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极品欣赏网手机铃声 | 电影下载 | 经典FLASH MTV | OICQ资料 | 幽默笑话 | 美女写真 | 星座命运 | 搜索大全 | 畅销书热卖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一部分 美国电视新闻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第一章 美国电视新闻业的历史

  自1959年始,美国一家名为洛佩尔媒介调查公司(Roper Organization)就开始研究美国受众对媒介的看法,主要问这样两个问题:1,你主要的新闻来源是什么?2,各新闻来源中,哪个是可信度最高的?选择答案分别是:报纸、杂志、收音机、电视、听别人说。
  1959年进行的第一次调查中,报纸是人们最主要的新闻来源(67%);电视居第二位,占全部调查人数的51%,其次是收音机、杂志和听别人说。报纸在当时也是最值得信赖的消息源(3%的人相信报纸所刊载的信息是真实的);相信电视新闻的人不到总数的30%。
  这一趋势在1963年得到扭转:电视赶上了报纸,开始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消息来源,并且这个数字的增长趋势一直保持了下去,其它新闻媒体渐渐被人们冷落。1979年前后,67%的调查对象认为电视是最主要的消息源,达到统计数字的历史最高点,报纸、广播等被远远抛在后面。虽然在后来通讯技术的发展中,电视业也曾遇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问世给电视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据1988年的统计数字表明,电视仍占据着美国人最主要的消息源的位置:65%的美国人从电视中获得对时事新闻的了解。
  电视新闻的可信度也随着电视的普及而提高。1961年开始,电视成为美国人认为最值得信赖的消息源。不可替代的画面优势使电视新闻的信任度在1988年前后达到最高值:67%的调查对象认为电视新闻最可信;认为报纸可信的人只占26%;相信收音机新闻广播的人只占全部调查对象的6.7%——而在电视还不普及的60年代初,这个数字是12%。
  从洛佩尔媒介调查公司的历年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人们更愿意自己亲自“看到”新闻,“亲临”新闻现场,“眼见为实”(Seeing is believing)。就是这个原因,使得电视在所有的新闻媒介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大多数美国人的最可信赖的媒介。电视新闻的优势连续保持近40年。
   
第一节 美国电视发展早期的新闻报道

  电视是兼收电影和收音机广播两者的优势、技巧和传统发展而来的。
  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有人尝试把图片放映在银幕上以获得运动的视觉效果。在后来的时间里,在德国、英国、法国、俄国、美国,许多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们都在进行着几乎同样的试验,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发明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发明家们虽然还没有制造出电视机,但电视的原理已经被发现,“电视”(television)这个词已经开始出现在印刷媒介上。
  ①Television来源于希腊词根,是“从远处看到”的意思。
  在美国,试验性的电视广播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电视的发明试验从个人发明家的小作坊里搬到了大公司的实验室里,比如当时的美国无线电公司(RCA:R 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和通用电气公司(GE:General Electric)都是电视试验的积极拥护者。大公司赞助电视试验的行动,从电视还未正式诞生就决定了将来谁是它的主人——不是好莱坞,不是百老汇,Q Televis。来源于希腊词根,是“从远处看升’的意思。也不是政府——而是当时无线电广播电台的母公司在努力改进电视技术。这也预言着未来电视台的运作方式、管理方式和电视节目的定位都以现存的广播电台为模板,具有一脉相承的特征。

