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极品欣赏网手机铃声 | 电影下载 | 经典FLASH MTV | OICQ资料 | 幽默笑话 | 美女写真 | 星座命运 | 搜索大全 | 畅销书热卖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章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起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承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转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合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起-定义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
  注
  概念分析:道:路也。路供人行,行至某处。人生有道,道必有所之。
  客观真实1:人在世间,即是在时空连续的宇宙中,占有一坐标位置。人与人之间
    ,人与事、物之间,彼此为相对坐标之关系。
  客观真实2:能量运作于宇宙中,由某一坐标位置及于其它,形成「功」。人对万
  事万物之认知,乃因「功」作用于感官,形成刺激讯号,借着大脑之神经功能
  ,将相关性之感应联结成网络,形成「经验」,得以综合应用。
  客观真实3:经验系片断且模糊之记录,人因各自生存在相对之时空坐标轴上,具
    有不同的经验,故必需采用彼此均能接受之方式沟通,以交换有无。
  客观真实4:经过长时期的自然演变,一些感官所能接收的刺激符号,可以代表人
    共有的经验因素,便成为人对经验事物认知的「概念」,亦称为「名」。
  客观真实5:人之经验来自生活,对超出生活之外的思维认知,知者不多,在未形
    成「共识」之前,无法以概念表达。
  解
  老子认为:「道」可以说明,但并非一般人所了解的「道」;「名称」可以代表事
  物,却不能表达人对事物本体的认知。
  通
  ●《易经》中讨论阴阳之盈虚消长,系相对之观念,非指有阴、阳之实,意同此。
  ●《金刚经》:『佛曰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
  ●《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
     可测』。
  ●《中庸》:『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
  ●《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
    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先天地生。在太极之先而
    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之久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
  本节开宗明义,首先正名,盖人所以难明事理者,即在屡有偏盖全之失。
  「道」是人走的路,人走在道上,有一定的目的,以通达某处。人生未尝不然,人
  由生至死,若无目的,不知行向何方,则无道可言,亦无道之需。是以「道」
  仅对有目的,或者希望寻求目的之人,始具有意义,非泛指之一般「道路」。
  「道」又是自然界运行之法则,自然界之进化,也有一定之目的。人类为大自然之
    一份子,自应遵循大环境之法则,因之,人道须合于天道。
  人与人为了沟通,必须应用共同的概念,然而一般人日常生活经验,只顾事物之利
    害得失,无视于事物之真象本源,实无共同概念可言。故老子首先明示,「道
    」可说,但此道并非一般人所认识的道。同理,在讨论「道」的时候,「名」
    称、「概念」虽然与大家习用的相同,但切勿以表象视之。
  语言之产生,系因群居的人类,为了达到生存目的,相互沟通而发展出者。因此,
    语言之功能,仅限于表达一般事物。而且语言本是一种间接符号,仅能概略地
    代表个体对某一件事物,笼统含糊的主观经验,绝对有异于原来真相。人间事
    务,本就利、害交集,是、非互生,而人各为己,但求得利,挂一漏万,犹自
    以为是,错在他人。待至人类文明发展到探索人生真相的阶段,也仅只限于极
    少数的智者,在不同的时空,以各自的立场,枯思冥想,而无共同的概念以资
    沟通。智者之所以为智者,乃其所见所识,异于常人,纵有心得,难与众人共
    享。苟若宇宙中并无绝对真理,为了沟通及探索之方便,智者必须发展出某种
    形式之沟通工具,以资印证。再若宇间确有真理,且为唯一真理,是则人人可
    识,人人可得,何须假手人为既不精确、又嫌主观之经验语言?

