨』。诗不云乎,『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7晋武帝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帝尝在陵云台上坐,卫□(獾犭换王)在侧,欲微申其怀,因如醉跪帝前,以手抚床曰:「此坐可惜!」帝虽悟,因笑曰:「公醉邪?」 8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预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都大侠,犹汉之楼护,郭氏惮之。夷甫骤谏之,乃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不可。」郭氏为之小损。 9王夷甫雅尚玄远,常疾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令婢:「举阿堵物!」 10王平子年十四、五,见王夷甫妻郭氏贪欲,令婢路上檐粪。平子谏之,并言诸不可。郭大怒,谓平子曰:「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急捉衣裾,将与杖。平子饶力,争得脱,逾窗而走。 11元帝过江犹好酒,王茂弘与帝有旧,常流涕谏,帝许之,命酌酒,一酣,从是遂断。 12谢鲲为豫章太守,从大将军下至石头。敦谓鲲曰:「余不得复为盛德之事矣!」鲲曰:「何为其然?但使自今以后,日亡日去耳。」敦又称疾不朝,鲲论敦曰:「近者,明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四海之内,实怀未达。若能朝天子,使群臣释然,万物之心,于是乃服。仗民望以从众怀,尽冲退以奉主上,如斯则勋侔一匡,名垂千载。」时人以为名言。 13元皇帝时,廷尉张□(门岂)在小市居,私作都门,早闭晚开。群小患之,诣州府诉,不得理;遂至打登闻鼓,犹不被判。闻贺司空出,至破冈,连名诣贺诉。贺曰:「身被徵作礼官,不关此事。」群小叩头曰:「若府君复不见治,便无所诉。」贺未语,令:「且去,见张廷尉当为及之。」张闻,即毁门,自至方山迎贺,贺出辞见之,曰:「此不必见关,但与君门情,相为惜之。」张愧谢曰:「小人有如此,始不即知,早已毁坏。」 14郗太尉晚节好谈,既雅非所经,而甚衿之。后朝觐,以王丞相末年多可恨,每见,必欲苦相规诫。王公知其意,每引作他言。临还镇,故命驾诣丞相。翘鬓厉色,上坐便言:「方当永别,必欲言所见。」意满口重,辞殊不溜。王公摄其次曰:「后面未期,亦欲尽所怀,愿公勿复谈。」郗遂大□(目真),冰矜而出,不得一言。 15王丞相为扬州,遣八部从事之职,顾和时为下传还,同时俱见,诸从事各奏二千石官长得失,至和独无言。王问顾曰:「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为察察之政?」丞相咨嗟称佳,诸从事自视缺然也。 16苏峻东征沈充,请吏部郎陆迈与俱。将至吴,峻密敕左右,令入阊门放火以示威。陆知其意,谓峻曰:「吴治平未久,必将有乱。若为乱阶,可从我家始。」峻遂止。 17陆玩拜司空,有人诣之,索美酒,得,便自起,泻着梁柱间地,祝曰:「当今乏才,以尔为柱石之臣,莫倾人栋梁。」玩笑曰:「戢卿良箴。」 18小庾在荆州,公朝大会,问诸僚佐曰:「我欲为汉高、魏武,何如?」一坐莫答。长史江□(彪几换林)曰:「愿明公为桓、文之事,不愿作汉高、魏武也。」 19罗君章为桓宣武从事,谢镇西作江夏,往检校之。罗既至,初不问郡事,径就谢数日,饮酒而还。桓公问有何事?君章云:「不审公谓谢尚是何似人?」桓公曰:「仁祖是胜我许人。」君章云:「岂有胜公人而行非者,故一无所问。」桓公奇其意而不责也。 20王右军与王敬仁、许玄度并善,二人亡后,右军为论议更克。孔岩戒之曰:「明府昔与王、许周旋有情,及逝没之后,无慎终之好,民所不取。」右军甚愧。 21谢中郎在寿春败,临奔走,犹求玉帖镫。太傅在军,前后初无损益之言。尔日犹云:「当今岂须烦此!」 22王大语东亭:「卿乃复论成不恶,那得与僧弥戏?」 23殷觊病困,看人政见半面。殷荆州兴晋阳之甲,往与觊别,涕零,属以消息所患。觊答曰:「我病自当差,正忧汝患耳!」 24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袁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咏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25桓南郡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指,不避陵壑。或行陈不整,□(上鹿下君)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颇敢直言。常自带绛绵着绳腰中,玄问:「用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玄自此小差。 26王绪、王国宝相为唇齿,并弄权要。王大不平其如此,乃谓绪曰:「汝为此□(焱欠)□(焱欠),曾不虑狱吏之为贵乎?」 27桓玄欲以谢太傅宅为营,谢混曰:「召伯之仁,犹惠及甘棠;文靖之德,更不保五亩之宅?」玄惭而止。 