  一、美国早期电视试验和试验电视节目的播出

  在美国,第一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是在1928年。通用电气公司设在纽约谢奈克塔德(Schenectady,New York)的WGY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女王的信使》。此后,设在纽约 波士顿、芝加哥等地的早期电视台纷纷效仿,较为固定地播出节目。当时全国广播公司经营的试验电视台是W2XBS(后来成为纽约的W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试验电视台是W2XAB(后来成为WCBS)。但当时的电视台多处于“试验”阶段,播出时间短,节目少,没有相应的管理。
  一年后,联邦无线电委员会(Federal Radio Commission)发给18家试验电视台执照,批准其营业。当时的“电视台”叫做“visual broadcast stations”。早期实验电视节目的观众多半是电气工程师或一些好奇的人,大多数普通百姓还不愿意花很多钱买台又大又笨、图像信号不稳定、伴有噪音的“电视机”。随着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到来,继续投资于电视试验和研究上的资金难以维持,机械扫描时期的电视实验陷入停顿。
  ①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的前身。
  但是,到本世纪20年代末,人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的无线电广播公司在未来电视广播系统的构建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全国广播公司(NBC:National Br oadcasting Company)、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以及西海岸的邓·李广播公司(Don Lee System)都能够为新的电视媒体提供节目,并且在促销电视机的过程中起了带头作用。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的电视广播系统在无线电广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类似的组织形式(电视网和附属于它的地方台)和支持体系(商业广告)。
  1930年,一套较完善的全电子扫描的电视系统在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实验室诞生,电视发展因而由机械时代进入电子时代。
  对电子系统电视感兴趣的,除了美国无线电公司外,还有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飞歌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等。这些公司都在当时进行过电子系统电视设备的研究。
  1937年时,早期的电视机经过大约10年的发展从一个由旋转的金属盘和皮带组成的机械装置演进为全电子系统,同时图像质量大大提高,画面线数增加到441线,接近今天美国电视机的标准线数525线。全美国有17座试验电视台在营业中。
  这一年,通过电话公司电话线的连接,纽约和费城的电视台已经可以共同播放节目。由于当时的试验电视台按照规定可以随意播放戏剧和电影,但还不能播广告,于是,百老汇的歌舞剧。各种舞台剧和电影占据了电视屏幕。
  当时电视专用的录像设备还没有发明,因此,除了少数节目用电影胶片来记录播出外,大多数电视节目是现场直播。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电视新闻的萌芽渐渐产生了。
  全国广播公司使用了两辆电视转播车。这两辆车整天在纽约市内奔跑,通过微波不断把电视信号发送回电视发射机。夸张一点说,这应当是最早的电视新闻实况转播了。观众看到的“电视新闻”大多是司空见惯的场面——飞机降落在机场,高速路上的车流,或是行人匆匆走过。但有些时候,转播车碰巧捕捉到一些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场面。比如说,这两辆电视转播车曾报道过纽约市内的几起火灾,并且有一次无意中转播了一起自杀事件——一部摄像机正好对着一栋楼房的11层窗子,碰巧一个年轻女子从窗子里跳出来。这些试验性的“新闻”节目,特别是对实际生活的报道,引起一部分公众的好奇和激动。当然,比起人们今天对电视新闻的依赖和着迷程度,当时公众的好奇和激动也处于试验阶段。
  1939年4月30日,命名为“明天的世界’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开幕。美国无线电公司正式在会上展出最新的电视产品。作为其子公司的全国广播公司在距离主席台大约50英尺远的平台上,架起一台最原始的电视摄像机。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在开幕式上做了讲话,成为第一个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美国总统。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老板戴维·沙诺夫,作为早期电视研究的支持者和胜利者,称电视这项发明是“一门新的艺术,它的意义非同凡响,必将影响整个社会。”当时,纽约城区只有200台电视接收机,多为NBC的领导和少数好奇的富人所拥有。所有看过当天电视实况转播的人都被电视清晰的画面所吸引。
  ①“A new art so important in its implications that it is bound to affect all society.
  纽约世界博览会后不久,全国广播公司开始了每周10小时的较为固定的电视节目播出。播出内容主要是体育竞赛——转播棒球、橄榄球以及拳击等各种比赛——和老电影。
  但电视接收机的销售量并不乐观。即使各家公司作了大幅度的削价,到1939年底,也只在纽约市卖出1,000台。
  1941年,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同意给全天播出节目的商业电视台颁发执照。商业电视台的出现意味着:电视将像收音机广播一样通过播出广告来获得利润。同时也意味着在未来电视业的发展中,广告利润的争夺必将引起各家电视台在观众收视率方面竞争,电视节目的制作也将以观众收看为第一首要考虑因素。电视台的商业属性成为美国电视业的主要特征。
  当年的7月1日,全国广播公司播出了电视史上第一个商业广告,是Bulova牌的手表广告。一只Bulova牌手表的表盘占满画面,秒针转了一周。这个一分钟的电视广告收费为4美元。
  而这段时期内,电视新闻几乎没有发展。只是在1940年,电视对全国政党代表大会首次进行了实况转播。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电视新闻业的发展

