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极品欣赏网手机铃声 | 电影下载 | 经典FLASH MTV | OICQ资料 | 幽默笑话 | 美女写真 | 星座命运 | 搜索大全 | 畅销书热卖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四、“残酷教育”——技能时代的悖论



  4.1 《成长的烦恼》冲击波

  《成长的烦恼》是美国的一部关于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的电视连续剧。从80年代后半期首播至今,一直是我国电视观众喜闻乐见、极受欢迎的热门片子。它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不仅因为剧情幽默,对话精彩,情节一波三折,令人回味无穷,更因为它反映了美国社会、学校、家庭对于青少年教育(包括儿童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对我们现行的青少年教育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成长的烦恼》电视剧像一阵清新的风,令我们耳目为之一新。围绕《成》剧的冲击波,上海有关专家对此作了论述与分析。
  《青年报·学生导刊》主妇姚明强: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喜欢看《成长的烦恼》,首先就被它的民主、幽默、快乐吸引住了。他们希望能够松懈下来,因为这里有个文娱片的基本功能在里面,我们如果自己拍的话,是否也能在内容上更民主化、题材的更加生动方面多下点功夫,不要再来一遍又是很沉重的,这么看起来就是很累。张弘、富敏已经做了很多调色板了。所以《十六岁的花季》出来以后,轰动了一阵子,但是不一样,包括小鹿纯子,去年我们搞讨论,他们对小鹿纯子的评价很有劲,要像她那样,怎么对家长,怎么对妈妈,怎么对同学,怎么对待学习,要像她一样发奋学习,晴天霹雳,还是这些东西。但是《成长的烦恼》提供的空间更大。现在孩子的烦恼大概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关起门来,自己家里的事;第二个是学校里;第三个是除了家里和学校里之外的社会上的烦恼。这个烦恼是无奇不有的,我们每期都有新的内容,比如说家里,主要是代沟,父母不理解,包括有话不愿对家长说。宁愿跟朋友说,他宁愿交笔友,交一个不认识的笔友,把什么话都说给一个不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他不会去干涉他,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苏颂兴:《成长的烦恼》所体现的教育方法,以及两代人不同的观念的交流对我们今天现实社会有借鉴意义。反面意见也有一些,主要是这两个内容,一个是感到这个电视剧把美国社会消极的情况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出来,第二个就是感到这是中产阶级的文化背景。我们中国不可能光做到这一点,不可能做到的情况在我们中国宣传有什么价值,因此针对这不同的意见,我想提个建议,教育台在放这个片子,既然青少年中间包括家长和社会有那么大的反响,是不是在放电视剧的中间,比如说一星期放六天,第七天星期天,来一个对这个片子的点评,这个点评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学者对这部片子的看法,对美国社会青少年状况的介绍,甚至也可以安排一次青少年对这个问题不同的认识、观点的发表,通过热线电话打进来。
  我这个想法是从滑稽王小毛广播剧想到的,这个广播剧就是星期天点评,这个点评都是听众来参与的。因为安排这么一个点评节目的话,也放在7:00至7:20这个正常时间,作为一个内容来介入的话,那么青少年也肯定在这个时间打开来看,怎样来理解片子里反映的内容,我们的父母和孩子,应该怎样来进行沟通。这样我想,把一个立体的全面的美国家庭和社会展示在我们青少年面前。我想这样不仅是解决教育方法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我们可能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不同差异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就谈这几个建议。
  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薛素贞:我觉得他们的教育和我们有很多区别,常认为听话就是好孩子。他们就不是这样一个情况,很尊重孩子的个性。他们家有四个孩子,我也有三个孩子,相比之下人家家庭生活很有生气。孩子可把妈妈的衣服穿了一件又一件,就像时装表演,觉得很得意。那第四个孩子,抱在手里,一不小心,把妈妈的眼睛戳红了,如在我们家的话,一定要骂孩子了,可这家里觉得孩子天真,反而安慰这个小女儿。从《成长的烦恼》来看,因为中西方文化背景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也那样的话,家里乱套了。有一个看法,就是这样的家庭才是真正的家庭,气氛很和谐,这样就适应个性发展。孩子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像我们现在的家长,要孩子按他的意愿走下去,否则就不是好孩子。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邵敏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最大的烦恼实际上就是教育制度。从上海来看,我看到孩子现在生活条件都很好,和我们小时候念书不一样,因为那时孩子的烦恼不多,而现在的孩子我觉得已经没有童趣了。我们的孩子如何在现代社会转轨时期能健康成长?现在讲素质教育,理论上说得很具体,嘴上说得完整,纸上写得完整,都是容易做到的,但实际的确是比较难的。《成长的烦恼》中的小孩不担心这一点。因为他那里的教育制度是真正的宽松。我们这里家长观念有问题,你为什么不放开思想?小孩今后能读到怎么样就怎么样。
  人口研究所所长孙常敏:烦恼是多样化的,在贫困地区,孩子没有书念,没有穿好的,吃好的。他产生的烦恼和城市不一样,城市和城市间的烦恼是多样化的。这有待我们今后加以研究。
  上海的人口已经出现了负增长,现在的独生子女将面对的是四个老人。实际上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对老人的抚养责任加重,这样烦恼也会增多,也会多样化。我们搞精神文明建设和孩子成长有什么关系?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孩子的素质。这个素质可以包括几个方面:(1)爱国、爱家、爱人的精神,这是最起码的。(2)学习态度的问题。(3)生活道德的问题。从这三个方面可以去衡量一个孩子,孩子的素质怎么样,素质确实要加强,而教育对象实际上不全在孩子,往往还包括家长,成年人行为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对于《成》剧,专家学者、平民百姓都各执一是,见智见仁。无论说与不说,或者说得怎样,它的收视率之高,便说明了人们对于青少年教育关注之心的迫切。从青少年对它的偏爱,也可见他们对于快乐与轻松、独立与自由的渴望。

  4.2成功模式批判

  “成功模式”简介
  学生在学业方面沉重的心理压力乃至焦虑心态是如何形成的,除了沉重的学业负担,还直接与学校、家庭盲目地推崇倡导“追求成功”的观念与教学方法、行为模式有关。
  以下是一段从某本著作中摘录出来的文章,从文中我们可以窥见“追求成功”的具体行为模式:

  ①舒达、蒋长好主编:《素质教育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274页。
  追求成功的学生认为学习的成败完全取决于“内在控制轨迹”,他们把学习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把学习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避免失败的学生却认为学习的成败取决于“外在控制轨迹”,他们把学习上的好成绩归因于任务难度低或碰上好运气,把学习上成绩低下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差。不同的归因对后续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影响是极不相同的。追求成功的学生既然认为成功是自己能力和努力的结果,失败只不过是需要作出更大努力的鞭策,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导致进一步成功。至于避免失败的学生,当失败时会消极地接受和看待失败,认为自己本来就不具备学习成功必须拥有的能力,不是学习的料子,因而努力也是徒劳的;当他们成功时,又认为这不过是一种运气、碰巧、机遇,因而成功也不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能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所以,不管面对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反应都是消极的,无所作为的。
  学生学习的心理倾向、行为模式无论是追求成功的还是避免失败的,都是由学生对学习成败的不同归因倾向(积极的归因倾向——内在控制轨迹决定学习的成败;消极的归因倾向——外在的控制轨迹决定学习的成败)而造成的。它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直接影响着自我价值观、学习信心、学习积极性和对前途的期待,导致学习需求、学习动因增强或降低。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成败的归因倾向是积极的,他就会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只要勤奋努力就可取得学习上更多更大的成功,从而构建起一种满怀成功的信念,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的学习心理素质,形成“追求成功”的学习行为模式,并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和加倍的努力去对待哪怕是更困难的学习任务。反之,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成败的归因倾向是消极的,他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失掉信心,整个身心被一种可怕的“失败感”笼罩。学生一旦形成“避免失败”的学习心理素质和行为模式,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应该强调指出,这两种以其固有的独特方式影响着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学习行为模式,集中体现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学习情感、学习意志以至性格等非智力系统的心理特征及其活动的倾向性,对他们的心理素质以至整体素质的发展和个性形成有着深刻的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小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青少年,其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归因倾向是可以改变的,学习心理素质和行为模式是可以定向培养的。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培育学生“追求成功”的学习行为模式和学习心理素质。

  这篇题为《“追求成功”的学习行为模式》的文章,仅仅是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倾向来谈论“追求成功”模式的培养与训练,却忽视了“追求成功”最基本的人的发展本能与人的行为动机的根本问题。而积极地引导学生建立高尚正确的理想,使之内化成自己道德上真正的需要,顺应科学的人生心理发展特点,使学生在智、能、体、德、心理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积极上进、热爱生活、身心健康快乐的人,才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根本着眼点。
  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很难看清楚它所推崇的“追求成功”的行为模式中,“成功”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是指优良的分数,还是努力学习的状态,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或者还有其他含义。假如仅是指“分数”,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很可能又落入“应试教育”的传统做法。如果是指学习状态,那么我们更有必要去讨论研究学生们关于学习与成功的动机状况。因为动机是学习心理与状态的更直接更本质的驱动力。

  学习需要分析

  学校学习是独生子女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因此,考察他们的学习需要是研究独生子女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需要大致可分为四类:
  
  在这四类中,“认知需要”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在动力,体现了积极的人格特征。但是从上面这张调查表格中,它得到的百分比最低,只有30%一37%。这一组数据是值得人们特别关注的,因为在青少年期,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而“认知需要”这一项,独生子女的得分相对较低,说明了以往的应试教育并没有得到大部分青少年的认同,没有内化为他们个人真正的发展需要。有的中学曾让学生在“学习目的”栏中从(1)为祖国;(2)为人民;(3)为老师;(4)为家长;(5)为自己这五个选择项中勾选出自己的主要学习动机,其结果,大部分人都勾了“为家长”与“为老师”,几乎没有选为自己的。假如一个人的学习或工作目标中,不能把为社会、为他人的动机与为自己的目的结合起来,那么将如何保证他具有持久的毅力与高度的热情呢?我们暂且不论这种应试教育的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否适合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单从驱动力上来看,已呈现分离现象。因此,对于一个自身不具有求知需求的人来说,“追求成功”的模式是离题万里的。即使他被家长与老师的外部压力驱赶着走,被内心争胜好强的自尊心所激励,被竞争时代的生存压力所支配而被动地“克服努力”,这种积极性是不会持久的,他的心情是沉重的,丝毫也不会有愉悦的体验。
  如何为独生子女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宽松的心理环境,如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发自内心的学习目的,则应该是加强素质教育的明确目的之一。

  成就需要分析

  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的研究报告中,从五个方面调查和分析了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状况:人格发展需要;自我接纳程度;道德自我评价;学习需要;兴趣爱好
  ①《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6)》,中国青年出版社,第201页。
  其中“独生子女人格需要”依次分为:亲和需要;持久性需要;扶助需要;成就需要;谦卑需要等。然而,“成就需要”栏目所显示的数据,却令人们深感意外,因为成就需要较强的独生子女比人们想象中的要少得多。32.5%的孩子在低分组,高分组只有12.8%。为此,有关人员认为,成就需要在现代社会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多数独生子女的成就需要不很强烈,这是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父母对独生子女期望值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孩子们的成就感理该很强烈,却又为什么反而低下呢?
  依我之见,恰恰是父母与学校对独生子女期望过高,才造成了他们这样的心理状况。而从所谓的“成就需要”低下的状态中,我们可以发现独生子女群对传统与现实的批判性与独立性。促使他们具有如此安然态度的有这样几种原因。
  1.与父辈人价值观念的不同,因而对“成就需要”的内涵认定不同。独生子女已不会简单地认为权位、荣誉、金钱是成就与成功的体现,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认为职业胜任愉快、生活轻松舒适、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健康快乐便是他们所理解的“成功”。
  2.出于“自我保护”动机。在“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下,成就需要越高,“失败”可能就越大。因此,为了避免“失败”的挫折与创伤,独生子女的“低成就需要”其实也是自觉或不自觉,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动机驱使形成。
  按目前的成功观念与成就感觉,在学业上假如是以考入名牌大学热门系和专业为成功标准,那么在整个独生子女群中成功者只能占有5%的比例,而其他青少年必以“失败者”自称。在职业方面,假如以高位、重权、高薪、显赫、轻松、风光为成功,那么在这种成功观笼罩下“失败者”会更多。正因为独生子女们以他们特有的敏锐与超脱预感到了这种事实,他们中有些人便放弃了千军万马竟走独木桥的竞争,选择了更适合个人特点发展的人生道路,以支撑自己平凡而普通、轻松而快乐的生命与生活。相对于现行的“应试教育”特点,他们的平凡选择其实是一种明智。
  3.对未来生活怀有信心。与父辈们相反的是现代独生子女是在物质优裕的环境中长大,因此在基本生活与今后的就职方面他们不具备忧患意识、创伤感及危机感。也即是说,他们对于个人的未来生活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前景抱着乐观心情,怀有充分信心。在这种前提下,成功与成就概念一般而言仅仅是与物质生活更丰富、精神内涵更充实相关联,而非与“生死存亡”相关,因此,独生子女的追求成功心理比起上代人显得大为逊色。但是这决不是说他们因此放弃了学业与工作的努力,他们是积极努力的,但他们都是心平气和的,他们对自己与社会的未来怀有信心。
  同样,“成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驱动机器,“成功”的金杯中盛有身心需要的许多普遍与特殊的养料,但是建筑在精神荒芜、物质匾乏基础之上,为生存而作的“背水一战”、“孤注一掷”式的*赌注”都未免太残忍。难道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这种焦虑与危机感吗?