捷悟第十一 1杨德祖为魏公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2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提「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3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4魏武征袁本初,治装,余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并谓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甚惜,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柙□(木盾),而未显其言,驰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与帝同。众伏其辩悟。 5王敦引军至大桁,明帝自出中堂。温峤为丹阳尹,帝令断大桁,故未断,帝大怒□(目真)目,左右莫不悚惧。召诸公来。峤至,不谢,但求酒炙。王导须臾至,徒跣下地,谢曰:「天威在颜,遂使温峤不得谢。」峤于是下谢,帝乃释然。诸公共叹王机悟名言。 6郗司空在北府,桓宣武恶其居兵权。郗于事机素暗,遣笺诣桓:「方欲共奖王室,修复园陵。」世子嘉宾出行,于道上闻信至,急取笺视,视竟,寸寸毁裂,便回。还更作笺,自陈老病,不堪人间,欲乞闲地自养。宣武得笺大喜,即诏转公督五郡,会稽太守。 7王东亭作宣武主簿,尝春月与石头兄弟乘马出郊野。时彦同游者,连镳俱进,唯东亭一人常在前,觉数十步,诸人莫之解。石头等既疲倦,俄而乘舆回,诸人皆似从官,唯东亭奕奕在前,其悟摄如此。 夙慧第十二 1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箪,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箪,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记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2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3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4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年并七岁,在床边戏。于时闻语,神情如不相属。暝于灯下,二小儿共叙客主之言,都无遗失。顾公越席而提其耳曰:「不意衰宗复生此宝。」 5韩康伯年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着襦,寻作□(衤复)□(衤军)。」儿云:「已足,不须□(衤复)□(衤军)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尚热,今既着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6晋孝武年十三、四,时冬天,昼日不着□(衤复)衣,但着单练衫五六重;夜则累茵褥。谢公谏曰:「圣体宜令有常。陛下昼过冷,夜过热,恐非摄养之术。」帝曰:「昼动夜静。」谢公出,叹曰:「上理不减先帝。」 7桓宣武薨,桓南郡年五岁,服始除,桓车骑与送故文武别,因指语南郡:「此皆汝家故吏佐。」玄应声泣恸,酸感傍人。车骑每自目己坐曰:「灵宝成人,当以此坐还之。」 豪爽第十三 1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事,人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即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2王处仲,世许高尚之目。常荒恣于色,体为之弊,左右谏之,处仲曰:「吾乃不觉尔。如此者甚易耳!」乃开后□(门合),驱诸婢妾数十人出路,任其所之,时人叹焉。 3王大将军自目:「高朗疏率,学通左氏。」 4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唾壶边尽缺。 5晋明帝欲起池台,元帝不许。帝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今太子西池便是也。 6王大将军始欲下都更分树置,先遣参军告朝廷,讽旨时贤。祖车骑尚未镇寿春,□(目真)目厉声语使人曰:「卿语阿黑:何敢不逊!摧摄回去,须臾不尔,我将三千兵,槊脚令上!」王闻之而止。 7庾稚恭既常有中原之志,文康时权重,未在己。及济坚作相,忌兵畏祸,与稚恭历同异者久之,乃果行。倾荆、汉之力,穷舟车之势,师次于襄阳,大会寮佐,陈其旌甲,亲援弧矢曰:「我之此行,若此射矣!」遂三起三叠。徒众属目,其气十倍。 8桓宣武平蜀,集参僚置酒于李势殿,巴蜀缙绅莫不悉萃。桓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奇拔磊落,一坐赞赏不暇坐。既散,诸人追味余言。于时寻阳周馥曰:「恨卿辈不见王大将军。」馥曾作敦掾。 9桓公读高士传,至于陵仲子,便掷去,曰:「谁能作此溪刻自处!」 10桓石虔,司空豁之长庶也,小字镇恶,年十七八,未被举,而童隶已呼为镇恶郎。尝住宣武斋头。从征枋头。车骑冲没陈,左右莫能先救。宣武谓曰:「汝叔落贼,汝知不?」石虔闻之。气甚奋,命朱辟为副,策马于万众中,莫有抗者,遂致冲还,三军叹服。河朔后以其名断疟。 11陈林道在西岸,都下诸人共要至牛渚会。陈理甚佳,人欲共言折,陈以如意拄颊,望鸡笼山叹曰:「孙伯符志业不遂!」于是竟坐不得谈。 12王司州在谢公坐,咏「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语人云:「当尔时,觉一坐无人。」 13桓玄西下,入石头,外白:「司马梁王奔叛。」玄时事形已济,在平乘上笳鼓并作,直高咏云:「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