  至1941年12月,全美国有32家商业电视台获得执照,独立营业。就在这时,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参战伊始,早期的电视人(大概还不能称他们是今天意义上的电视记者)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抱以极大的热情。他们强烈地渴望使用电视这一先进手段来报道风云变幻的现实。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下简称CBS)的试验电视台WCBW对这一事件进行了9小时的实况报道。当时盛传纳粹的飞机要飞越大西洋来轰炸纽约。C BS的记者们把一架笨重的电视摄像机搬到电视台顶楼的窗子边,等着纳粹的轰炸机飞来时作现场直播。幸好事后证实纳粹的轰炸只是谣传。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电视业的生产和发展暂时停顿下来。但另一方面,战争加速了无线电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昭示着战后的电视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正是美国的无线电广播电台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1940年到1945年间,全美国播出节目的无线电广播电台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特别是在战争期间,广播电台在发布新闻和解释新闻方面起到了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作用,无线电广播新闻到达了它的黄金时代。爱德华·默罗,埃尔默·戴维斯,马克斯·乔丹,埃里克·塞瓦赖得等一大批优秀的广播新闻记者更是以他们客观公正、充满正义感的声音征服了数以万计的听众,在听众心中树立起难以动摇的声誉。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整个电子媒介从广播向电视的方向倾斜。随着50年代电视时代的到来,许多观察家指出:电视的出现,宣告了电台的死亡。
  1945年,联邦通信委员会为适应战后的“电视热”,先后作出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包括:把FM调频信道优先分配给电视;取消战时对电视台的禁令;根据战前的技术标准继续发展战后电视事业。
  最后一项决定令美国无线电公司大喜过望,因为他们在战争期间,已经将电视画面的扫描线数提高到525线,正准备投入市场。美国因此成为最早在电视制式上排除技术性指标的国家。而大多数的欧洲国家由于战争的摧残,电视研究陷于停顿,战后才开始决定采用何种电视标准。
  联邦通信委员会的优惠政策给各家电视台提出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节目来填充播出时间?体育竞赛再次成为首选:拳击、摔跤、橄榄球、赛马……到1947年,各大电视网的全部播出时间中,60%是体育转播,大约每周播出29小时。其它的节目内容还有肥皂剧、烹饪讲座、旅游风光片、游戏节目等。
  相比之下,电视新闻的发展则囿于技术原因而裹足不前。当时仍没有专供电视使用的摄录设备,电视新闻短片是用电影摄像机和电影胶片拍成的。由于设备笨重、成本昂贵,所以电视新闻片实效性不强,数目很少,很快就播完了。电视新闻的强劲对手——报纸和无线电广播新闻凭着在二战期间及时、准确的新闻报道,在无数美国人心中树立起权威的形象,仍然是大多数美国人获取新闻的主要来源。同时,电视画面上过多的体育和娱乐节目也给人错觉,似乎电视的功能仅限于此。美国社会中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尤其瞧不起电视,而把读报和听收音机当作符合自己身份的获取新闻的方式。电视新闻的前景并不被人看好。

  1、广播节目向电视节目过渡

  美国人对收音机情有独钟的状况一年后开始有所改变。主要原因是,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为一体的各家广播公司为促动电视业的发展,开始把受人欢迎的广播节目逐渐向电视节目过渡——仍然以娱乐性节目为先导。
  全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NBC)把广播节目“Texaco Star Theater”移入电视,很快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该节目主持人密尔顿·伯利(Mition Berle)也被人们称为是“电视先生”。伯利成功的秘密在于他努力把自己的节目设计得适应电视小屏幕(当时多为9英寸)的播出。一次收视调查显示:在周二晚上8点伯利的节目播放时,全美国95%的开着的电视机都选择了他的节目。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埃德·萨利文(Ed Sullivan)的”Toastof the Town”节目与NBC抗衡。萨利文原本是一位报纸专栏作家,他在电视中为观众介绍了一系列著名人物:戏剧演员、歌手、芭蕾舞演员……和许多场面精彩的节目——动物表演、木偶戏、杂技表演等等。很快萨利文的节目成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其余的电视台也纷纷效仿,安排播出类似的表演节目。
  人们渐渐爱上了电视,电视台的数目也开始增多。1948年,美国有29家电视台在播出节目,另外80家电视台正在登记注册,联邦通信委员会那里还有300家电视台在申请执照。近两万个家庭拥有了电视机,这些家庭大多集中在东北部,选用的是最新式的机型。全国有4家电视网在运作:全国广播公司电视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网,杜蒙电视网(the Dumont Television Network)和在二战中从全国广播公司中分离出来的美国广播公司电视网(ABC——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也就是在这一年,CBS和NBC对共和党和民主党政治代表大会做了较为详细的报道。
  电视不容忽视的迅速发展,使得广播界一些老牌明星,包括最著名的默罗,转而从事电视新闻工作。默罗在电视新闻行业中的巨大成功同样借鉴了他本人二战期间在收音机广播工作中的经验。1951年,默罗把他创办的非常有影响的广播新闻节目“现在请听”(CBS Is There)“嫁接”到电视领域,创办CBS的名牌电视新闻节目“现在请看”(See It Now)。默罗和他的新闻班子把新闻事件从世界各地、全国各地、甚至朝鲜战场发回美国,赢得了极为可观的收视率,同时掀起了各家电视网之间的第一次电视新闻大战。
  广播新闻明星带走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名气和成功的节目,还有巨大的听众群,也就意味着大数量的广告预算。这同样促动了电视的进一步普及。据(广播年鉴)统计,1950年时,仅有13%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视机;到1955年,这个数字增长为68%。
  无线电广播网中除了组织松散的相互广播公司(Mutual Broadcasting Compan y)外,都先后在继续经营电台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经营电视。电视网迅速崛起,昔日广播网巨头成为不断壮大的横跨广播、电视、电影等相关行业的传播巨人。1953年,美国广播公司(ABC)同派拉蒙影院公司合并,其名下的附属电视台达183座;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7座;全国广播公司(NBC)213座。在激烈得近乎残酷的竞争中,曾为560座电台提供广播节目的相互广播公司于1959年宣告破产。相互广播公司破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主动放弃了电视广播这块值得争取、充满潜力的领域。