  何为成功

  “成功”与“成就”像一只永远灿烂的金色苹果,诱惑着人们永不停息地追逐。成功也许是世人生命中的目标,没有人能彻底割舍它。尼采因此把这称之为“悬挂生命之结的钉子”。所不同的,则在于人们对于成功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与界定不同而已。
  一般说来,成功有“世俗的成功”与“人生的成功”之分别。世俗的成功主要以外界社会的认同为准,例如名利、地位、荣誉等,一类是以个人的感觉为主要尺度,以学人而言,古有陶渊明,今有钱钟书。以普通人而言,有人以“老婆、孩子、热坑头”,不缺开门七件事为满足;以女学生而言,有学业甘居中游,但求修个好性情,有副好容貌,有个安稳职业,无忧无虑、无风无险度人生的打算。但是这两种成功是互相关联、互相转换的。刻意追求不到的东西在你松弛之时意想不到地出现,有人戏称为“一不留神就获得了成功”。
  成功虽有“世俗”与“个人体验”之分,但成功的感觉应该是一致的,即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创造力得以发挥,自我价值认同与社会价值认同基本趋于一致,自我感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个人生活是真实的,快乐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因而也是真正成功的人生。

  快乐是心灵的终极关怀

  我们又要回到“素质教育”这个话题上来。素质教育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仅在学业与分数上的成功。
  快乐心情既是体现个人感觉的一种情绪,也应成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一个共同目标。获得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卓越的智能的体现,因它集中地体现了个人对环境,对自我,对将来,对过去的自然和谐、率直的接纳。
  感受快乐是一种综合能力,具有好心情才能有热情,而热情是支撑人生的最积极、持久的动力。
  追求学业是为了追求职业发展,使个人意志与潜能得到更充分的舒展。但是为了追求学业使个性与生活受到压抑与扭曲,甚至走向“成功”的反面,那就是舍本求末、颠倒是非的愚昧与残忍。这里面,不仅仅是一个追求成功的方式问题,更主要还有一个关于成功的观念问题。
  我喋喋不休的诉说,全在于希望教育者能理解心情、心理与成功的辩证关系,而不能快马加鞭求成心切。一旦导致了孩子们产生心理障碍,不但难以感受快乐,而且高成功更加遥远。

  4.3取消重点初中——减轻学生压力的关键措施

  最近几年实行的小学毕业生免试对口升入初中的升学制度,是为了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一个关键措施。重点高中与初中脱钩,可以让绝大部分的初中生在相对和缓的环境中学习,而小学毕业生也可避免过早进入人生“第一次冲刺”的拼搏之中。然而,有一些学校却热衷于办各类的“特长班”。某区原来只有几所学校兴办“特长班”,至1998年却有一批学校要求申办特长班。
  一些学校为何对办特长班特有兴趣呢?据记者观察后发现,一些学校对对口入学的生源质量不满意,希望通过办特长班来进行“曲线选拔”,以便挑选好的学生。校方认为,利用特长班的牌子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声望。但是,有些学校招生特长学生、举办特长班的真正含义,是为了提高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比率,将其当成提高重点高中升学率的“冲锋班”。显然,这种“特长班”已异化为“提高班”,成为初中中没有重点学校的“重点班”。
  ①《文汇报》1998年5月26日教卫新闻版。
  学校想方设法办“特长班”,是因为有相当多的家长看好“特长班”,他们为孩子进入特长班而费尽心计。
  一些家长对取消重点学校抱有深深的遗憾。由于有特长班招生,目前家长利用双休日送孩子进艺术类学校学习的人数不断在上升。有一所小学的6个班,有6成以上的学生都在双休日上艺术班。在一次团市委举办的“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的咨询活动中,有近一半的家长都在询问有什么好的初中学校,怎样进特长班。事实上,有许多家长让孩子进入特长班的真正用意是把它作为进入“提高班”的“敲门砖”。这种心态,说明了家长们尚未能理解与接受初中免试入学、重点高初中脱钧的措施,及此教改措施的真正含义。部分家长仍然通过各种途径,对子女施加压力,期望能够接受优秀教育,为进入重点高中打好基础。
  为减轻全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1995年4—6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办公室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经过联合调查,确立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16字方针,即“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立足长远,着手当前”。据此,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采取了七项措施,抑制了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愈演愈烈的势头。第一,继续贯彻并完善有关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行政规定,并依法加强行政管理与督导检查。第二,配合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改革,适当减少教学活动总量,调整课程结构,降低教学难度,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第三,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四,积极推广“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先进经验,引导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第五,正式启动薄弱学校更新工程,加强对中小学的标准化管理,逐步缩小校际差距,积极缓解择校竞争的矛盾。第六,进一步改革初中入学和高中阶段的招生办法。第七,加强学校文体科普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业生活,活跃学生的身心。

  ①上海教委主编:《上海教育年鉴(1996)》,上海教育出版社。
  4.4愉快教育

  说起“愉快教育”,人们对上海一师附小原校长倪谷音老师在80年代中期倡导的“愉快教育”教改实践记忆犹新。
  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改革有三个基本特征可以概括:
  其一是在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上,强调愉快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他们的办学宗旨是“让孩子们都有幸福的童年、美好的心灵、创造的才干、健全的体魄、活泼的个性”。
  其二是在受教育者发展的内外因问题上,强调在需要层次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这一深层次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的做法,是尊重学生、民主办学思想的体现,是在教育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而不是纯粹偶然的选择。
  其三是在处理教育中知、情、意关系问题上,强调以愉快为核心的各种积极情感与认知的互促,达到知、情、意并茂。如何恰当把握和有效协调教育中知、情、意三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及其改革能否优化的重要问题。它不仅涉及办学者的教育思想,而且直接决定教育的操作点。上海一师附小的具体做法是在注重发挥愉快、兴趣、美感、爱等多种情感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又重视认知,提倡“实、广、活、新”,形成“从情感着手、知情意并重”的教育格局。
  正像上海一师附小在“愉快教育”的总结文章中所论:这是在教育实践中探索、总结的经验,而并非是偶然的选择。“愉快教育”的提出,正是在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进入关键时刻,人们对现实存有困惑,都把对未来的憧憬投放在孩子身上,致使一代独生子女身心满负压力的焦虑现状之中。也可以这样认为,愉快教育是有识之士对社会转型时期残酷教育现实冷静的思考与积极的举措。虽然它的推广实行未必尽如人意,然而它毕竟被社会认可,作为正式经验被力推实行。这充分说明了在十多年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反思应试教育的种种欠缺。
  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在宏观上早有确定,但当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在日益严重地扭曲学校教育的根本使命。学生们被沉甸甸地书包压得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充塞在他们青少年时代头脑中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青少年心理疾病患病率增高,家庭中代际冲突加剧,随着家庭亲和力的弱化与冲突的尖锐,青少年行为问题也有所增加,孩子们离家出走、逃学溜课现象增多了……
  为减缓学生学习压力的“愉快教育”,在国外是1976年后普及的。它是在美国教育影响下,在英国最先产生的。据日本的《周末新闻》报道,当时英国公立小学约70%的低年级学生,约50%的高年级学生接受愉快教育。后来传人美国,又被称为“开放教育”:学生们在上课时可以走来走去,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谈笑、玩腻了游戏可以去看图书、听音乐、看戏剧或参加其他活动,没有上下课铃声,整个学校是一个开放的、愉快的教育空间,具有一种温馨的、自由的氛围,在这里学生是放松的、自信的、愉悦而温暖的,这就是愉快教育要求创设的感情环境。
  对于这类“愉快教育”,也有人称之为“非正规教育”,这是相对“传统教育”而言的。传统教育一直把小学生的谈、写、算的基本技能看作是极其重要的任务,非正规的愉快教育也重视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只不过是在活动中实现,其效果往往比一传统教育”还要好,因为愉快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与积极性。
  虽然70年代国外的愉快教育与中国80年代的愉快教育的推行在起因与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其减缓学生心理压力与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科学研究表明,愉快对于学生发展具有一系列积极的影响:愉快有利于学生消除逆反心理,以更开放轻松的心态接受教育,从而促进外部教育要求和内容的消化;愉快有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愉快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增进身心健康;愉快有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人际交往,促成良好的人际氛围;愉快有利于学生丰富情感生活,发展各种高级情感;愉快有利于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人格特征——新时代的人格基调。
  愉快本身应成为教育的目标之一。这种认识是与我们的社会制度相符的。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每一个公民都能愉快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其中也包括青少年的学校学习生活。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真正愉快、幸福是以全面发展为必要条件的。因此,对于一个青少年来说,离开了素质全面发展的方向,就不会获得真正的愉快和幸福。
  也许每一位家长与教师在主观上都是想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的,然而却因为人生观、价值观与代际间的差异,才使得彼此之间对快乐与成功的理解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我们现在想做的,就是力图通过沟通与讨论,使人们对何为快乐、何为成功有着更为相近的认识,掌握更具操作性的方式。

  4.5成功与健康的选择——教学尖子的心理疾病

  学生们把高中三年的夏季称之为“黑色的七月”。因为青春智慧的承诺,每每在“黑色七月”兑现。对于高三的学生,七月尤其关键,倘若不幸被七月考场“黑色霉弹”击中,无疑等于人生持续发展在起跑线上夭折。
  人们对一般高中生的辛苦与紧张也许还有所了解,但对于重点中学重点班内“淘汰制”学习方式的“残酷”,却是难以想象的。

  “强迫担忧”的警示

  一对装扮得体的中年夫妇领着一个体格魁伟、行动却迟缓得近乎呆滞的儿子前来咨询中心治疗。虎背熊腰的儿子已是高二的学生,当被问及是否需要先单独谈话时,他不加思索地回答:“不用不用,我的这点事他们全知道。”
  他的咨询是从他讲述自己的“强迫观念”开始的。
  从高一开始,他就发现自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心理:常在照镜子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嘴唇上,嫌它长得太厚,“为什么它会是这种模样而不能更加美一点呢?”他会为这个念头而苦恼,并因为它的苦苦纠缠而痛苦。
  这种“强迫观念”的出现大大地阻碍了他的学习进度,并干扰他学习的效果,使他为之焦虑恐惧。然更令他惶惑的却是一念未绝,一念又生。现在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鼻子上,对着镜子他总是怀疑自己的鼻子是歪的。“如果再移过去一点点就好了。”这样的念头会纠缠得他头脑发胀,眼睛发花,甚至于精疲力竭。再到后来,他变得坐立不安,常怀疑自己的脊梁是否有病。有时甚至于会想:是否生了白血病?
  “你这类念头出现的时候,是否你总是在捧着书本读书或者是做习题?”我向他提示。
  “是啊,你怎么知道!”
  因为强迫观念或行为的产生,既是被压抑了的正常愿望的反弹(反抗),也是对智能与心理压力超负荷运转的警示。因此,根据他的强迫观念的内容,我们可以推测出他潜意识里面对美的呼唤,而对自身形象的追求又与渴求异性交往的要求有关。
  他却一口否认:“不,不,我从没有过这样的念头与愿望,我一心只想攻我的数学堡垒……”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青春生命中应该拥有的一切:友谊、欢乐、爱的萌动等,竟被残酷的学业竞争冲击得无影无踪,连自己也相信是“从未有过”这样的念头,可见这压抑有多彻底深刻,这“意志”是多么坚强。可是,心理科学有其规律不能超越,谁完全忽视它,就会得到惩罚。各类精神病(包括强迫症)就是心理科学对违背它规律者的惩戒。
  从他强迫症的发生时间与形式上看,是受到由潜意识支配的对他“刻苦学习”的干扰。具体表现为在温习功课时,强迫念头特别强烈、顽固。他“努力学习”已成习惯,主观上丝毫不觉得苦,但客观上高强度脑力操作的高度紧张已使他的神经与心理难以负载。因此,潜意识便通过“强迫症”的方式,使其不得不停止学习与思考,而把精力转移到对于疾病的防治上来。这其实也是无意识主导的一场“缓兵之计”,以解燃眉之急。

  “武土道”精神为何失灵

  谈话到中途,他看看左边的父亲,又看看右边的母亲,有欲言又止之难。我又一次问他是否需要单独会谈。他稍一迟疑后,便说道:“这些话我甚至未告诉父母亲,也没什么大不了,今天就一起端出来吧……”
  他说道,最近以来,他开始为自己的个子长得太高而遗憾,他讨厌自己不像日本人那样有着矮厚敦实的身体,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具有日本武士那样坚忍勇猛品质的人。
  “你是否对残酷的学业竞争持否定态度,并且因为身不由己地跻身其中而感觉不到生活的意趣呢?”
  “也许是的。在考高中的那些个日日夜夜,累得摇摇欲坠的时候,我便是用感觉中的“武士道”精神来支撑自己的精神。想到他们无坚不摧的勇猛,想到他们不成功便成仁的壮烈,我的精神也会因此而振作。一直到现在,我仍希望自己是个真正的日本武士,充满勇力,傲然于世。”
  “你不觉得你的学习动机有问题吗?”
  “是的,有时候我会觉得苦行僧似的读书是无价值的,因而是无望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与自身价值的体现,假如没有学业竞争,我已无法想象青春生命该如何度过……”
  除了学习,他已不知生命还有其他意义。为了达到走向成功的目的,在沮丧与松懈之时,他便为自己树立起了偶像,这个偶像便是被武士道精神浸润的日本古典武士,他需要依靠象征着力量与悲壮的“武士精神”,支撑着他度过艰苦卓绝的黑色七月。他最终考取了重点中学的数学重点班,然而那种对“武士精神”的依赖,已作为一种心理习惯存在。这种精神暂时地给予了他心理上的庇护与寄托,却终于成为挥之不去的恶梦干扰破坏着他的生活。因为,这本非真正的学习与发展动力,而只是濒临危机时的救命稻草与心理安慰。

