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极品欣赏网手机铃声 | 电影下载 | 经典FLASH MTV | OICQ资料 | 幽默笑话 | 美女写真 | 星座命运 | 搜索大全 | 畅销书热卖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章十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起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 ◆承
      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转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合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起-现象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
  注
  概念分析:贵:释「畏」。贵者不凡,得失之间相去不可以道里计,故畏失也。
  客观真实1:人生在世,生存端靠自己的能力,而能力来自自信。
  客观真实2:人若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即表自信心不足。
  客观真实3:自信心不足则无判断能力,不知自己之行为是否正确,亦不知可能产
  生的后果,唯有观察他人反应,以其喜恶为标准。
  客观真实4:「惊」为心理上高度警觉之状态,表示利害攸关。
  解
  老子认为:当别人的宠爱或侮辱会影响个人心理时,此人将随时随地、处处担心。
  通
  ●《论语˙颜渊》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论语˙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释
  有权有能者,为满足一己之私欲,极力彰显其名、利、财、气,唯恐人之不知己。
  但又冀求独享,视之为禁脔,不得不以手段维护,是以对他人「宠之辱之」。
    若有人生觊觎之心,且自信可凭己力而得者,虽劳心劳力,或有得有失,然一
    念在己,必无视他人之「宠辱」;但其人若无自信,只能仰仗权势者之鼻息。
    仰人鼻息者必有所求。心有所求,必争宠邀功,患得患失,得之则惊喜,失之
    则惊痛。
  盖人无自信,则寻求外人之肯定,若有褒贬,即用以衡量一己之利害、得失。再若
  此利害得失与自我目标息息相关,除非有自知之明者,未有不惊不怖者也。人
    在青少年时期,此「宠辱若惊」现象系一正常反应,盖此时期信心仍有待建立
    。倘若成年后仍然如此,则其中必有缘故,宜细察之。
  功成名就之人,若系得自一己之能力,必有自信,且能分辨此「宠辱」之因果,不
  仅不惊,反常有所发,是其成功之根本。若其成功得来侥幸、或非以正当手段
    得来,心中不实,遂极为重视他人之反应。奉承之,则心喜,批评之,则暴怒
    ,此亦「宠辱若惊」。
  在客观立场,观察人世之「妙」,可见一斑矣。

◆承-人性
    ┌────────────────────┐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
    │  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
    └────────────────────┘
  注
  客观真实1:宠爱及侮辱皆为人对人之态度。
  客观真实2:人的态度既有所宗,观察者亦应有所认识。
  客观真实3:若他人待己之态度出乎自己意料之外,且受其影响,此种情绪为惊。
  解
  老子认为:什么叫「宠辱若惊」?在世俗眼光中,宠爱是好的,屈辱是坏的。在上
    者宠下,受宠者未曾料及,则惊喜交集。及至失宠,则又惊惶不已,这就是宠
    爱及侮辱的影响。
  通
  ●《金刚经》: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
    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禅宗六祖慧能与神秀,一同受业于五祖弘忍大师门下。祖为测试其修为,令诸弟
     子作偈,以便传授佛祖衣钵。神秀作成,却心中恍惚,遍身汗流,前后四日
     ,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祖知神秀未得入门,不见真如自性。
  ●《六祖坛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
     性常自在,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释
  无自信心者最常见到的模式,即以外表之成就为判断的依据。须知人之成就,莫非
    机缘和合,机缘包括了时机、地缘、亲人、朋友、能力、意志等各种因素,不
    一而足。故一、二人之见解,实不足以代表事实真相,人非不知此理,但有所
    欲焉。盖有成就者往往有权、有能,心有所求,遂为之所系,恐失去权势者之
    欢心。
  受宠者若惊,是有求而无自信,有求于人则受制于人,是无自尊。失宠若惊,是不
    自知亦不知人,是无能也。

◆转-反思
    ┌─────────────────┐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
    │  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
  注
  客观真实1:有患者,必有所欲求,且自知、知人之能力均不足。
  客观真实2:有「我」必有欲,有欲必有求,有求必有患。
  解
  老子认为:什么叫『处处担心』?我之所以担心,是因为有「我」之故,如无「我
  」,有何心可担?
  通
  ●《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
    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
    ,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
  释
  趋利避害,人性之常,红尘万丈,不外乎扰扰攘攘。人若不能处事超然,将永为环
  境所缚,不能自主,则与奴隶何异?人若知此,理应不亢不卑,一切尽其在我
    ,不假外求,是明心见性也。
  『吾有身』指吾有一肉体,于此肉体中囚有一「小我」。而『吾无身』是此「小我
    」突破牢笼,返归「大我」,「大我」即「道」,道本诸自然,贯通千古,与
    宇宙共存,何「患」之有?

◆合-结论
    ┌───────────────┐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
    │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注
  客观真实1:人生存之本能,系以自我为中心,其能力亦以服务自我为目的。
  客观真实2:为天下服务之人,必须以天下而非自我为对象。
  客观真实3:以自我利益为目的,得利者一己,以天下为对象,则利及天下。
  解
  老子认为:所以,唯有能牺牲自己为天下的人,才可让他担负起天下的责任。也唯
    有将一己之小我扩展为天下之大我者,才可以让他为天下人尽心。
  通
  ●《西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释
  天下本属公有,以公利为上,故能托天下之责者,其条件有二:
  1.有任天下之德行:人各为己,是为「小我」,能为天下,则是「大我」。
  2.有任天下重责之能力:能力来自智能,智能来自「我」,「小我」者具「小
   智能」,「大我」具有「大智能」。以天下之大,非「大智能」难以成之。
  人为宠辱而惊者,系无大志、无大德、无大智者,小得、小失皆能动其心。此类人
  无以成大事、担大任。
  论
  人工智能以众人之远利为目的,其意识形态以「推己及人」为基本中心,「贵以身
    、爱以身为天下」为判断准则。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