  2、50年代的电视新闻发展

  50年代中期,美国电视新闻领域中,出现了第一批固定播音员(announcer)。当时三家最大的商业电视网——NBC、CBS、ABC——先后创办了15分钟的晚间新闻节目,为在这个新闻黄金时段的竞争中取胜,三大商业电视网确定了各自的名牌播音员。CBS是道格拉斯·爱德华兹(Douglas Edwards),NBC是约翰·卡梅隆·斯韦兹(John Cameron Swayze);ABC是约翰·查尔斯·达利(John Charles Daley)。这些早期的电视新闻播音员都是从富有经验的记者中选出,他们既是播音员,又是记者,同时还担负着新闻评论的职责。固定的播音员的出现是美国商业电视网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可以说,固定播音员的出现借鉴了电影圈内的明星制度和无线电广播中的明星记者制。树立固定出现在特定节目中的播音员给观众以稳定感,并在他们心中形成收看某个特定节目的定势;同时明星的个人魅力,可以吸引一批固定观众群,电视网得以巩固其底限收视率。固定播音员的出现为后来新闻主持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50年代电视技术的进步改善了美国电视观众的视听。他们在电视画面上可以看到远隔千里的新闻事件,电视新闻不再是限于“当地”(local),开始关注“全国”和“世界”(nationwide&worldwide)。
  1951年9月,同轴电缆把横跨美国大陆、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散布在52个城市的众多电视台联系在一起,全美国的电视观众同时看到了在西海岸城市旧金山举行的对日和约会议。这是美国人看到的第一个覆盖全国的电视节目。这一事件标志着横越大陆电视转播的完成。1953年美国电视网报道了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首都伦敦举行的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仪式,标志着跨越大洋报道得以实现。1956年7月,一架豪华邮船安德丽·多利亚(Andrea Doria)在撞上另一架名为斯德哥尔摩(Stockh olm)的轮船后坠入大海。CBS的爱德华兹在轮船渐渐沉入大海时进行了现场报道……
  50年代电视新闻的发展不仅限于三大电视网确立了各自的15分钟的晚间新闻节目,电视新闻纪录片也开始在晚间黄金时段里向观众深入报道时事新闻,讨论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其中最著名的仍属CBS的资深记者爱德华·默罗的“现在请看”(Seeit Now)节目。在这个节目播放的6年中(1952—1958),默罗和他的创作班子给电视观众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颇具争议性的社会问题:比如核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朝鲜战争的性质,吸烟与癌症之间的关系等等。NBC也在电视纪录片领域中取得成绩。纪录片“海上的胜利”(Victory on the Sea)连续播放26周,获得巨大的收视率。1962年,一些西德人在柏林墙下挖了一条逃跑的隧道,NBC拍摄了名为“隧道”(The Tunnel)的新闻纪录片,使该事件成为世界性的新闻话题。
  电视新闻的发展和进步再次加速了电视的普及。统计表明,1962年时,90%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视机。全国有541座电视台在播放节目,比十年前增加了433座。