  残酷的淘汰学制

  当初他考进了这所重点中学以后,又力挫群雄、过关斩将进入了该学校的数学重点班。这种幸运使他欣喜若狂,无以言表。他满怀喜悦地进去,顷刻间就变得高度紧张,因为这里实行“淘汰制”,即每个学期考试以后必定要淘汰一部分人,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高中最后一个学期,淘剩下30名学生。
  说这是一种残酷的竞争,是因为这种淘汰不是以一种既定的目标为准绳,如是那样,“明码标价”,学生便有了努力的方向。这种淘汰是要建立在别人的失误之上的,“只有你的失败,才是我的成功”,这种“你死我活”、“你留我去”的竞争制度,耗尽了学生的元气,使他们为存有的那一些希望,终日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输不起呀,体体面面的进来,灰溜溜地出去,有什么颜面见人。再说,为了实现脐身30名之内的目标,我们已经耗费了许多,好不容易熬到了高二,眼看胜利在望,我们又怎肯轻易放弃努力。”
  一旁父母焦虑与遗憾的诉说,似乎组成了二重奏,一句一句地刺激着他们已是非常沮丧的儿子,也一下一下地叩击着我的心。
  竞争的焦虑使人们无视明显的危机端倪在“成功”与“崩溃”的零界点上,他们铤而走险依然选择成功,而不顾危险迫在眼前。
  现代社会中有一部分人为何变得如此小气,如此狭窄,只能赢不能输,要在“成功”的光圈中生活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健康离成功更近

  他还是坚持着说自己只能进不能退,一定不能被淘汰。
  但是我却劝告他不必对“淘汰”耿耿于怀。按照他目前的状态,学习的能力大大减弱,人不敷出,事倍功半,按照他的疾病趋势,还有继续恶化的可能。倘若他不能及时地调整心态,调整目标,调整学习方式,继续拼搏,他可能会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那是一种被不如人意的学习效果激怒的绝望——眼看离成功越来越远,淘汰既是必不可免,那种绝望与放弃的心情也许就会乘虚而入。
  我劝他们“后退半步,海阔天空”。
  可他们说“兵败如山倒,一旦后退便不可收拾”,他以后的人生将会怎么样呢?
  他们误解了我的意思,我所谓的“后退”只是指在心理上与战略上允许自己“失败”,而非在战术上——学业方面的放弃。这种“后退”更多的只是卸下了心理包袱,作好“输”的准备,有恃无恐轻装上阵而已。“只能赢不能输”,常有可能把自己逼到了绝路而妨碍智能的发挥,去掉了“成功”的负担后,反有可能在轻松状态中开启潜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假如某种“成功”需要以健康为代价,人们将何去何从?
  他们带着问题前来寻求帮助,我也提了问题让他们带着回去思考。在社会转型的大变动中,个人也要有些宏观思考,以免被琐碎的得失障目而失却了维护正常生活的能力。

  4.6青少年期易发的心理疾病

  最近几年,来求询的人群当中,可称得上患心理障碍的比例越来越高。其中青少年患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青春期心理障碍者居多。而陪伴子女前来求询的家长们,相当一部分人既不理解孩子的心理疾病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他们的心理疾病如何形成,因此便出现了或者是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疾病,或者是过于紧张,对心理疾病产生恐惧心理。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把青少年期易发多发的心理疾病症状作个大概的介绍。
  青少年期主要心理问题
  ①彭剑飞等编著:《心理医生》,重庆大学出版社,第657页。
  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是由心理因素引发的一种心理疾病。其症状表现为孤独、不愉快、忧虑、悲伤、失望和精神痛苦,心境常处于病理性的低下或恶劣状态。据有关报道,14—16岁的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4.7%。少年期患病率的增高与青春期生理反应有关,也与成长的外部环境与心理刺激有关。
  青春期焦虑症: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患者以焦虑情绪反应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青春期是焦虑症的易发期,这个时期个体的发育加快,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个体对自己在体态、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诸如女孩由于乳房发育、月经初潮而紧张不安,男孩出现性冲动、遗精,手淫后自悔自责,这些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情绪及行为带来很大影响。他们往往由于好奇和不理解而恐惧、紧张、羞涩、孤独,并陷入自卑和烦恼中,还可能伴发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口干厌食、心慌气促、神经过敏、情绪不安、体重下降和焦虑不安等症状。这类病症在精神科常被诊断为青春期焦虑症。
  神经衰弱症: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神经疾病。多发生在青少年求学与就业时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发病率远比其他人高。患者常常情绪不稳、失眠、乏力、抑郁寡欢。有时发生知觉错乱现象,对极重要的事物会茫然无所知觉,对声音极度敏感,即使轻微的声音也会使其惊恐得心跳、冒汗。这类患者往往忧虑过多,学业、职业、前途、名誉、地位、婚恋等问题总盘旋于他们的脑际。
  社交恐怖症:社交恐怖症通常起病于青少年期,男女都可能出现。青少年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有些青少年一到具体交往时,就出现了恐惧反应。表现在不敢见人,遇生人面红耳赤,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把自己孤立起来,对日常工作学习造成极大妨碍。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因心理紧张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歇斯底里症:精神医学把容易导致歇斯底里反应的人格称做歇斯底里人格。具有歇斯底里人格者在某种精神刺激下,容易发生歇斯底里症。这类人的人格特点是人格发展幼稚,不成熟,情绪不稳,容易感情用事。有过分的幻想,容易把幻想当成现实,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在乎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照顾,以过分做作或夸张行为引人注意等等。青少年由于学习或工作压力、家庭或社会生活的不良因素影响,加之自身心理发育不成熟,容易患歇斯底里症。
  强迫症:强迫症又叫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它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不能自行克制的观念、意向和行为的存在。病人虽能意识到这些观念、意向与行为是毫无必要、毫无意义的,但就是难以将其排除。它既有自我强迫,又有自我反强迫,是一种典型的冲突疾病。在前来求询的青少年中,此类心理疾病并不鲜见。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
  ①“上海‘九五’社会发展问题思考”课题组:《上海跨世纪社会问题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213页。
  中小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对全国76所学校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检测后发现,约有32%的中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
  据上海市1994年10—12月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N=1684人),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5.43%,其中男生为19.75%,女生为10.70%。高中生为13.09%,初中生为9.1 0%,小学五年级为23·20%。
  中小学生的主要心理障碍是神经症状(忧郁、强迫、焦虑、思维障碍)占42.86%;行为症状(违纪、攻击、残忍、自伤)占22.1 6%;社交障碍(交友不良、社会退缩、不受欢迎)占15.93%;躯体问题占12.09%;性问题占6.93%。五年级学生检出率最高,显然与他们正处在紧张的升学竞争阶段、学习负担最重有关(姚鑫山,1994)。
  青少年期心理的产生,与整个社会文化潮流有关,与生长中的具体家庭、学校环境有关,与青少年个体心理特质有关。然而表现在学生身上的各种心理问题却直接与学业负担过重有关,虽然“学业负担过重”是社会文化潮流、价值观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综合现象的体现。
  过重负担对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骨骼的阶段,课时太多,作业太重,学业负担过重,会产生疲劳感和心理障碍。脑神经受到损伤,性激素就低,对心脏发育不利。
  过度竞争是造成当前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激烈的竞争,人际关系的淡漠,环境污染。使生存环境恶劣,他们在享受父辈们从未享受过的丰富的物质及精神产品的同时,也正在承受着父辈们想象不到的精神压力。
  过高期望是对青少年的“精神虐待”,易造成他们心理扭曲和损伤。高期待已成为困扰我国未成年子女父母的主要情结,剧烈的择业竞争迫使上海的学生和家长作出这样的选择:如果自己孩子不能进入高一层次的学校深造,将来就业时将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难以与外来就业者相“抗衡”。因此,有90%的家长期望子女能进入大学深造。
  上海的调查表明,几乎是100%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情”是孩子学习成绩好,而“最恼火的事情”则是孩子学习成绩差。不难想象,这种心态对孩子将意味着怎样的精神压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错误教育方法是对孩子的“精神虐待”,其危害远大于娇宠溺爱,甚至于体罚。“精神虐待”有多种表现:(1)有些家长以警告、恐吓、揭短等方式对孩子实施精神压力以治服孩子;(2)还有些家长故意贬低自己孩子的能力,总是以别人家的孩子的长处来比自家孩子的短处,并且是用讽刺挖苦的形式,使孩子自惭形秽,从小产生自卑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自尊心从小就受到挫折的孩子,会出现很多心理与行为上的障碍,诸如自我否定、缺乏爱心、焦虑等心理疾病,长大以后会出现社会适应困难和人际交往障碍。
  过分保护导致如今青少年的某些生理、心理机能退化。社会的变迁,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改变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周围的一切天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些家长一方面在学业上拼命给自己孩子“加压”,另一方面又为其在生活上尽可能地创造丰裕的物质条件,这便导致了一部分孩子大脑发达,四肢无力,青少年人体中的某些机能正在逐步退化。因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几乎不用克服什么困难。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用于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
  现代心理、教育的研究以及大量的调查表明,如果忽视了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在青少年期甚至在儿童期,会出现一些心理倒退现象:如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做事被动、消极、胆怯,显出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幼稚,适应新环境能力差,自私,只求别人照顾,不会关心他人,责任感低下,情绪波动大,易走极端等。如果在此基础之上,受到意外的刺激或者遇到挫折,心理疾病就会产生了。导致心理障碍的温床是个人脆弱的意志与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由青少年成长中的外部环境与父母素质熏染而成。所以,要纠正和矫治心理疾病,首先要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的更新、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家长素质的提高做起。
  “上海‘九五’社会发展问题思考”课题组所著《上海跨世纪社会发展问题思考》一书,在“青少年问题”这一章节中,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针对青少年心理重负,建立“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培养青少年“挫折耐力”。
  当代青少年既要应付快速变化,紧张繁重的学业生活,又要面对各种竞争所带来的挫折、困难与失意,这就必须有足够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需要从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两方面加以考虑。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挫折耐力”,抵御心理压力。现代大城市的青少年一般都生活在较宽裕的家庭环境中,因此既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也容易表现出任性、孤僻,过分自私的心态。有人认为加强对青少年的“吃苦训练”可促使其耐挫力的提高。
  建立健全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从目前青少年的心理疾病的根源分析,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人际关系不良而造成的。社会转型时期运转节奏加快,竞争空前激烈,因此使青少年产生了较普遍的不安全感和危机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除应建立一整套合理、完善的社会生活的保障体系,更需要提倡人际之间真诚相待、友好热情的道德风尚。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准的提高,有助于青少年减缓心理压力和轻松快乐地成长。
  作为家长、老师,应对青少年心身发展的知识有些基本的了解,一旦发现心理异常现象,就可及时求助有关部门治疗,不致于耽误时机。
  一旦确认孩子有了心理疾病,首先在心理上不要陷于恐慌。心理疾病只不过是像生理疾病一样的常见现象,通过安心休养,悉心治疗,积极调整,是可以重新获得健康的。假如你一旦陷入对疾病的恐慌之中,不但于治疗无益,反而加重了病情,加深了痛苦。