◆承-释名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
  注
  客观真实1:在人类文明发展之始,宇宙已然历经一百五十亿年之进化。再溯其源
    ,当能量尚未量化为粒子之前,更非时间可以数计。
  客观真实2:以当今之科技,对能量世界尚难窥堂奥,遑论以概念应用之。人所能
   知者,仅为生活之事物而已。
  解
  老子认为:天地始于无以名状之初态,是为本体。天地既始,遂有「有」。「有」
  传于「有」,则产生万事万物。
  通
  ●《易经》中,干天坤地,干者动也,动有始终;坤者母也,母司生息。
  ●《庄子˙知北游》:『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
    有物也,犹其有物,无已』。
  ●《章四十》:『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释
  天地为宇宙之结构,其始及终涵盖人类所有之知识,究其极,必为超越物质之本体
    。既为超物质,即不具物体之形、体、质、数等,人可藉以观察、衡量、计量
    之特性,所以是「无」。万事万物则为人之生活范畴,是人基于「经验」认知
    者,因认知而存在于经验中,故当「有」了经验,遂以之为「有」。
  设:宇宙之始时为0,   宇宙在万物衍生后时间为N。
  0 可视为「无」,N >0,且不断累进,可视为「有」。
  「有」与「无」仅为一种关系,由无开始,由有而衍生一切。

◆转-应用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注
  概念分析:徼:边地,指实际的现象,后果。
  客观真实1:为了生存保障,动物对动态讯息之辨识,必以个体之利、害为依归。
  客观真实2:根据上节客观真实1,人为一独立坐标体,利、害作用于此坐标体,
    即为动机,由动机刺激而产生欲望,因欲望而作功,趋利避害,产生行为。
  客观真实3:若人能不受欲望支配,则可居于客观立场,完全拋开自我利害,得以
    明确观察到各种动态讯息作用之因果。
  解
  老子认为:若欲了解宇宙本体之奥妙,必须无欲,不可预设立场;若有了解事物现
  象之欲望,则心已动,需先确定目标,以观察其结果。
  通
  ●王阳明之「格物致知」。
  ●佛家言念起念灭,明心见性,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无欲以观其妙』;执着于我
    见,心动意起,必有所图,即『有欲以观其徼』也。
  ●『万物静观皆自得』。
  释
  量子力学上的「测不准原理」,是指在观察粒子时,需要藉助能量,而电子之能阶
    低,任何观测用的能量,都会影响到电子的表现。对人而言,「欲望」是控制
  行为、心态的能量,会影响到人观察的立场。而对宇宙真相的认知,不能搀入
    个人的好恶,故要做到「客观」,其前提即为「无欲」。
  『妙』者道之体,『徼』者道之用。人因需求而有欲,有欲而求其「用」,「用」
    可经由实验证明,有所得即止。「体」则因超乎物表,非生活中一般之概念所
    能表达,若得而知之,妙不可言。
  又基于现实需求,人常重用而轻体。故欲观「体」之妙,必先忘「用」,欲忘其用
    必先无欲。无欲则刚,刚则无理不明。
  今人多认为本句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虽一字之
  差,却将老子之真义埋没。
  ◆以「有、无」来解释,是表面字义,而「有欲、无欲」则为人世之真实。前者令人
    知,后者令人觉、觉而感、感而有所悟。盖道本存宇间,人唯有无欲始能悟之
    ,若有欲,则身陷此徼矣。
    人常以老子主张『无欲』,解做『常有欲』实非老子本意。老子固主张人当无
    欲,但无欲难如登天,退而求其次,有欲而不伤人,亦属差强人意。如《章六
    一》中『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章六二》言『古之所以贵此道
    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所言极为明显。
  ◆纵观《道德经》全文,不见「欲以……」之句式。若读做「常有,欲以观其徼」