  3、电视新闻业发展的挫折——“冻结”行动与黑名单

  二战后电视业的发展速度令人眼花缭乱。电视机生产商简直跟不上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在申请执照。联邦通信委员会担心新出现的过多的电视台会出现彼此信号干扰的情况,于是在1948年9月,下令暂时“冻结”频道的分配——暂时不给新的电视台颁发执照,此前获得营业执照的电视台依旧可以播放节目。所以1950年,全美国只有105家电视台在播出节目。大多数城市只有一家电视台,24个较大的城市有两个以上的电视台。而像克林顿总统家乡——阿肯色州的小石城那样的小镇当时还没有电视台。联邦通信委员会花了三年半的时间来重新规划和分配频道,1952年,对新增电视台的“冻结”才终于冰消雪化。
  联邦通信委员会三年的规划结果是一份叫做“第六号报告与命令”(the Sixt h Report and Order)的文件,试图就电视事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给以解决。
  该文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正式批准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的兼容制彩色电视系统投入使用,但由于彩色电视机价格昂贵,到1961年,全国只有60万台彩色电视机。第二,联邦通信委员会在超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范围内开出频道(UHF channels 14—69)分配给上百座申请执照的电视台。但问题是,超高频的信号不能像甚高频(VHF channels 2—13)的信号到达的那样远。新增的电视台从一开始就有技术上的不利条件。第三,以地域标准来划分空间电波的范围,从而解决各电视台之间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联邦通信委员会依据地方社区的划分作出一份频道占用的表来,适用于全美国的电视台。最后,在联邦通信委员会中第一位女性委员芙瑞达·汉诺克(Frieda Hennock)的努力提议下,联邦通信委员会划出一些频道来给非商业性电视台。在新批准的近1,300个城市使用的2,000多个指定频道中,有242个频道分配给非商业性的教育电视台。
  冻结时期另一件大事是杜蒙电视网在电视的竞争中被踢出了竞赛场。原来雄心勃勃准备成为“第四电视网”的杜蒙电视网在电视技术只限于小范围内传送电视信号时还表现得颇有影响,而一旦电视技术的进步使得电视信号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传送,电视台与电视台之间的密切联系成为可能时,便败下阵来。从1946年到1955年,杜蒙电视网存在了不到十年。
  老牌的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地位不可动摇,电视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的地方电视台愿意加入它们,成为它们的附属台。美国广播公司(ANC)则不那么有优势。在NBC和CBS的争夺下,几乎没有地方电视台愿意接收ABC的节目,ABC“第三电视网”的地位发发可危。
  二战后的时间里,阻碍电视新闻业发展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臭名昭著的黑名单事件。这是一起对电视新闻工作者进行迫害的政治事件。出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和畏惧,联邦调查局的3名特工于1947年写出一封新闻信(反攻},列出对共产主义持同情态度的人的名单,主要集中在广播电视新闻领域。1951年,联邦调查局又提出一份名为(红色频道)的报告,列出151位被指控为共产党工作的广播电视界人士。广播电视公司的领导层迫于压力,拟出一份非正式的黑名单,名单上的人要么立即失去工作,要么经过一场有损人格的改造过程才可以重返岗位。参议员麦卡锡更是大张旗鼓地掀起一场公开调查共产主义渗透的行动。CBS的默罗和一些富有正义感的记者、主持人在捍卫自己人格和利益的过程中,与“麦卡锡主义”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1954年,默罗在他的“现在请看”节目中曝光了参议员麦卡锡值得怀疑的政治伎俩,指出麦卡锡分子对大多数美国人对国家的忠诚提出了毫无根据的指控。默罗的节目播出后反响巨大,美国人对“麦卡锡主义”在广播电视新闻领域的粗暴行为极为反感。同时,默罗等人还支持一位名字出现在黑名单上的记者,向法庭提起对其所在电视网的控诉。公众舆论对电视新闻记者们的支持终于使得那份臭名昭著的黑名单销声匿迹。黑名单事件不了了之。
   
第二节 电视新闻成为电视台的支柱(60、70年代)

  60、70年代,美国的电视事业继续发展。三大商业性电视网——NBC、CBS和AB C——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娱乐节目,都占据国内电视台的领先地位。据统计,60、70年代的晚间电视黄金时段中,90%的美国家庭都在收看三大电视网的节目,地方独立电视台基本上没有与电视网竞争的可能。
  电视新闻在这段时间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成熟期。1963年开始,三大电视网先后把晚间新闻从15分钟增加到30分钟。晚间新闻节目确立了主持人制度。(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播音员。)CBS的沃尔特·克朗凯特和NBC的一对搭档切特·亨特利—戴维·布林克利均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电视新闻在这个阶段还显示出它独有的现场报道的特长。在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中,各家电视网都给观众提供了难以忘怀的新闻现场:两党政治大会;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民权运动;越南战争……真实的现场画面影响了美国人的政治观点,影响了舆论的倾向,从而最终影响了政府决策和行动。

  一、60年代:促成电视新闻地位迅速提高的事件

  确切地说,是这样三件政治事件把电视新闻的地位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1、肯尼迪遇刺事件