  4.7心理原因的身体障碍

  有一位小学生(女)看起来并没有智能缺陷,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属较平衡的。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很差。常常在60分以下,令妈妈非常着急。为了让女儿学习成绩尽快提高,她不惜重金为女儿请了语、数、外三个家教,轮番对她辅导。但是,一个学期结束以后,女儿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相反还出现了一些奇怪症状:只要一拿起书本头就发晕。而且她拒绝与辅导老师进行语言交流,以致于“家教”老师们认为她是个奇怪的孩子。
  妈妈为她的“头晕”症曾领她去医院仔细地检查过,也没有得出什么结论。后经心理咨询工作者提问,她才承认妈妈在她上小学初年级时为她的“学习不用功”曾经打骂过她。像这样严重的情绪压力导致的身体疾病,在确有器官病理情况下,被称作心身障碍、心理卫生障碍或内脏障碍。在不涉及器官的情况下,被称作转换反应或臆病。这类与压力相关的身体障碍,被詹姆斯·O·卢格称作“心理社会的身体障碍”,他并且提出,作为少年儿童的照料者,我们必须留神这类障碍是否得到正确的诊断,过度的和长期的情绪压力的原因是否被排除了。
  ①詹姆斯·O·卢格:《人生发展心理学》,第423页,学林出版社。
  少年儿童的心理身体障碍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
  1.孩子的情绪状态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应。例如长期的背痛应该引起相应的情绪上的关切。如果一个孩子因为得了一种使其失去能力的疾病而不能参与日常活动,但他对此却抱着若无其事或者“满意”的态度,这多半是不正常的。
  2.应该研究孩子的现实生活环境,如果有证据表明存在一个未解决的问题,那么目前疾病的种类、严重程度和范围也许是这一心理社会问题的生物学上的解答。
  3.仅仅治疗身体疾病,使家庭医生不断遭到失败。因为造成他身体疾病的情绪压力仍未能得到消除。
  4.应该真挚地帮助具有未决问题的儿童(少年)。如果这样还未能见效,就该全力以赴,使孩子们感到有人需要他,有人爱他。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身体上的不适感觉将会完全消失。如果症状减轻了,这本身就说明,孩子身上的症结是一种心理社会的身体障碍。
  ①詹姆斯·O·卢格:《人生发展心理学》,学林出版杜,第425页。
  刚步入“发展经济”的社会潮流中的人们,对于独生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几乎无限制地膨胀着。“重点学校”成了寄托他们焦虑心情的唯一精神归宿。无论是普通小学还是重点小学的学生家长,都以百分之百的期待与努力,去争取只有百分之五的成功希望。这种“死马当作活马医”的侥幸心理,其结果就是导致了学生严重的心理情绪压力。
  其实我们对于强烈的情绪震动如恐惧、愤怒等都有过体验,即使我们可能并不十分清楚相应的生理表现。在所有的情况下,特别是对那些长期承受过度压力的人来说,适应压力要承受痛苦,消耗精力和泪水。不仅仅于此,在一次折磨人的经历之后,紧接着的休息虽能消除极度疲劳,使我们几乎恢复原来的良好状态,但是,重要的是“几乎”,因为我们在一生中不断地经历压力和休息时期,所以每天适应能力都有略微下降,积少成多,直至到达老年。
  人生的发展并非如我们所说的“有志者事竟成”。这里面有一个目标、潜能、动机、压力的互相作用过程。一味的加压只能使孩子们以各种方式放弃努力,逃避竞争。“心理社会身体障碍”即是其中一种症状。
  詹姆斯·O·卢格认为:在一切疾病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心理社会的营养不良”能加剧纯粹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与伤害。在心理社会的身体障碍中,社会和心理痛苦的结果以不可计数的疾病形式得到了暴露。这些疾病包括严重的头痛,类似溃疡的胃肠紊乱、瘫痪、皮肤病、变态反应、失明等。
  ①同上,第423页。
  有数种带缺陷的亲子关系可能使孩子倾向于患这类疾病。如因害怕可能失去父母的爱而产生的焦虑易使孩子患上哮喘病。
  第二种有缺陷的亲子关系是:母亲专横,要求过严,过度地限制孩子,不让他获得自主权。一个少年或者是儿童,特别是男孩,如果他的父亲唯妻命是从,那么这个儿子可能不得不掩盖起他具有合理性的愤怒和敌意。
  第三种可能的情况是父母期望很高,而他的孩子则无法有出色的表现。常常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业上的成功成了母亲要求或者“羞辱”孩子的理由与口实,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孩子来说,有时唯一的逃生之路是染上某种使人失去能力的“身体障碍”,以让父母能够重新接受自己。
  当然,这一类型的压力很可能来自寻常家庭中的普通父母,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的表现,尤其是学习成绩低于标准因而施加压力,而孩子则因自身的条件或者是出于心理逆反或其他原因不愿继续努力时,这种情况便发生了。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当父母手忙脚乱地忙于为孩子治疗身体疾病时,而他们却因为父母对自己放松或降低了要求而坦然地窃笑。当然,这并非是孩子们的“预谋”,而是在承受压力过程中不知不觉发生的。

  4.8教育改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学校教育带给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汨罗为湖南岳阳市所属的一个县级市,自1984年开始,执着地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为“四个面向”,即面向每一类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1996年5月李岚清副总理实地考察了汨罗12年来的艰苦探索,说:“汨罗的经验很可贵,值得在全国逐步推广。”随后,国家教委举行了会议,决定学习推广汨罗经验,大面积推进素质教育,并建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①同上页注。
  汨罗的教育改革是否真正使学生减少了学习压力,是否使他们在人格与素质方面确实更加健康与优秀,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6)蓝皮书对学习压力、道德发展、学习需要作了调查研究分析。
  汨罗样本数等于此项研究各城市样本的平均数,即279个,在其他城市同期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81份,回收率为100%,比较研究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发现,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第一,对两个样本的均值差异检验说明,汨罗的独生子女比其他城市的独生子女学习压力较小,如下表:
  
  
  以上表格说明,学习压力总分和“我讨厌考试”两项,汨罗独生子女得分较全体独生子女低,且有显著差异。对“学习很有信心”和“对学习感到快乐”两项,汨罗独生子女得分则高于全体独生子女。
  以上关于道德发展方面的比较调查表格中的变量均为正向变量,被视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从以上表格中我们看到汨罗独生子女在这些积极的人格特征得分上,均高于全体独生子女的平均水平,且差异显著。一方面他们的学习压力比其他城市的独生子女小,但在学习努力方面,在学习的创造性方面和主动性方面,在热爱学习方面,比其他城市的独生子女得分更高。
  
  以上表格中前两道题为反题,即代表消极的人格特征,汨罗独生子女均得了较低的分。后三道为正向题。代表积极的人格特征,汨罗独生子女则得了较高的分。
  “为什么要搞素质教育?很简单,应试教育只面向5%的同学。”李岚清副总理曾经这样指出。
  ①《中国教育报》,1996年5月17日。
  现有的应试教育是造成独生子女学习压力过重的主要原因,这种学习压力对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有较大的负作用,具体表现是对积极的人格特征有负向影响,而对消极的人格特征又有正向的影响。
  专家们通过分析发现,学习压力与独生子女的努力学习的品质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不努力学习的品质呈显著正相关,也即是说,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下,独生子女难以做到努力学习。学习压力越大,独生子女的个人表现需要越强。过分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积极的学习需要,也不利于他们自我接纳。
  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早就为人们所觉察发现,然而,作为一种制度它能够沿袭几千年,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的合理性。以科举为主的应试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当然不能适合以科技为主的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社会不仅需要掌握知识的人,更需要具有各种能力的人。人们曾经提倡过的“应知”、“应会”这两种类型的考试,便是对纯粹应试教育的改良。然这毕竟是杯水车薪,离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还很遥远。
  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在独生子女成人之际,知识经济时代的曙光已照临中国大地,新世纪的新一代是优秀的,又是健康的,应具有与新世纪匹配的高素质。整个社会与教育界对于独生子女们加强素质教育的呼声已越来越高,然而,对于究竟什么是高素质,人们却一时很难为之界定内涵。人们感受与体会最深的,莫过于对于应试教育带给孩子们的重重压力,但是如何才能减压,如何使他们努力学习又不乏快乐健康,高等院校如何才能公平地选拔到真正有培养前途的人才。人们却无更切实的措施与直观的经验,却只有一些写在文章里的代表人们美好向往的词句。
  加强素质教育除了美好愿望,还需要科学知识与理论依据。这样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工程,是需要全体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与投入的。因为孩子们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家长们的未来命运与利益。

  4.9家长的焦虑

  有一位老三届的家长,因觉得儿子太顽皮,怀疑他患了“多动症”,于是他摆渡过江,穿街过巷,休息日带着儿子去作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人员了解后,发现他儿子是一个很正常的少年:学习成绩中上,数学成绩领先,还得过学校的年级竞赛奖,平时也没有明显的道德品质与行为问题,就是顽皮好动。可是他父亲并不相信心理咨询人员的判断,反复地询问:为什么他的功课没有得到全优,为什么他的智商这么高(曾测试过),却没有出类拔萃呢。他为这些问题日夜烦恼,心生焦虑。这里的咨询师说没问题,他不相信,领着儿子又到了另一个咨询中心。几家走下来,他想来想去,认为儿子还是应该在其中一家接受心理训练,他认为即使是没病的孩子,经过训练也只会更加健全。他的儿子觉得休假日在外面“训练”很有趣,总比在家中闪着做功课好,他的父母却因为儿子接受了训练和治疗很欣慰,他不惜财力精力,只为图个心理踏实,去做这种不是很必要的“心理训练”。这实在是他内心积忧成疾、疑病成症的反应。
  幸好,他的儿子是一个个性比较宽厚的孩子,要不,真不可想象会有怎样的后果。
  曾经接到过一个女学生的哭诉电话。她怨恨自己的母亲,在父亲病危的时候,母亲还对她保守秘密,原因是为了不影响她的情绪,明天考试能有个好成绩。她痛哭着说:是母亲让她错失了与父亲见上最后一面的机会,为此,她将永远不会原谅母亲。
  这真是一件令人震惊而遗憾的事情。它像一颗炸弹,报告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心情焦虑的程度。作为母亲,无视丈夫临终的遗愿,不顾女儿终生的痛苦和遗憾,做出如此不合人情的行为,几乎令人怀疑她是否有些理智失常。
  女儿在电话中谴责母亲是愚昧的冷酷,说她利欲熏心几乎混灭人性。我劝慰她:虽然母亲的行为非常不妥当,但是毕竟她是为了女儿着想。她的心中未必没有痛苦,只是她重视了女儿的前途,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弄不清轻重缓急利弊得失,才做出了如此的糊涂事。母亲当然是该受谴责的,但是,母亲也是值得原谅的;也许,在人世间,也只有母亲才会做出如此糊涂又如此伟大的举动。
  古有岳母刺字、盂母三迁等教子典故流芳百世。在现代竞争社会,一位普通妇女为了孩子学业,不借对她封锁父亲病危的消息,从她主观而言,这也可算得是一种壮举。但是,问题在于此举对于孩子却并没有实际的益处,反而有无限后患,带给女儿永远的遗憾与难以治愈的心灵创伤,因此,这便是一件虽悲壮但无谓的蠢事,同时,也给天下教子育人的父母,出了一道深刻的思考题。
  有位技校生打来热线电话,他说盘桓在心头久久不去的恶梦是“难忘父亲的鞭子”。那是他刚上学不久,因为成绩位居中游而非父亲所希望的名列前茅,父母便狠狠地揍他。他上学后的第一个暑假,父亲让外婆看着他不准离家一步,电视不准看,他百无聊赖只能看书。当时他恨透了教科书,妈妈虽然疼爱他,但是怯于父亲的粗暴性格只能偷偷掉泪,不敢出面保护他。他则闭紧嘴巴轻易不和父母说话,因为一开口难免有不合父亲心意的地方,父亲会顺手一巴掌。有一回打得他鼻子流出了殷红的血,从此他缄口不言。暑假结束,他走出家门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傻瓜”,连话也说不完整了。父亲是个“老三届”的工人,他把自己人生的不幸,化为迫切的希望全部倾注在儿子的身上,以致焦虑过度,期盼过度,心理失衡,滋生了虐待心理并在儿子身上施暴。但是,他(包括他的妻子)都不知由于他的病态心理与粗暴行为使亲生儿子经历了黑暗的少年时代,并因此有了心理偏差。那位技校生说:“我恨父亲,这仇恨缠得那么紧,以致我常常陷入忧郁和愤怒之中。是父亲打碎了我生活的美丽图景。”
  一位漂亮的妙龄少妇和老实巴交的丈夫一起陪他们的女儿来诊所咨询。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少妇不停地说话,滔滔不绝,比她年长许多的丈夫只有在被她问及需要作证的时候,才应答几声,其余时间概不作声,我也几乎没有插话的可能。这是一个明显的“母系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主妇的意志决定一切,而子女则往往能力萎缩、性格懦弱。她向我津津有味地诉说女儿动作迟缓、沉默寡言、成绩很差,而她自己竭尽能事、软硬兼施都不见成效,她说:“我真恨啊,我的脸都被她丢尽了。我这样逞强,她却毫无自尊心。”我知道有一些子女虽然满怀对父母的不满和怨恨,可他们既不能向父母表示抗议,也无法去向他人倾诉,于是那些逆反心理便改头换面,乔装打扮,以他们本身也无法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你要面子,我就做个“差生”,让你难堪;你要我乖、听话,我就调皮。他们通过这些让父母痛恨的行为,来自我满足一番,同时,也借此让家长烦恼、忧愁和愤怒,从而达到惩罚父母的目的。
  当然,这一切也许都是在无意之中完成的,但是,这一个事实却有力地证明了:家长如果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一味地训斥打骂责罚,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有相当数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出在家长身上,他们对子女有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批评,以致妨碍了孩子本身正常的发展,并产生心理问题。怎样关心你的子女,这是一门学问,只有去研究它,才会使你更有效地教育培养指导孩子健康成长,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个新学科。