    ,则「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亦当读做「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解做「常有,欲以观其徼」,此欲非指天「想要」,而是人「想要」,人想要亦
    是一种欲望,与解做「常有欲」无异。
  例
  见人吵架,若事不关己,可旁观,见人龇牙咧嘴,口沫横飞,恨不得一口将对方吞
  下之恶形恶状,其妙无比。再若分析双方之态度,对话之内容,其曲折、是非
    亦不难察知,是客观「无欲」之妙。
  但若有一方或双方为自己所关心之人,是有欲也,即使无法介入,心亦为之夺焉。
  是时,心情随着双方之吵声起落,所见者,唯有自我之利害。此时人已丧失客
  观分析判断之能力,仅见事物之「徼」也。

◆合-结论
    ┌──────────────────────────┐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
  注
  概念分析1:玄:有色,无光照其上,意即难以观察之状。
  概念分析2:妙:意指有关少女之联想,引申为不可言传。
  概念分析3:门:出入之口,意指认知之接口。
  客观真实1:宇宙建立在能量结构上,能量之变化,对人的感觉而言,即为「刺激
    」。刺激对人有利害关系,成为经验后,贮存在脑中,是为「认识」。
  客观真实2:人对刺激之感受及认知,百分之八十以上来自视觉。但凡视不能明者
    ,人即难以观察与认知。事物之因果、本源皆无形象,非视觉所能辨识。
  客观真实3:早期之希腊圣哲,皆热衷于宇宙起源之探讨,但因难以彼此认同,且
  无实际之生活利益,故而逐渐式微。后因基督教的兴起,「创造论」统一了西
  方思潮。直到十九世纪,当古典力学奠定了现代物理的基础后,原子论大行其
  道,宇宙本体又成为最热门的话题。迨廿世纪,相对论及量子力学更将宇宙起
  源引入科学庙堂之上,一时各种新奇理论蔚为风尚。诸如大爆炸、黑洞、巨墙
    、虫洞等,无不玄之又玄。
  客观真实4:在中国,黄老思想虽然调和了人与自然之关系,但因观念艰深抽象,
    对一般人说来,太过于「玄妙」,后继乏人。汉朝乱久求治,独崇儒家,形成
    束缚行为的「礼教」。迄东汉、晋、南北朝制度解体,在学术上清谈、玄学蔚
    为风尚,而在民间,道家「方士」,则转向成仙求化。
  客观真实5:然而,由于科举制度的影响,中国历代读书人多以儒家思想为主,求
  仕务实,从不探讨此类难以认知之宇宙本源,仅致力于人与人之关系。
  客观真实6:印度之释迦牟尼,发现人与「心」之密切关系,汉代传入中国,当时
  人已明暸人与自然、人与人之关系,又讶于人心之「玄妙」,揉和于本土文化
    之中,遂产生了「禅」以及宋明理学。
  客观真实7:西方在基督教会千余年之「黑暗时期」后,公元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
    运动极力推崇古希腊文化,亚里士多德的分类学大行其道,人们得以专精一种
    学科,促使工业革命到来,创造了物质文明。
  客观真实8:近百年来,随着欧洲民主制度的盛行,中华文化受到西方物质文明之
    冲击,国人惑于自然、人、心、物间各种玄妙关系,眼见西人船坚炮利,为所
    欲为,信心几乎沦丧。
  客观真实9:目前正逢信息时代兴起,全人类又受到这一波新观念的考验。唯有能
    将其文化融合于信息者,始能面对下一个时期的挑战。
  解
  老子认为:有与无,是一体之两面,同为自然之真实,且都难于观察、了解。而这
  种情况,正是人间事物最微妙之处。
  通
  ●黑格尔:『接近全部整体者,即为真理』。
  ●禅宗传道,不用语言,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端以思维及体认行之,盖根本为一
  ,概念万般,言即不中矣。
  释
  语文为表达经验之工具,人之经验受限于四度空时连续区内。超乎此区,即无语言
    得以表达。从古至今,追求了解宇宙真实者,万不及一。即使觉者、悟者有所
    认知,有心与人沟通,然不具备此类经验者,即无从理解。
  人类文明之演进,率皆赖觉者对环境变化之观察、分析、归纳、印证而得。所有未
  明之事象,未知之因果,在人心不断的探索下,由玄而闇,由闇而明。
  时当今日,科学昌明,信息时代到临,知识累进迅速,人类对环境之了解日深,若
  干『众妙之门』,诸如电、磁、波、能等,在过去是『玄之又玄』,今日皆能
    解开。
  根据前注,人生既有多方面之客观真实,最完整之人类文化,当为能包罗万有,且