  60年代初发生的肯尼迪总统遇刺案使各家电视台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并凭借对该事件的报道赢得了全国范围内的声誉。电视新闻从此摆脱了报纸新闻和无线电广播电台新闻的竞争压力,显示出电视在报道新闻时独有的优势。
  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为竞选的需要,来到南部城市达拉斯。大批的记者随同总统车队前往报道。当时远不如今天神气的电视记者也夹在众多通讯社记者、广播记者和报纸记者中间。下午,当总统车队经过德克萨斯学校图书馆前时,突然爆发出枪响,子弹击中了肯尼迪总统的头部,他栽倒在车里。
  5分钟之内,总统遇刺并受重伤的消息通过合众社的电讯传出。10分钟之内,三大电视网——CBS、NBC、ABC——全部中止了下午正在播出的游戏和肥皂剧节目。C BS的资深记者沃尔特·克朗凯特表情严肃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向全国通报了总统遇刺的消息。CBS这条关于总统遇刺的电视新闻是由当时在达拉斯工作的年轻记者丹·拉瑟——CBS今天最著名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之一——现场抢发的。
  接下来的4天内,所有电视台的常规节目都被取消了。所有的电视网和电视台都只报道这唯一的事件。人们围坐在电视机旁,关切着事件的每一点进展。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陪伴总统的灵柩回到华盛顿;被指控犯有谋杀罪的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被达拉斯一家夜总会的老板杰克·鲁比在电视镜头前杀掉;肯尼迪总统的葬礼,各国元首前来致哀……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人们的“眼前”,是电视新闻使人们目睹了这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据了解,当时90%以上的美国人都在整个周末收看电视关于总统遇刺事件的最新报道,23个国家的超过5亿人通过最新发射的通讯卫星与美国人一起“亲历”了事件始末。
  在电视新闻对整个事件的报道中,即使最苛刻的媒介评论也不得不承认,电视新闻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异乎寻常的技巧。1963年的《新闻周刊》(Newsweek)如此评价说:
  “在那四个不可思议的、令人震惊的日夜里,电视成为全美国人生活的中心,如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过去曾经是最不被看好的、最不受重视的媒介,此刻变得让人们无法回避。”
  在肯尼迪遇刺事件发生前,三大电视网刚刚把自己的新闻节目从15分钟增加到30分钟,电视新闻还主要是由无声的新闻胶片(画面)和主持人在演播室口头报道(解说)构成。为吸引观众,一些地方电视台更注意选择新闻节目中漂亮性感的女气象预报员,而不是新闻节目本身。许多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也还没有完全从收音机广播的模式中走出来,还没有在新的电视媒体中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
  而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在一个周末改变了电视新闻尴尬的境地,电视新闻第一次牢牢抓住了公众的注意力,并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到1963年底,CBS的克朗凯特——“全美国最可信赖的人”和NBC的切特·亨特利一戴维·布林克利的主持人搭档模式,神采奕奕地主持着各自30分钟的晚间新闻。固定收看晚间新闻的观众数目在增长,致使一直是赔钱的新闻部开始慢慢成为电视台的赚钱机器。甚至在地方电视台,固定新闻节目的广告收入成为电视台赢利中重要的一笔。

  2、民权运动

  电视记者对民权运动的最早报道始于1957年的小石城。当时阿肯色州的高中学校实施消除种族隔阂的一体化合并行动,合并行动引发了随之而来的暴力行为。电视新闻及时捕捉并报道了这一事件。继而,电视新闻报道展示给观众发生在蒙特哥马利和伯明翰等南部城市午餐桌旁和公共汽车站的抗议静坐行动的场面。
  1963年,电视新闻报道了发生在华盛顿的成千上万的人们要求民权的集会。接下来,底特律、华兹、纽瓦克等地的电视台都分别报道了当地发生的要求民权的社会动荡。电视画面上冷酷无情的白人警察带领着警犬用高压水龙镇压手无寸铁的示威群众;电视新闻还表现了包括三K党在内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对和平示威群众的憎恨。后来电视新闻的镜头转向了黑人的愤怒,包括报道发生在1965年和1967年夏天的暴乱和纵火、抢劫事件。
  民权运动是美国本世纪发生的重要政治事件。电视媒介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较长时期的报道,而民权运动事件本身的特征也极为适合电视画面的表达。社会学家默勒菲·阿森特写道:“电视在这一事件中展现了一种关于白人和黑人、善与恶的类似古典戏剧的冲突,一方持有枪、鞭子和电棍,而另一方则是以爱和非暴力来还击。”电视新闻迅速地表现了来自全国各地——华盛顿。伯明翰、底特律、迈阿密等无数南方小城市——的要求民权而引发的事件;适时地把握了事件中的冲突,表现了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和白人至上主义者阿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电视新闻还展现给观众颇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游行的队伍、愤怒的讲演、谩骂的暴徒、灵歌歌手、握紧的拳头、愤怒的火焰……
  ①Television and Black Consciousness,”Journal of Broadcasting,Vol.26,No.4,Autumn 1976,p 138.
  电视新闻对民权运动报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电视新闻报道的力量正在于让更多的人“看到”、“听到”、“感受到”事件的发生,从而形成公共舆论,直至影响所报道事件的进程和结果。在形成舆论的过程中,电视新闻本身的力量也被人们所广为认可。1962年,小马丁·路德·金博士这样说:“今天我OJ在这里对白人说,我们不会再容忍他们躲在黑暗的角落对我们挥动大棒,我们要让他们在电视新闻灯的照射下曝光。”