  当我赶到咨询中心时,她已经静静地候在那里,穿一件早已过时的黄色的确凉连衣裙,扎一把马尾辫,连同她脸上恬淡的微笑,给人安稳祥和的感觉。但是这一切都未能掩去她的创伤感,虽然她还只有40多岁的年纪。
  她原是一个公司的财务人员,在单位人事变动改革中,被调到一个很边远的经营部去当营业员,这是她人生所遇无数挫折中的又一次,而令人欣慰的,则是她的儿子考上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但是,她说,在儿子离去后,她心情却出乎意料地平静,平静得心像空了似的。她觉得自己衰老了,孤独像黑鸦鸦的乌云吞噬她的灵魂,听说咨询中心有一伙人乐意助人,就寻到这里,她说她不是来咨询的,只是来找人谈谈话,顺便看看这里是否需要她来帮忙。她有教堂嬷嬷一样的慈和心情,她想帮助人们渡过难关。
  我知道有两种人是乐于助人的,一是曾经受惠于人的,他便抱着还愿的心情,理解需要帮助的人;还有一种就是历经坎坷之人,他虽没得到必要的帮助,却不想让别人重蹈痛苦,所以愿意帮助他人。
  而这位女士是怀抱什么意愿前来要求帮助他人的呢?经过了长时间的谈话,我明白了她的心境。
  她是一个从小便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在“文革”初期,她只有8岁,被母亲打断了一条腿骨,而母亲又是“四类分子”,当班主任老师抱着断腿的她诉诸于众时,被称作“地主婆”的母亲便被斗得死去活来。人们说这是阶级敌人的阶级报复,这个家不能呆,她就被送到了姨婆家。到了上山下乡的年龄,她就去了农场;在大顶替之际,她又随潮流回到了上海,但是,母亲家虽有房子,她却有家不能归,母亲的房门对她不开放。在那个乱七八糟的年代,父母的日子不好过,拿孩子出气也情有可原,何况,揭发他们的不是女儿,是老师,当时,她只有8岁啊。现在,不能回家,又去哪里呢?她只能取些板纸铺在过道里,母亲终于还是不理解她,而好心的邻居却看不下去了,给她介绍了男朋友。在双方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她住进了男友的家,就这么潦潦草草的就米下锅,先斩后奏,登记一下,完成了人生的婚嫁大事。她的愿望很简单,只要有个住的地方就行。
  婚后一年,有了一个儿子,但夫妻俩的日子越过越暗淡。虽说她曾历经艰难,却仍然对生活怀有理想,而丈夫却浑浑噩噩,乌七八糟,最后终因生活不协调而各奔东西,那时,儿子已经5岁了。当她抱着儿子再次想走进家门,母亲心硬似铁,仍然拒绝了她。
  总有好心人于心不忍,见他们那副惨样,又从中撮合,再结丝罗。她想,只要有个归宿,多一个人照顾孩子,再结一次婚又何妨?偏偏是那再婚的丈夫与她在其他方面还勉强能凑和着,就是对儿子左右看不惯,动辄就拳脚相加,这怎么了得?看着孩子吓得变青了的脸,她又离婚了。离过一次婚与二次婚有什么区别呢。当年为了孩子她结婚,如今为了孩子她又离婚,好在儿子已经9岁。她打定了主意,就这么相依为命,靠自己的工资养活他,养好他,他们穿的是旧衣服,但给儿子吃的是合理调配的营养菜。儿子好多次看见母亲就着盐巴下饭,却仍然偷偷地流着泪强咽下母亲给他的菜,儿子知道,只有这样,母亲才会高兴,他心里常常许愿,将来要当一流的医师,成为上海的第一把刀,挣来的钱要给母亲买最漂亮的衣服。母亲太可怜了。
  而他却不明白,母亲真正的可怜是心中只有儿子,却容不下她自己。人们沤歌母亲,说母爱是最伟大的,因为母爱是无私的,无我的,而我却认为,这样的母爱未免太朴素、太原始了。爱子之心,亲子之情,连动物也有这种本能,而且,这样盲目的本能的母爱很有可能是无效果的。无“自我”的母亲也极有可能是无能力的、无力量的,把孩子视为自己生活的全部,是一种心态的失衡,是对自己失意的逃辟。
  这么残酷地评判母爱,也许会令母亲们心儿滴血,令儿子们六神不安?但是,你瞧,她的心究竟怎么样啊!
  前一阵,孩子忽然得了病。她急得快要发疯了,领着他全上海东南西北地去看病求医。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药,用了多少偏方、上方、祖传秘方。经济上不仅倾其所有,还负上了债。孩子的病情终于控制住了,但单位里的头儿却说她工作作风呆板,不肯通融,把她的财务给撤了。在那一刻,她忽然怀疑生命的价值: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总是和痛苦与不幸相伴,又何必活着。磨难与困境使她心理严重失衡,竟然失去了生的勇气;彻底崩溃了的自我,已经无法承受对孩子的责任,她很想彻彻底底地摆脱这一切。在一天的傍晚下班后,她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躺在办公桌上开始绝食。同事们纷纷劝她,好说歹说,无人敲得开她的门,因为人们无法叩开她活下去的心扉,有人便出主意让她儿子写封信在门外大声地读,这已经是第二天了。当儿子的哭声夹着读信的声音断断续续地飘进她的耳朵:“妈妈,你不能死,你去了,我怎么办?只有我一个人怎么过呀?我会让你享福的……”儿子的哭声似乎唤回了母亲的灵魂,但是,她已经无法挪动身体,也发不出声音,昏迷的她居然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既然没法死,那么就再活吧,“莫目逆境生悲感,且把从前作死看。”
  她仍然操劳,但是她却更机械,也更麻木了。随着儿子考进大学,她欣喜了一阵子,但是同时也感觉心中空了一大片,儿子住进了学校,不需要她像从前一样地尽心尽力,那么她生命的结该悬挂在哪一枚钉子上呢?因为除了孩子,她没有想过任何自己的事。她来咨询中心的时候,就是在那样的落寞心境中,她已经习惯于奉献和给予,所以她走进这片绿岛,这个“慈善”中心,问我们是否需要她的帮助,她很愿意通过帮助别人,来解脱她自己的惆怅。

  4.1 0 家教热

  家长不惜财力精力,聘请“家教”,只希望培养孩子成才。一部分家长这样做了,引起了另一部分家长的恐慌,别人都在加课加点请“家教”,不入流者岂非如逆水行舟?于是请“家教”之风气始终盛行,学生忙,家长忙,任“家教”的老师们更忙。但是效果究竟如何?其中当然不乏有请了“家教”后关键时刻冲刺成功,考进重点的,但是也有请了“家教”后上不去下不来得不偿失的。是否为孩子请“家教”?几门学科请“家教”?实在是家长应当仔细考虑的。
  不请“家教”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让他独立自主轻松愉快,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颂从小就是一个独立意识很强的女孩。上小学第一天起,她就坚持不要家中长辈护送。小学毕业前夕,她的成绩一直是班里前5名左右,尤其是她的数学成绩一直处于年级领先地位。学校教导主任曾对颂的父母说:“你们是不负责任的家长,颂在数学方面有特长,不请个‘家教’超前培养可惜了。”那时正值考中学前夕,有希望进重点的学生几乎都请了一到几位家庭教师开小灶。颂的母亲曾征求女儿的意见,颂认为自己有把握考进重点,不必请家教,母亲让她自己安排复习迎考方案,不加干涉。颂同学认真做完学校的功课,余下的时间看小说看电视听音乐,轻松愉快毫无压力。在临考的前一夜,她早早地睡了,第二天又独自去考试,学校门口尽是些神情紧张的家长为孩子捏着一把汗,休息时冲进去送冷饮递毛巾百般怜惜呵护,颂却自己买了一支棒冰,心安神稳。她知道父母亲不会前来观望,她已经习惯了自立,当然,颂最后是考取了重点中学。
  关键时刻托他一把,点石成全,事半功倍,考进重点,皆大欢喜。渊渊的父亲在他两岁起便出国打工去了,他跟着母亲长大,母子俩形影相伴,打打闹闹,没规没矩,谁也奈何不了谁。上小学后,医生来学校体验,一眼看到他就对老师说:“这小孩是个典型的多动症。”妈妈曾对他的“病”头疼之极,并试图用“以毒攻毒”的办法为他治疗:拿了一只小板凳让他坐在挂钟旁,规定他得一刻不停地晃动手脚并保持15分钟,停下来戒尺便打下去,结果收效甚微。
  五年级时,爸爸从国外归来,他发现儿子虽玩劣不堪,却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喜欢动脑筋、动手装装拆拆。闹钟、照相机、“奥特曼”玩具现拆现装得心应手,看电视对剧情也理解透彻评论得当,但功课却中不溜儿不见起色。父亲认为这是他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不定,神不定,散漫惯了,因此,他们商量决定,让他住到外婆家,请个大学生当“家教”,陪读陪住陪玩。规定学习时间,保证学习质量,培养他集中注意力做功课,任务完成后让他玩个痛快。经过临考前3个月的集中训练与“家教”辅导,他的学习成绩明显上升,他的父母还聘请区里语文教学的权威人士出些作文题目让他练习,最后根据以往的考题类型、让他默记了几篇作文的框架结构、起转承合等等,结果在考试中,他居然用上了其中的一篇。他考中了市重点中学。父亲高兴得逢人便说“孺子可教”,颇为自己请“家教”的决策而得意。
  “家教”成了氧气袋,离不开,放不下,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胖胖的爸爸是区里某局的局长,妈妈是机关工作人员。爸爸忙得连儿子的面也难得见到,剩下妈妈一人负责管教胖胖的学习与生活。妈妈说,孩子的功课越来越难,连我也不懂,不如花些钱为他请家教,省心省力。从三四年级起,胖胖的家庭教师就没有间断过,但是胖胖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居中,没能领先。为了突击补课作最后冲刺,向重点中学进军,妈妈为胖胖请了6名“家教”,语、数、外各2名,而且她请的都是市区有名望的教师。有些教师因为太忙,分不开身,胖胖的母亲便出高价,教师因路远不便的,她还每次另加出租车费,每月家教费用达2500元左右。连续突击3个月后,功夫不负苦心人,胖胖考进了市级重点中学。虽然进了重点,但因胖胖是靠“强心针”支撑进去的,撤除了“家教”以后,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他的母亲没有办法,只好继续为他聘请家教,语、数、外各一名,即使这样,胖胖的成绩也只能跟上中游。当问到胖胖的母亲:“如果不请‘家教’胖胖是否留级?”时,她说:“很可能会跟不上,事到如今,我只能奉陪到底。”她最近又为胖胖请了一位外地大学生在家中当“家教”兼保姆,陪读、陪玩成了生活拍档。大学生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的生活琐事却与胖胖一样,一律由胖胖母亲来照料,她啼笑皆非地自嘲:“又多了一个儿子。”

  4.1 1交往障碍者的呼声——多想自自然然地做人

  这是一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独生子女给我的来信。她在信中叙述,交往障碍起因于学习上的挫折……

  我十六岁的时候,随父母搬迁到陕西省某县,由于环境的变迁,使我从一个爱说爱笑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孤癖的人,加上学习上的一点挫折,抱着对老师的成见,升入了高中,想去圆自己上大学的梦。可开学不久,我就发现自己精力不集中,总溜号,那时由于没意识到自己只是得了轻微的神经衰弱,加上家庭境况并不十分好,我也没和父母说。时间一长,我就感觉溜号是件可耻的事,怕同学们发现我乱想,于是,上课我总不看黑板。老师发现后,总在班上点名提醒我,但我更觉得抬不起头了,就像我做了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开始脸发烧、心跳、紧张,每当老师讲课从我身边过,或看我做题时,我都紧张得大脑乱哄哄的一片,手也不好使了,到后来浑身出汗。有时我真恨自己,问自己,到底怕什么,天天告诫自己,明天别再这样了,可是就是不管用,到那时,还是老样子。那个时候总觉得是难以启齿的事,所以也不好向别人明说,从此我就独来独往,和谁也不来往,时间一长,和同学说话也紧张、脸红,家里来了陌生人,甚至是亲戚朋友,姑舅姐妹,也心里紧张。去年中专毕业,我分到学校工作,坐在我对面位子的一位男教师四十多岁了,我从来都不敢抬头看他,和他说话,那样,心里也特别紧张,脸发烧,别人咳嗽一声,我都得哆嗦一下,心里难受极了。课间休息,别的老师都说说笑笑,我却总因为自己的脸像块大红布,从来不敢参与,其实,我多想自自然然和他们一起做人啊!可是我做不到。
  我看了你们杂志社的这本《交际与口才》,我认识到了我得了心理障碍,且是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我看了其中几篇关于舒缓紧张的文章,我试着做,也不行,现在我只想求助于您。我知道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医疗方面也是最先进的,您能否代我询问一下有关的心理医生,我怎样才能改变我的现状。