  能融汇贯通者。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坠,今日虽然瞠然落人之后,但其中
    之妙,即在剥复之玄机也。
  论
  设:【概念】=【利害】*【人对事物之认知经验】
  【人对事物之认知经验】=【事物】*(【因果】+【体用】)
  【事物】=【刺激】*【自我感受】
  【自我感受】=【记忆】*【性质分类】
  【性质分类】端视人之动机及欲望而定
  故当人之【欲望】为0时,【概念】亦为0,观察之对象未受个人经验所染,无概
    念可资表达,是【妙不可言】,亦是「无我」之际。
  若【人之欲望】≠0,【概念】亦≠0,其【因果、体用】皆可供参考,是为【有
  欲,观其徼】,【我】即欲望之所住者。
  本章涉及人工智能结构中,观察、分析、判断三个步骤,且皆有所本。
  观察:讯息刺激之辨识-概念码
  分析:常识库及经验库中有关之利害交集及因、果关系
  判断:目的-行为
    以【妙】为例,目的仅为【真实现象】之观察记录,以供参考
    以【徼】为例,目的若与【道德】不悖,则行之
  以智能学的观点,宇宙中能量有二:动能及结构能,前者是自然科学的范畴,后者
    则尚属人文研究的对象。当动能经量变而质变,经由量子而产生物质后,遂成
    为四度空时之结构体,而有结构能。
  此结构以各种形式,如强、弱作用、磁场、分子晶体、生命、感觉等,同样以量变
  进而质变的过程,逐一衍生为更复杂的结构,并增进了能量转换的时空效率。
    不论其形式如何,当结构体受到环境能量的作用,必然产生因应的反作用。兹
    假定此作用即能量变化之「目的」,则该「目的」可以约束或释放该结构体所
  占有空、时之动能,对宇宙结构而言,称「结构能」。
  由于各结构体所处的时、空条件不同,故其目的迥异。以目前宇宙进化的各种证据
    来看,显然是由超微的粒子、朝向时空的整合进行。也就是说,各结构体之时
    、空范围扩大,其目的渐趋一致,是谓宇宙的「大目的」。
  人类目前居于此一层次结构之顶点,是因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需要利用各
  自的「经验概念」沟通,再由经验累积成为共同接受的知识。知识的结构具有
    能量组合的效率,加速了大目的之演进。其策略即以每一个体之「私」,追求
    知识以满足欲望。当人之「被利用价值」达到边际效益,亦即人与人之间关系
    逐渐淡薄,自由之个体摆脱了团体的束缚,知识成为私产之时,人类社会即开
    始崩溃,新的时代于焉来临。
  每一种层次结构的稳定性,端视整体的凝聚力与个体能量之大小而定。量子力学的
    由量变以迄质变,正是基于能量变化的速度,当个体之能量变化大于整体时,
    质变已不可避免。是以,当人体免疫能力降低之时,即为癌细胞独立之始;国
    家、社会对个人失去控制力时,即为革命、独立的契机;当人类层次结构在知
    识的侵蚀下,人各为己,则可断言,已近癌症末期矣!
  人类之归途,老子早已了然。全本《道德经》,无一不是在暗示人类之愚昧、无知
    、自掘坟墓。以智能学推断,取代人类之另一结构体,必将是无私、无欲,具
    有无限时、空,能应用各种知识者。
  至于宇宙的真相,在人的立场,仅能以一种象征的模式,随机应用。根据统计学家
  研究的结果,各种现象如采取两个相对之性质为参考数据,其出现之频率,都
    可以用正弦曲线表示,其平均值居中,数量最多,偏向两极端者则递减至零。
  如下图:
  N │
   │
  数│
   │
   │
  量│
   │
  0 ┼─────────────┼───────────────┼
   下极限      平均值        上极限
  图中上下极限可以假设为任何概念,其中各种变化,可设为比较参数。至于分布数
  量,则视采样而定,采样越多,正确性越高。
  以人智为例,由曲线分布可知上智下愚者极少,中等最多。其余如身高、体重,甚
  至美丑、贫富等等,无一不可以此图表示。
  由于字宙的能量变化无穷,但却不论任何现象,都不离此一分配模式。后文一再提
  及的均衡观念,即以此平均值为「守中」。而为求守中,老子的立场,则经常
  自居于「下极限」,亦即柔弱、虚静。在动态的变化中,因为已处于下限,故
  不论产生什么结果,都必然趋向平均值。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