  3、越南战争

  60年代的另一件新闻大事是越南战争。尽管越南战争一开始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似乎远隔千山万水,但正是由于电视新闻报道,把这场千里之遥的战争带进了普通美国百姓的日常生活里,也只有电视新闻的画面可以缩短这种空间距离。虽然在此前,电视记者也曾于1950年远赴朝鲜半岛报道朝鲜战争,但早期的电视新闻报道缺乏及时性。在各电视网对越南战争的报道中,及时性正是越战报道的特色,是各电视网竞争的主要方面。因此,越南战争被称为是第一场“电视大战”。
  美国真正卷入越战是在1961年,撤出越南是在1975年,这段时间确实也是美国电视界的大发展时期。在这段时间中,电视技术的发展为电视新闻的制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便携式摄像机、卫星传送系统、彩色电视摄像技术、录像带技术等等。在这段时间中,也是电视界年轻一代的记者取代老一辈电视工作者的时期。老一辈的电视工作者如埃里克·塞瓦赖德、切特·亨特利、查尔斯·克林伍德等人,是在收音机广播或印刷媒介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优秀记者,在越南战争的报道中,他们的权威地位开始被一批在电视媒介中培养起来的年轻记者所代替:埃德·布莱德利(Ed Bradley)、泰德·坎培尔(Ted Koppel)、约翰·劳伦斯(John Laurence)、史蒂夫·贝尔(Sieve Bell)、和唐·法默(Don Farmer)等,均因为越战报道而开始崭露头角。
  在越南战争的报道中,新一代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和新的电视新闻技术都得到了锻炼。美国的公众每天都收看到大批关于越战的新闻:安置在武装直升飞机上的电视摄像机和安置在逃离越南的飞机机舱内的电视摄像机带给公众不同角度的、表现战争残酷性的“带有观点的镜头和画面”(Point of view shot)。
  美国电视网对越战的电视新闻报道毫无疑问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对于很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对越战的印象是一连串的电视镜头组成的:直升飞机马达轰鸣准备运送伤员;1965年,CBS的莫利·塞弗报道的美军士兵用燃烧弹摧毁一个北越村落的场面;1968年,芝加哥民主党全国大会期间,反战游行示威者高唱着“全世界都在观看”与警察发生冲突的场面;1968年,NBC播出的南越西贡警察局长阮隆(Lo An)处决监狱关押者的场面;1975年,美军撤出时,惊慌的南越人抓紧直升飞机的起落架不肯放手的画面;70年代末,大批的越南“船民”离开他们的国家,港口的船只上挤满人的场面……
  ①从越南乘船出逃的难民。
  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用连贯的电视画面表现了这场战争的血腥与残酷,阐述了战争带给北越、南越和美国士兵的同样的磨难。由此,促成了国内反战舆论的形成,促成了美军撤离越南的行动。而为了促成这样的结果,美国有一百多名记者(包括电视记者)倒在越南泥泞的战场上,长眠在战争的噩梦里。
  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民权运动和越南战争为美国的电视新闻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电视新闻赢得收视率之后,在电子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把镜头对准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视新闻如同在工厂生产线上批量生产一样大量涌现。
  1968年,美国政治界两位要人——马丁·路德·金博士和总统竞选人罗伯特·肯尼迪的遇刺给电视新闻提供了另一个大量。深入报道的机会。各家电视网对这两位人物遇刺事件的报道,从刺杀行动发生到葬礼举行,都动用了大批记者进行现场直播。
  1969年夏天,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个人类的脚印,观看这一事件的电视观众数目空前。据估计,有6大洲上的6亿人通过电视转播目睹了这一新闻事件激动人心的场面。而整个登月事件不过又是电视新闻报道中一个精心构建的杰作。早在登月之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 nd Space Administration)就把美国无线电公司提供的一部小型电视摄像机固定在登月舱的阶梯上,这部电视摄像机记录下了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先后跳出太空舱,并把一面美国国旗树立在月球上的情景。接下来,通过电视画面的分屏处理(spli t screen),电视观众可以看到尼克松总统和宇航员们通过电话进行谈话的场面。最后,宇航员们把另一部美国无线电公司提供的电视摄像机安置在月球上,于是两小时后,全球的观众都目睹了宇航员们离开月球,飞回地球的电视画面。