    此致
  敬礼
                               章琳

  接信后我立即给她复信,并与原信同载于《交际与口才》杂志1997年第一期上。

章琳小姐:
  你好!
  最近一段时间内,我连着收到好几次关于“社交恐怖”的求询信件与咨询电话。当然也包括你的这一封很紧急的求援信。根据你所说的情况,你确实得了“社交恐怖症”。我先为你解释一下病情症状,然后再为你分析原因,最后我们一起来讨论如何矫治障碍的策略。
  恐怖症女性多于男性,多发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恐怖症的心理异常反应多种多样。社交恐怖症是较常见的一种。是由于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而罹患社交障碍。患者因自己见了其他人会发抖、脸红、出汗或行为笨拙、手足无措等现象,而不敢到公共场所。严重的不敢与亲人,如父母、兄弟姐妹接触。甚至不敢上桌与家人一起吃饭。根据社交恐怖的具体表现,可分为赤颜恐怖(见了人就脸红耳赤),目光恐怖(不敢与他人目光对视),异性恐怖(由于害怕同异性交往而引起的恐怖)。一般来说,这些恐怖与早期经历与童年创伤有关。有的人从小就过分害羞,而害羞行为的产生又往往与自卑感与不正确的性观念有直接联系。
  据我推测,你可能是由于搬迁到一个新的居住环境后,一时没能适应那里的人际关系与风气习惯,所以压抑了自己的快乐性格,使自己的各种情绪与个性特点无从表现。并造成对老师与同学的偏见:认为别人不能公平地接纳你。在这种心境中,被压抑了的意志与愿望便顽强地想要表现。它通过无意识的作用,来干扰你的正常生活。例如思想不能集中,上课控制不住地开小差。一经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后,你又未能及时寻找原因,予以调整,反而又陷入对“溜号”的恐惧,并继而导致“溜号强迫倾向”。对自己心理状态一知半解的认识,又使你陷入自卑情结中,而终于对自己失去信心,在人前不敢说话、抬头,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你才形成现在这样的心态,既是社交恐怖患者,又有很顽固的自卑心理与强迫倾向。
  我反复地看了你的信后,认为你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不用对自己的社交恐怖倾向非常恐怖。如果这样,会使你社交障碍越发严重。心理问题与障碍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甚至被称为一文明病”。即使在以前也总是存在,只不过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罢了。正是这种对心理障碍的恐怖,才使你离开人群越来越远。当你以为只有你一个人在遭受如此痛苦的时候,你会由于加倍的孤独而倍感惊恐。但是我要告诉你,有许多人,而决不是你一个人在遭受社交恐怖及其他恐怖的折磨。而且,这种心理障碍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却需要你很好的配合。
  除了对于社交恐怖的认知以外,你还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与认识。在人前抬不起头来,作贼似的面红耳赤,心虚胆怯,有一个很本质的原因就是你的自卑心理。你先是为“溜号”自卑,继而为心理障碍恐惧。这些都是使你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的原因。你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认识到,人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甚至得了奇怪的病。但这其中并没有是非和道德品质高下的区别。这是一种很客观的存在。唯有认识它,战胜它,并不要嫌弃自己,才会有坚强的意志与胆略来克服疾病,并接纳自己,以期走出心理障碍的魔圈,开拓建树新的生活。
  第三个治疗方法,就是行为疗法。在你对上述意见认可接纳后,你可以制定一些计划,先与一些比较熟悉了解的亲人朋友们说话交往。与他们目光对视,然后再渐渐地扩大范围,以期能达到自然交往的程度。章琳小姐,所有的交往障碍并非来自他人,而仅仅来自于你内心的偏见。你自以为人们在耻笑你,不愿理睬你,更错误的看法是你以为与人们隔离后人们便不知道你内心的恐惧。殊不知这种掩饰却加剧了你的痛苦与恐惧。要解决这个心理问题,你便要连根挖出自己的偏见,然后用行动来纠正自己的不良心态,否则,疗效是不会很理想的。
  人们生存于社会中,除了自我感觉以外,有相当一大部分是在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渐认识自己,并逐渐成长壮大的。人际间的亲和、关注、沟通与爱,是人们心灵发展的雨露阳光。人们只有敞开心扉,才能充分领略人际交往的无限乐趣。人际人情人心的碰撞总是难免有波折微澜,但是假若没有这心灵的交流,心理则会因缺“氧”而窒息。
  章琳小姐,愿你能够早日克服心理障碍,而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王裕如

  4.1 2抑郁者——备尝痛苦的心灵

  抑郁、烦恼、痛苦是青少年来电来信倾诉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虽然令他们痛苦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我从他们的来信中,选了这样一封来自江苏如皋的信。

王老师:
  您好!
  想来想去,还是称呼你老师,因为你于我们这群年轻人,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师长。
  我是一个不怎么爱说话的人,但我说的都是我的心里话,看到您写给小庆的信,我真的很感动,情不自禁地,眼泪流出来了,您说得太好了,正因为您有一种对小庆的真诚的关切,才这样感人。您说青少年常常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也是我在日记中不知写过多少次的句子。我觉得您很亲切,您的心和我们是相通的,所以我有一种很强烈的给您写信的愿望。
  我曾经跟那位叫小庆的朋友一样,想到过死,因为我觉得过得大痛苦了,可我想到我的母亲,我就没了勇气,因为我九岁那年我父亲就去世了,我是母亲所有的希望。心里面尽是那种低沉、忧伤、灰暗的色调,没有一丝光亮。曾经想过看心理医生,但也只是想想罢了,我很佩服坚强的人,我也很想做一个坚强的人,但我似乎“坚强”不起来,我还是一样的烦恼痛苦。许许多多的不如意使我想到了死,我也知道痛苦、挫折是每个人都必经的磨难,可知易行难,我受不了,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是吗?其实,我们这么大的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谁不是家长的心头肉呢?我不想做那种“别人打我左半边脸,我把右半边脸也送给他打”的人,我只希望我不犯人,人不犯我,我可从没想过犯人呀,同桌说我忠厚,甚至于懦弱,那个一起吃饭的同学常说一些刻薄话,我不能针锋相对,因为我不善言辞,我只好不理,可我的心是被刺痛了呀,我想到过与她分开,但那样两人会更尴尬,想想还是算了吧,不过分在意她,把她当作一个平常人好了。我真的很担心,我将来管不了我的学生。妈妈也常说我怕人,小时候她就这么说,那时我根本不在意,可现在我在意了,跟人在一起没话说,就显得不自在,别人和我都同样难受,所以我就躲就逃避,现在能这样,将来还能这样吗,我该怎么办呢?那次放假在家,哭得两眼通红,妈妈从外面回来,看见我这样,好不容易问出原因后,她也哭了,她只是安慰我别担心,再长大一点自然会好的,这可能吗?我不知道。
  我说了这许多,我也知道您一定很忙,可我还是很想看到您的回信,您能给我回信吗?
                               小芳

  抑郁心态的产生是因我们压抑了自己发展的意志与自由,压抑都是因为青少年未能把握好自己发展的方向与机会。紧张的学习生活使一些意志坚强心情开朗的学生如鱼得水,却使另一些人不堪重负,备感痛苦。
  抑郁症患者的特征之一是习惯性地沉湎痛苦中。悲观绝望的情绪笼罩着他们的心灵,使其无法穿越这痛苦的屏障看到阳光灿烂的幸福快乐的境界。他们因被抑郁心情所困,常常成了只会思考不会行动的自我封闭者,封闭与孤独的生活现状,使其心情更加压抑,更加敏感。他们最终会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自哀自怜。哀其不幸。怜其无望,愈揣摩愈觉得自己无价值。无价值的感觉又增加了对于生存的不安全感。他们还会过于敏感地揣度别人的态度,总觉得他人一举一动都是对自己的蔑视,因而加倍地感觉到人生的痛苦。
  抑郁症的形成,有许多主客观的原因所致。其中很主要的因素便是个人先天的性格特点与神经类型,后天的生长环境与教育条件,再则就是引发症状的突发性事件。人在遇到挫折以后,由于个人的知识层次与认知水平不同,因此会引起截然不同的反应。
  具有抑郁症倾向的人们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也许并不少见,但是属于真正的抑郁症患者的人们毕竟还是极少数。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就是想给予经常处于忧郁焦虑状态中的人们尽可能的帮助。有过忧郁倾向的人们也许会有体会:痛苦的感觉像你的影子,会不顾一切地排除阻力紧紧地跟随着你。让你一刻也不得安宁。但是在另一方面,这痛苦的感觉又像沉船中的木板,是你唯一可得因而也绝不能放弃的东西。因此,不管你愿意或否,来自潜意识的力量,便冲破意识的阻扰,使你沉湎痛苦之中。对于心处迷惘的人们,痛苦是他们逃避现实的港湾。因为他们无能力认识世态真相,无胸怀接受失利的自己,因而也无勇气参与现实,面对挫折。这种找不到自己人生位置,使能量与精力无处投放的压抑状态,使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矛盾与痛苦。因此可以说,痛苦感觉只是一个症状,它受制于内心深处无法调和,甚至是未被他们认识的冲突与矛盾。
  他们由于极度的自卑,很怕被人侵犯,因此朋友的友谊,往往是他们减缓痛苦的解药,只有接触社会,与人们交融,才是从形式上转移绝望情绪的一个合适的方法。如果任其自然,其独自痛苦,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是极为不利的。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人生便是痛苦,人们求知就是为了解除痛苦,使人生不再那么可怕。他的《人生的智慧》便是解析痛苦的文章。对于我们每一个生存于世的生命,痛苦的感觉总是难免。甚至可以说:痛苦的感觉是人生磨难的拐杖,撑着它,我们才得以见到幸福的艳阳天。但是,倘若人们的心灵不幸被痛苦浸润而无力自拔,就该运用全部的智能谨慎地走出痛苦的深渊。
  痛苦像陈年的醇酒,它有滋有味地诱你品赏,一不留神却被它醉倒。青少年朋友面临挫折只有坚强地站起来,把心握成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停地朝前走,才是减缓痛苦,顶住压力,培养积极乐观心理状态与人生观念的有效办法之一。

  4.1 3学生的焦虑——家庭、学业与生存的压力

  金是一个重点中学的初中生,她却得了神经性抑郁症。我把她放到焦虑这个题目下来做,是因为她的抑郁状态与焦虑有直接关联。
  她的焦虑一是来自于担忧自己的健康(经医院检查确诊为抑郁症),二是因心理障碍而影响了她的学习竞争能力,三是因为父亲的单位面临倒闭,母亲已经下岗。
  生存的困境带给她的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对金来说,更大的心理困境却是来自对母亲情感的冲突:她爱妈妈,却又讨厌憎恨母亲的粗俗无知……

亲爱的王裕如女士:
  您好!
  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决定写信给您,也许我并不想寻求您的答案,而只是想找个倾诉者,也许就如同一个受了老师责骂的孩子急需找母亲倾吐一番一样,先谢谢您倾听我的心声。
  先说说我的家庭吧,我越来越反感于我的家庭,回家之后没有那种愉悦的渴求感和喜悦感,我的母亲是一个文化不高的人,说话嗓门如同喇叭一般。父母总是为了点无关痛痒的小事争吵,什么蔬菜买得不便宜等,也无怪乎我心中没有充溢家的温暖。前一阵,我下决心给老爸老妈写了封信,希望他们别总是那么小市民,可结果呢,对于我这个文化素养并不高的母亲来说,简直无济于事!她总提倡我买参考书籍,当我喜滋滋地捧回《交际与口才》,她竟泼我冷水,说什么,要买这些书干吗,浪费,又不可能成为什么演讲家、外交家。这也就算了,每次考试在班中自认为成绩不算差,总在1—2名,意外地有次考得不好,不知我的母亲会怎么责骂我。污秽话语从一个女人口中嘣出,不仅我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我更会为这个我的母亲感到可耻,从她口中说出话没几句能入耳,亲戚朋友在家作客,当着面用些猥亵的话说我和爸爸,刚开始我要爸爸忍,可实质上,我又能忍多久。我劝母亲作为一个母亲更是一位妻子,应改掉这些标点符号,谁知,遭到一顿谩骂:小孩子,大人的事懂什么,简直可笑,可笑至极!我是个女孩子,想刚强一点,但几次被妈妈那不堪入耳的话弄得信心全无,我甚至埋怨:我怎么投胎投在这个家庭:我承认,我长像平平,无貌美可言,但我想在一开始我能把握一切,我知道,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但我这位“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母亲总是在亲人面前贬低我,说我长得五,当时我真想挖个地洞钻进去,难道她不是我母亲?无亲情可言?我已经萌生了恨母亲的念头,甚至……我不知该怎么办,茫然,或许这就是命!您说呢?

  虽然金对母亲的行为非常不满,然她还是带着“病痛”努力学习勇敢拼搏,在“题海战术”的攻坚战中,她终于因为不堪重负而得了心病……

  最后,我想谈谈我自己,现在我是个初三的学生。学业很忙,这次期末考考得很差,但原本我并没有泄气,我深信有能力赶上,就如前面所说的,我失败了。其实在前几次统测中虽然我成绩都是班级第二,年级前十名以内,但精神不知不觉中涣散了,讨厌的是,我得了神经衰弱症,这也就意味着我不能劳累,每天9:00就得睡觉,对于初三来说,太不公平了,同学们都晚上11:30甚至凌晨睡觉,而我却时间少了他们许多,我不能像以前那样搞题海战术,做大量习题,这次考试就给了我颜色看,因为病的发作,考试前两个礼拜,我无心复习,精神集中不起来,上课总想睡觉,晚上吃了药就得早睡,成绩也就明显滑坡了,一下子落到了年级20多名,这是不允许的,我把我的病告诉了我的几个最好的朋友,目的想要他们帮助我,但他们远我而去,甚至不屑一顾,这也算所谓的“朋友”?但还好我有个好姐姐(表姐),我对姐姐说初三压力很大,最近身体不适,要找一种新学习方法,姐姐要我别搞题海战,参考书籍少买,但对于我这个习惯了题海战的人来说,似乎太不可能了,无从入手,最近神经衰弱症无改善,稍稍地动脑就会招来睡觉,我不知我怎么考高中。父母对我期望高,因为我家穷,母亲下岗,父亲单位要倒闭,我怎么办?爸爸也有这种病,他说这种病不大会根除,以后麻烦很大,现在初三就这样,更别提高中了。爸爸是个明理的人,他要我别考高中了,说是这么说,但我知道,他很难过,因为这个家全靠我来翻身,这件事至今没有和母亲谈,一开始,我们是想告诉她的,透了点风,妈妈听后就勃然大怒,说什么,以后无高中文凭,没大学文凭,怎么和别人竞争,其实,我难道就没想到过这点吗?此刻我也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寒假一天天地过去,我却不能集中精神学习,我怎么办?
  阿姨,我们能成为笔友吗?我的身边没有倾诉的对象,幸运的是我从杂志上得知了您,但如果您很忙,就拒绝吧,还是由衷地谢谢您。
                             苦恼的金

  我一直怀疑“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科学性。人的潜能与心理承压力都是有限的,超过了极限往往就会得到惩罚。金的遭遇便说明了这样的事实。她是足够努力的,有志气有理想,可是终究因为执着于所求而没有按心理与智能规律做事,反而出了大问题。
  为人父母者从金的事例中一定可以有所收获: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有所要求而不是为所欲为。作为家长也应该在关心子女的学业的同时,也关心孩子的心灵健康,平等地与之沟通交流。最重要的,在人生发展与学业方面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给予过多的压力与过多的干预。如果一味按父母主观意志要求孩子,就会出现如金这样的情况——因不能承受之重而“生病”。