  二、70年代:水门事件报道和“快乐谈话”的出现

  1、水门事件的报道

  1972年7月18日,《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年轻记者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 ein)和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报道了一条奇怪的新闻:在华盛顿民主党总部的水门大厦发生了失窃案,遗落在现场的一本通讯录上写着“霍华德·亨特——白宫”。失窃案与白宫的联系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接下来在尼克松总统任职的两年中,媒介始终保持对这个事件的关注,电视屏幕上也在播放关于这一事件和“肮脏的政治手段”的报道。1973年春天,参议院授权成立水门事件调查组,也由此揭开了电视新闻全面报道的序幕。
  应该说,在水门事件的前期报道中,电视新闻是远远逊色于报纸报道的,电视新闻表现得反应迟钝、畏缩不前。形成对照的是《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年轻记者,他们对水门事件的持续追踪报道成为新闻界的骄傲,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也由此成为“调查性新闻报道”的鼻祖。在水门事件后期的报道中,电视新闻凭借其不可超越的技术优势,主要是电视画面带来的现场感,使对水门事件的电视报道成为美国人每天必看的节目。到次年夏天,各电视网对水门事件审讯与听证的实况报道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把以前受人欢迎的游戏节目、肥皂剧、电影等远远抛在后面。由于审讯与听证往往是在白天实况转播,大多数美国人正在工作,无法收看,所以公共电视台(PBS—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安排在晚间录播白天的听审实况,公共电视的收视率因而大大提高。
  电视关于水门事件的新闻报道和实况转播节目造成的影响可以在对尼克松总统的民意测验中看到。1972年总统选举结束后,公众对尼克松的拥护率高达68%,而1973年8月,在电视新闻的影响下,这一数字下滑到31%。接下来的一年,电视新闻和其它媒介仍对此事件不依不饶,终于导致尼克松总统于1974年8月8日引咎辞职。
  水门事件的报道,在电视新闻发展史上的深远影响不言而喻。电视记者和电视观众们对国家的政治领导和国家政策不再是一慨接受,而是开始产生怀疑。电视新闻在水门事件的报道中促进了一系列调查性电视新闻节目产生和发展,《60分钟》就是其中之一。
  ①关于该节目,后面章节中有专门的详细分析,此处不再解释。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钟》(60minutes)节目,是电视新闻中调查性新闻报道的鼻祖,并长期成为美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它的进攻性的采访技巧和提问方式以及用摄像机毫不留情地表现新闻事件现场的方式被称为“伏击式新闻”(ambush journalism)。“伏击式”的采访和报道方式成为该节目的显著特点,并影响着其它的调查性新闻报道如ABC《20/20》风格的形成。地方电视台也开始制作调查性新闻节目。许多城市电视台在下午5点到7点的时间段中,把新闻节目的时间,从半小时延长至一小时,调查性新闻节目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电视技术的改进——便携式摄像机、录像带的普及使用,以及不久之后产生的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使得及时迅速地出现在现场。偷拍等手段成为可能。地方电视台开始对地方政府的丑闻进行曝光、大量地报道谋杀事件、天灾人祸等等。

  2、快乐谈话(Happy Talk)

  在我们以上提及的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或播音员一直给观众的印象是:严肃、坚强、权威、庄重,他们往往是年纪比较大的男性,比如CBS的被称为“全美国最可信的男人”的克朗凯特,以及塞瓦赖德,ABC的约翰·钱塞勒,NBC的戴维·布林克利等。他们往往是由年纪较大的资深记者演变为主持人的。即使是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也如此,因为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的记者,在公众中往往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由他们播报的新闻才令人信服。
  然而,到70年代晚期,一批新的新闻播音员出现了。男性播音员更年轻,更大胆,虽然也穿西装打领带,但服装的剪裁、款式和色彩却是最流行的;女性播音员也坐到了新闻主持人的交椅上,多半年轻而漂亮。新的主持人带来“新的”新闻的播报风格。主持人或播音员不再只是对着观众一本正经地说话,他们以搭档方式出现的机会更多。最常见的是一男一女两位主持人,或三到四个人主持一档节目——包括一个体育新闻记者、一个气象播音员或其他的记者。主持人相互以轻松的交谈形式“说”新闻,而不是“播”新闻。有时候,一个播音员会嬉笑着告诉他(她)的搭档他(她)刚刚看到或听到的一则新闻。很多时候,这种播报新闻的方式更像办公室常见的闲聊。这种不严肃的谈话播音方式被称为“快乐谈话”。这种迹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转变的趋势:电视新闻从关注新闻事件本身开始转而关注播报新闻的个人,从信息播报转向轻松娱乐,从严肃正统转向通俗流行。也就是说,电视新闻中潜在的娱乐和表演的因素战胜了新闻因素,并成为主宰。
  更令人感到忧虑的是这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赢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收视率。特别是年轻电视观众,他们喜欢“快乐谈话”。因为从“快乐谈话”中看到以前严肃新闻中看不到的更具感官刺激、更多暴力内容的新闻。虽然,一些在传统新闻价值观中成长的资深记者或主持人,比如克朗凯特就曾对这种情形提出过批评,但“快乐谈话”不但在70年代末大行其道,就是到现在,一些地方电视台还在使用这种方式播报新闻。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