  她托人找到我,说并非咨询,只是想谈一谈。那天她从外面进来时,我先被她的美艳镇住,又被她的憔悴与忧伤感动。她就像一个神话中被修复了身体的幽灵,美丽、孤傲又了无生气。经与她交谈,知道她怕考试。
  她是一位大学毕业后初涉文化圈的新人。文化萧条,她因此也很空闲。得了空就在家拼命地啃英语单词,说是在国内没有她可见的前途,想去国外闯一闯。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她的温课效果很不理想,几乎可说是很糟糕。起先她只是焦虑。渐渐地,这种焦虑几乎变成了恐惧。只要一拿起书本,心内就会泛起一阵阵的恐慌,并且如惊弓之鸟。一会儿想是否还有什么东西没有整理好,或者衣服还没洗完,鞋子是否放在该放的地方,等等。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害怕是否会有人硬要闯进门,给她的墙上敲一枚钉子,或者放进一只她不要的书橱。于是她就会放下书本,里外张望,或在家中东翻西找有没有该洗的衣服,该扔的垃圾。她说,除面临考试,她平时是很豁达的,从没出现过这种状况。她也曾努力过,却无法克服,所以要来咨询中心谈谈。
  临考焦虑,一般是因为心理负担太重,温课太紧张所致。而她的惧怕家务事没有做好,因而不能集中注意力的表现形式比较特殊。或许这与她以前的经历有关。
  确实是的,她说。在高三迎大考之时,有一天早上,她用冷水洗脸,哥哥却逼着她改用热水,她不肯听从。爸爸与妈妈都站在哥哥一边,硬逼着改用热水,她屈服了。但是却心烦意乱,无法集中精力温课。本来,她自信可以考上一流的大学,因为这次挫折,只进了普通大学。
  她说,她的家是一个没有欢乐的家。父亲是一位破落贵族的后裔,整日生活在今不如昔的忧郁中,母亲是个意志坚强的女人,是家中的统帅。哥哥像父亲,性情乖僻又固执,拘泥计较微不足道的小事。她历来是逆来顺受的,那次用冷水洗脸是唯一的一次反抗,却被“镇压”了,她因此忧心忡忡。常在面临考试时,害怕哥哥闯进来强迫她干什么事,比如,要在她的房间挂一幅她不喜欢的挂历等。
  除考试以外,她还比较活跃,单位工作很空闲又不坐班,她就去打工。喜欢她的男子不少,她却与他们没有缘份。心中暗恋着的是一位已婚的先生。他们之间有往来而无纠葛,进展缓慢,前途渺茫。她曾问我:“至今我仍是个老处女,你会瞧不起我吗?”虽然她只有25岁。
  听完了她的故事,我认为,她在临考前夕总是心不由己地惧怕哥的侵犯,确有些强迫思维的倾向。荣格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大意是,强迫思维是因为无法消化自己的情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上为难事时习惯会说:“想不通”。是的,想不通的事多想想是正常的,一头扎进去不停地想,就有些强迫倾向了。这就需要别人的帮助。帮助有两方面的,一是通过分析,帮助她认识面临问题的真正原因,并预计她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还需要打消她不必要的顾虑,从而让她恢复自信,愿意发展自己。另外,还需要在措施与策略上给予她具体的帮助,协助她转移、分散对不必要、不存在的问题的注意,从而逐步消除强迫思维的倾向。
  针对她所说的情况,我确实认为,她临考托福前的焦虑心理,与她对这次考试的期望高、心理负担过重有关。有些孤注一掷的味道了。而她的期望过高又与她所处的现实环境有关。其一,由于她对自己原有职业不满意,很想通过托福的好成绩,进一步出国留学,退一步想,可进国内较高级的理想的单位。其二是她的情感空缺,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位较理想的配偶。中意的又是一位有妇之夫。她知道这是一朵不结果的情感之花。因此特想出国留学,以逃避这份无着落的情感折磨,并且。很想通过出国留学,证明自己的能力,以在意中人面前更自信。同时她对自己的单身有自卑心理,很需要异性朋友。其三,在临考试前表现出来的惊恐,不自信,被他人干扰、指责,以致总是担忧什么事没做好。这固然与高三时与哥的争执有关,而透视这争执的真正含义,她惧怕的是当被人侵犯、被人干涉、被人控制时,没有反抗与自卫的能力。这可以从她时不时担忧哥又进来要敲上一个钉子可以看出。敲一个钉子,放一个书橱,挂一幅挂历,都无足轻重,但却从中反映了她处处被动,没有自己的意志舒畅,没有个人合适的心理空间。因此,她惧怕。她惧怕的是失却自我。对于文明人而言最可怕的就是失去自己。有位哲人曾说:“所有的失望,都是未能成为我们自己而感到的失望。”平时人们也常说:“我在乎的并不是吃了这一次亏,而是以后呢?”她就是因为未能实现自己合理的小小的愿望而担忧以后的自主独立。
  当我把这些想法与她一一讨论以后,她显然同意我大部分的看法。其实,她的冷傲是表面的,真正的性格里面,也有“柔情似水”的温和。临走时,她握着我的手说,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

  4.1 4沉甸甸的书包沉甸甸的心

  随处可见的背着大书包的学生。连同他们色彩鲜艳的校服已是上海的一大街景。虽然“蜗牛背着沉重的壳”,他们大多数还是一步一跃地满街欢。可是,也有人被这沉重的书包压得心力交瘁。对于这些学生,不堪重负的,不仅仅是这书包里的一大堆书,而是寄托在书本上家长的焦虑与师长的苛求。这些压力透过沉甸甸的书包,压在孩子柔弱的心头。

  “橡皮筋”失去了弹性

  他已经五年级,可长得特别矮小,脸色苍白,神情黯然。他看上去像一个营养不良的孩子。然而他家绝不穷。父亲是一位发家很早的个体户,已经赚了很多钱。现在他把全付精力都投放在儿子身上。一心一意地指望他能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可是事与愿违。儿子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不是个读书的料。本来嘛,顺其自然,兴许他还能学完基础课程,但是父亲望子成龙心太切。把满腔的希望化成板子打在儿子的屁股上,真是“人生识字挨打始”。从此他就开始了痛苦的求学生涯。没有一个孩子是因为挨揍而成了聪明人的。相反,他是更迷糊了,屁股上生出了茧子不再疼痛,而他的心,也因为受尽羞辱而变得麻木。他像一根被拉得失去了弹性的橡皮筋,没一点积极性、主动性。处于完全的松驰状态。人的能力像是松紧的橡皮筋,松紧任由个人调节。人的自尊有时会把他的能力借助皮筋的张力张扬得很高很远。而一旦橡皮筋失去了弹性。谁也无可奈何。他的父亲每天在他下课时陪伴着他在学校做功课,但并没有用。他应该先修复儿子橡皮筋的张力,唤醒他的自尊,找回他的“自我”,才能使儿子焕发学习的积极性。

  大队长的烦恼

  她往那儿一坐还没开口说话。你已经能看出她是一位学生干部。她给你的感觉是一个自律很强很慎重的女孩。就是这样的女孩,也对爸爸妈妈有意见,说父母亲不尊重她的选择。
  3岁开始,妈妈就把她扔在了钢琴上。她摸着这些黑色白色的琴键长大。她把自己童年的欢乐与梦都融进了这叮叮咚咚的琴声里。钢琴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她对音乐很有天赋,一级一级地考试一直到六级,而现在却面临着考重点中学,妈妈要她把钢琴课先放一放,一心一意地温习功课,争取考上重点中学。而她却对此建议持不同看法。她说:“功课不能误,钢琴也不能放,悠扬的琴声能使我放松心情,增加自信。临时拼搏虽然很重要。但更主要的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
  “你是学校的大队长,若考不进重点,太丢人。”父母口中虽说是这样劝她,心中也很有几分为自己的脸面着想。他们坚持要女儿放弃弹钢琴,延长温课时间。
  女儿是通情达理的,她并不愿意为这样的事情太伤了父母感情。她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在这一段迎考的日子里,加班加点地复习功课,为免受诱惑,她用一块蓝色的大窗帘,遮住了那架钢琴。累了,至多在钢琴椅上坐一会,用手指关节敲敲钢琴的木架,而不是琴键。紧张的应考状态使她心力交瘁,心神恍惚。而钢琴在关键时刻却不能为她放轻松心情。她的功课反而没有平时出类拔萃。在重点中学揭榜时,竟然没有她的名字。这使她大惊失色。她的父母亲也沮丧万分。也许,是他们给予了女儿太多的压力,反使她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水平。

  补课专业户

  做家长的多数会认为:书读得越多越好,功课做得多,时间花得长,成绩就会优秀。而学生成绩不好,就是因为你不用功、不努力、不勤奋。其实,学习成绩上不去,有很多非智力因素,有知识输人量的问题,还有时间的运筹问题。老师教一个班的学生,一样的量,而学生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原来的基础不一样,再加上智力与心理素质的差别,同学之间就拉开了差距。补课,就是要补差,补差,就要先弄清楚差距在哪里。另有一种补课是提高,是对尚有潜力的学生开小灶,这又另当别论。
  有一位母亲,是工厂的女工。她的儿子壮实得像头小牛,学习成绩平平,但学习积极性较高。母亲就给他安排了补课的日程表。每个星期日上午补语文,下午做练习。一、五晚上是英语,二、四是算术。钱一五一十地付了还不算,母亲还接来送往。儿子不是愿意也不是不愿意。你让他读他就去读,你不让他看电视他就关掉电视机。很乖,很听话,就是成绩不长进。
  有人问他母亲:这么辛辛苦苦地补课,为的是什么?是想进重点中学吧?母亲摇头。他成绩太平常。那么是因为他要留级了吗?也不是,再不济也有70—80分。那为啥呀!母亲笑了。仔细想想也不为啥。只为让他多学点。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贪多嚼不烂”。你不给他看电视、看书报的时间,也不让他调皮捣蛋地玩耍。只知道让他做功课,再聪明的孩子也要弄傻了的。
  游戏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欢乐是少年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没有轻松的环境氛围,孩子是成长不好的。沉甸甸的书包既然一定要背,那么让他们的心放轻松,只有在轻松的状态下,孩子才能自然地全面地健康成长。

  4.1 5弃学的孩子们

  改革时期前所未有的剧烈的社会竞争,通过媒体、学校、家庭、社会直接向独生子女辐射。对于学生,学业竞争是空前残酷的,学业负担也是非常沉重的。在这种情况下,承受压力特强时,也即是说心理素质好的,经过如此“千锤百炼”,便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他们是各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优生”。还有更多的是甘居中游的普通学生——他们无望成为顶儿尖儿的“名角”,却也能愉快轻松地跟上整个班级或学校的进度。本节所要讲述的,是属于这些外的极个别的那些人——他们因为较强烈的个性而不愿随波逐流,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不感兴趣,因而敷衍了事。其结果,他们就被冠之以“坏孩子”之名称,打人另册,受到重压。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弃学”的少年……
  月亮出来的时候,他无处安身。旅馆服务员说:“我们不接待无人带领的小孩。”游荡了一天,他累了,他怕了,还发了高烧。无奈之际他再次推开了那扇希望之门……
  那是个夕阳西下的傍晚,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咨询中心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少年张着迷惘的双眼沉浸在Walkman的音乐声中。在热茶的渲染和咨询师们期待又热切的眼光里,他坦言,他是从家里出走的“坏孩子”。
  初一年级的他在课堂里常常因为拉拉前座女孩的头发,摸摸同桌的脑袋,受到同学们的“控告”。他成了一个公认的顽劣少年。终于,因为一次“恶作剧”般的偷窃——乘摊主不备,拿走一把钥匙圈,而被送进了少教所的托管班。然而,进去不久,少教所就把他退回了学校,理由是不符合少教条件。糊里糊涂的他又回到了学校。但是今非昔比,在同学们的心中,他已不是原来的他,是一个进过少教所的“问题少年”。他含着眼泪说:“老师说过为我保密,结果是同学们无一不知。”
  为了不扰乱课堂纪律,老师决定,让他一人在资料室里自习,并派人“专门”讲解课程为其独开“小灶”。当老师没空教的时候,便要求他一人拖地板,擦玻璃窗,干清洁工作。他被列入“另册”,成了一只离群的雏鹰。
  他不用做功课,也无暇考虑将来。唯一躲避现实的办法,是把自己沉浸在音乐中。但是妈妈不让他听录音机!实在忍不住了,他撬开了寄居家中表哥的抽屉,取出了“Walkman”,一边听着醉人的音乐,一边走进了咨询所。这就是那天下午我们初见面时的情形。
  后来经过团市委权益部委托团区委的了解调停,他终于又恢复了进教室的权利。那么,现在他再次来访又是为了什么呢?在静谧的灯光下,少年再次倾诉了他的苦闷,虽然回到了班级,然而他的心依然是苦涩的,绝望的,他不知道未来的路怎样走。被压抑的焦虑心情,时时躁动着使他闯祸。妈妈又被叫到了学校,因为在新装修的教室墙上,他写下了“×××到此一游”之佳句,气急了的母亲,便罚他跪在地上。第二天一早,他背了个大书包,便离家出走。这所有的一切,已不再令他留恋。“我知道,活着不容易,比较起其他还没有生出来的人,我是幸运的……”显然,他曾经考虑过选择生还是死的问题。看着在绝望中沉浮的他,谁都会有爱莫能助的心痛。然而他的确又是幸运的,出走的他被“拒绝”了,而他至少找到了这儿。毕竟有多少和他一般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家的少男少女被社会以另一种歪曲的形式“接纳”了。
  不仅是他一个,就我接受的咨询案例中,就还有其他因各种原因而弃学在家的少年。一例是因为长相奇异经不起同学们的嘲笑而拒绝上学,另一例是因跟不上上课进度,死活不愿上学去的。
  其实这些事本来是不该发生的。学习成绩本就会有优、中、差之别,而差生也未必不过60分,即使在及格线以下,也未必要闹到弃学的地步。分析他们的逃学原因,起因几乎都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受到家庭与学校过分的指责,重压之下他们就产生了厌学心理,产生恶性循环,最后发生逃学事件。学生逃学以后,行为问题便接踵而至。
  从学生逃学弃学的不良行为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呢,概括说来,首先要重视分析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原因。学习困难决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学习不努力,它是有着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及心理素质、智能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一味地打骂斥责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重他的学习障碍。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家长在弄清原因以后,还要对症下药,认真辅导,鼓励为主,措施及时,以帮助他建立学习的自信,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变困难为顺利。
  假如经过他自身的努力与他人的帮助,他们的学习状况仍不理想,在改进措施的同时,仍然要给他们足够的尊重而不能予以歧视,在这种关键的时刻,他们的自尊心更容易受到伤害,稍不留心就会把他们推到反面,使他们以自暴自弃的方式,反抗成人对他们的歧视。
  对于那几位坚决不愿上学,事实上也跟不上班级进度的“弃学”少年,我曾经向他们家长建议,可适当考虑让他们在假期里去某些场所实习,以让他们对工作有个感性的认识。我与这些青少年谈话时,他们表示一到工作年龄,即刻就去工作,他们对从事何种职业并无很高要求。
  也许,假如学校与家庭没有给予这些“差生”有太多压力与歧视,他们不会走到逃学的地步。事实上总有人在学习分数上属于差一些的层次,然而他们并非真的就是无用之才,而只是不善于书面学习而已。即使他们中途退学,在工作年龄到达之后从事平凡职业,家长仍然应该尊重他们。并非人人都应该选择去读大学、硕士、博士,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生活与职业的权利,理解他们,支持他们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而父母的尊重与理解会是他们未来人生发展中克服困难的主要动力之一。父母对孩子的爱该是最无私的,这意味着即使你的孩子是个低能儿,你也百分之百地接受他,爱他。

  4.1 6活着的意义——他找不到自己

  无望的心态是什么呢?
  这是一种忍受生活的心态。不愿意作最小的牺牲、不愿意有一点点不方便,不愿意作微不足道的冒险。虽然很少抱怨,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处于低潮。
  生命被抛人世间确实是孤零零的。就其生命本身,无意义可探。但是,一个人的生命在他坠地以后,便有了各种各样的意义。
  人不会因为他最终会死而放弃了生前的种种愿望。这是人类本能的强大力量。但是,陷入绝望状态中的人,他把无望的痛苦深埋在内心,任何微小的失败都可能将他投入抑郁之中,别人无伤大雅的批评却会使他忧心忡忡,思前想后。
  他是一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但是他的心很大很大,已经在探索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这位高二学生写了这样的一封信:

  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对于同学们所认为的‘拚三年读高中,三年之后天下便是我们的了’的态度很有感触,因为当初我跨入高中门槛时,便是如此对自己说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这很难做到。我的学习没有很大动力,仅有一点学习动力就是像大多数高中生那样,因为爸爸妈妈希望我们学好,希望我们考上大学。每天,我就像其他同学那样,上课下课吃饭,生活过得极有规律。
  但是,这一切又都是为了什么呢?考大学!考大学又是为了什么呢?有个好工作,有个好工作又是为了什么呢?孝敬父母,带好下一代吗?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繁衍我们自己吗?那动物不学习不也很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要继续活下去吗?如果像达尔文所讲的是自然选择的物种竞争,那又为什么要保护动物呢?
  也许你以为这类问题真是很傻,但却是存在于我的脑子里,无人能回答得了。所以,我也就一直找不到动力去学习,去积极的生活。我一碰到麻烦就要逃避,我觉得我缺少一种动力。一种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道理。
  总之,现在我没有一个生活的精神支柱,我不懂,我活着到底追求些什么……

  这位同学的来信,里面有初生牛犊毫无畏惧的对生命意义的质疑,但是,更多的却是其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绝望情绪。
  我们先不说绝望感觉是什么,或者是为什么会绝望,而只是从他的生活环境,从他的来信的问题,来说明他的情绪是很灰色的。
  同样是在差不多的城市环境中,中学生为考大学作学习与心理上的准备,一般的沉重仍然能在一定的压力下,享受青春的快乐。而这位来信同学的生活却很单调。不知是由于灰心失望才使他不善活动,还是太封闭而使他灰心丧气。这里面确有一个不良循环。
  从那位同学的信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渴望成功。但是,他似乎又因为成功的概率很小而灰心丧气。他企图用世俗的成功,来摆脱他对生活的无望感。但是,却因为无望成功而更加绝望。
  他为什么会陷于绝望的境地呢?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是造成无望的原因之一,毫无指望地追求完美的理想形象,会让人沮丧。当他意识到自己远不是自以为是的那种完善的人时,当他知道自己毫无特殊之处,只是一个极普通的人时,他的失望感便明显地表现出来。
  使他感到无望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为人处事的重心不是落在自身,而是落在外在因素上。这样一来,他便失去了自信,失去了作为健全人而发展的信念,这种态度虽然可能不被人们察觉,却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也许没有人会注意到,在更深刻的意义上,他是没有自我的。像这样的现象,并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自我是世人最不会过问的东西。对一个人来说,一切事情中最危险的,莫过于让人们注意自己的自我,而一切危险中最大的危险,莫过于一个人自我的丧失。它来无声去无息,似乎什么也没发生。
  显然,这样的无望心情当然很糟糕,但真正促成这种局面的,还是人们自己对它的态度。如果愿意考虑改变自己的对生活的态度,是不会继续感到无望的。也就是说,这种心态的形成并非本能,而发源于人际关系的失调,只要.治疗得当,根本的改变还是可能的。但是,这种改变不能光靠别人的帮助,他必须自己愿意改变自己才行。

  4.1 7强迫症——无法消化的情绪象征

  强迫症是一种没有明确目的,却控制不住地反复思考一个念头或做同一件事的心理疾病。它是青春期的心理多发疾病之一。关于它的病理病源及症状,一般心理学著作与文章中均有详细论述,我不再累赘。我只是转述一位患了“强迫症”女学生的来信,让人们得以感性地了解“强迫症”患者的具体感受。

王裕如老师:
  您好!
  对于咨询所,我有种特别“亲切”的感觉,自己有太多的话想和您说,知道您的名字,是因为买了您出的书《成长与烦恼》,其中的文章看的次数多了,对您,有种依赖感,如果不是有什么心理障碍,也不会去买有关心理方面的书。
  虽然没有看到过你,但凭感觉,你一定是高明的心理医师,更是热情的朋友。
  昨晚(7月25日)是你作为专门咨询老师在62474400电话旁候诊的吗?我是通过别的老师知道你在星期四的晚上值班的。7月18日也给你打过电话,可你不在,是姓高的老师接的,我也十分麻木地问了他有关咨询情况的问题,当听说半个钟头10元的时候,我很……我急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心里本来就烦,恨自己摆脱不了不好的思想,想找62474400处咨询,倾诉,但听到半钟头10元时,心中很悲伤,父母是知青,他们在外地的收入并不高,我觉得自己唯一想诉说的地方也没有了,真觉得“孤单”,仿佛被抛弃在世上的无人知晓的小东西,后来想想,这也不能怨你们,7月25日又没打通,心中真失望。
  从小(约7、8岁)我就有点强迫症,如果没有,我相信我凡事能做得更好。因为小学低年级时成绩不错,那时自己当然还不知道强迫症,只是有点怪癖,一做好作业,就把书包理上好几遍,然后把书包往一个小柜子里一塞,“乒乒乓乓”柜子的门往往要关上好几遍,当时并不觉得自己有点怪,只觉得这是一根正常神经在指挥,正常的动作、要求,大了,怪毛病越来越多,上课时记笔记明明记好了,到了下课一定要再和别人复查一遍,做功课写一个字要擦好几遍再写,到最后卷面十分不洁,心中却满足了,我不敢想象,那时我每晚功课要做到十一二点,父母认为我不要读书了,一开始我也有点奇怪,以为自己分心了,自己打自己,后来,才认识到自己也许有点病,但又没有告诉父母,我只和小学的数学老师说过,她要我不要想太多,自己没有病,那时我还在外地(福建),那时也没什么修正液,我的语文试卷上经常乱七入糟,涂涂改改。在那个中学,初一我是“熬过来”的,暑假我的户口迁到了上海,9月,由于跟不上上海教学,只好重新读初一,换了一个新环境,自己认为自己会跟上大上海的潮流,潇潇洒洒的,把那些怪癖全都去掉,刚开始的时候,确实能够克服住,年龄一点点大了,思想也趋向成熟,觉得不能这样继续下去。在阿姨(她是市一医院的护士)的帮助下到一个医院的心理科门诊,得强迫症是那儿的医生说的,她说话的口气我总觉得像是在对待精神病人,不是朋友式的,尽管她很慈祥、和蔼,不过我还是配合了她的话与给的药。病情缓解了一段时问(我1995年初去看的),1995年暑假我去了福建,很快乐地度过了2个月,9月份,我读初二了,初二上我想该是我平生中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一段日子,我和轶是好朋友,她是那么的漂亮,像洋小姐,可她的思想一点也不纯真,她的野心很大,她认为一个人要有出息就要干一番大事,她梦想成为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她想当美国总统夫人,她认为男子做到的事,女人也一定要做到,她很自信。但我认为人生在世瞬间即逝,只有好好做人,好好凭自己的最大努力,努力争取好成果,我的目标是凡事做得力求完美,无愧于自己的生命,于是在各方面我都做得力求最好,当然,在这种思想的指挥下,我这个毛病也可以说完全没有了,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健谈,学习更是突飞猛进,终于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年级第十二的好名次,我毫无烦恼,只有自信、奋斗、乐观在我心头,在初二下,1996年上半年,我精神又不振作,开始颓废起来,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老毛病又重犯了,我尝过自信,凡事力求完美给我带来的甜蜜,我害怕,成绩逐渐下降,这次期末考试是我最近最差的一次,直到现在,像在打发生活,我自己也知道自己营造的氛围使人窒息,暑假2个月对于我们即将升入初三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我心里也急,暑假作业到现在还有一大堆,自己又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我就这么荒废了一个月了,自己给自己做劝导工作,时好时坏,我想得很多很多,有时真想去死,真的可以一了百了,我真烦。现在整个人像是机器人,很麻木,仿佛心不在焉,其实在想什么呢?还不是天天在想同一个问题:怎么办?怎么办?我克服不了自己,战胜不了自己,可又不想死,也许是怕万一死不成,成为别人的笑料。
  其实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十分热情,大方的人,别人没想到的事,我都能想到,我也十分能关心他人,我不计较在我帮助了他之后,他能否记起我,只要他顺利渡过那一段痛苦的时光,现在的我,不能死,不是不能死是死不成,在家里用利器,说实话不可能,在外面,也不可能,安眠药又弄不到,我只有这么熬着,仿佛在听候命运的安排,可我又不想这么活,我想正常地活,真正地活。
  王老师,你会给我来信吗?为何每个星期你只来一次62474400热线处,你平常在哪儿工作呢?我好痛苦,快给我回音好吗?

  收到她的信后不久,我又接到了她的电话。我认为她的强迫症与其他一些青少年患者一样,主要是因为在学业上求成心切,但又受主客观条件限制未能如愿,却无法接受这种“挫折”,不能消化“自己并非是一流的”这种结果而致。作为强迫行为的反复动作虽是无实际意义的,然却是具有象征性的。透过该女生反复用橡皮擦、写了改、改了涂这种机械动作,我们能发现她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自我要求,也能发现她明显的焦虑与缺乏自信。
  进退两难的冲突心境,最容易导致心理疾病。既不能成为最优秀的,却又不能承认自己的“失败”,于是他便只有“生病”这条路了。
  后来这位女生由母亲陪着前来咨询,我才更加理解为何她会深感痛苦。当着我的面,她的母亲怒气冲冲地责任女儿太“作”、“不用功”、“莫名其妙”、“脑子有毛病”、“不理解父母的苦处”……
  她的家人全然不知道强迫症为何物,只知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麻烦全是她自己想象出来。于是,当她痛苦得几乎想把本子撕掉的时候,母亲还在责骂她“不懂事”。女学生告诉我,她甚至想从阳台上跳下去,以彻底摆脱这所有的磨难与痛苦。
  对于这样的孩子,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或者心理工作者积极治疗以外,老师与家长要以足够理解的心情,为他们创造矫正与治疗的环境。在心理困境之中,师长的关怀、呵护与理解,无疑是治疗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行为治疗”:即从计划、行为、措施上签订执行协约,让其逐渐改变矫正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最后达到治愈目的。
  经过多次谈疗,她的强迫症有所减缓。她不再为自己的强迫行为深感痛苦,深信经过努力可以减缓以至恢复正常。她也不再坚持自己应该是“优秀”的、“一流”的,她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的女孩这样的事实。但是,她仍没有放弃要尽力攻读,以实现当一个大学生的理想。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